雨花街道位于雨花臺風景名勝區南麓,轄丁墻、雨花、花神廟、康盛花園、翠竹園、翠島花城6個社區和農花村,轄區面積7.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萬人。街道區位顯著,交通便捷,轄區內擁有繞城公路、軟件大道、雨花南路、花神大道、機場高速、寧溧路等多條交通干道,正在建設的南京火車南站,是南京“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同時,街道還位于南部新城“T”字型核心區,西面為雨花軟件園,東面為紅花-機場片區,南面為火車南站片區,將成為南京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街道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寧南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主要集中在玉蘭路以東、紫荊花路以南、繞城公路以北、卡子門大街以西的2平方公里范圍內。主要特點是是傳統業態與現代業態并存;居民消費與周邊輻射消費并存;中低收入消費與高收入消費并存;本地日常消費大量外流與區外特定人群特定消費加速流入并存。主要可分為兩大功能區,綜合商貿功能區和高檔汽貿功能區。2010年,寧南商貿區銷售總額100億元,利稅2.5億元。 綜合商貿功能區:空間布局主要位于卡門大街和丁墻路周邊。以明發商業廣場、麥德龍、百安居、石林家樂家、月星國際家居、永隆家居、迪卡隆等一批服務業企業為主導。 高檔汽貿功能區:空間布局主要集中在卡子門大街和軟件大道沿線。2001年開始投建,總占地近800畝,營業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規模近15億元,現有企業300余家。形成了以寧南(國際)汽配城、汽車專賣店和金飛龍二手車市場為主體的汽車綜合服務專業市場。現擁有奔馳、保時捷、法拉利、賓利、進口大眾、英菲尼迪、雷克薩斯、歐寶、豐田、本田等31家汽車專賣店,共經營30多種品牌1000多款車型。 |
因境內”賽虹橋“得名。相傳建造南京城墻時,工部和應天府分段施工,應天府先竣工,以余款建此橋,意即賽過工部,曾稱”賽工橋“。民間傳沈萬三的媳婦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趕造此橋,在時間上與質量上超過她的公公而稱”賽公橋“。后以“長橋臥波”,“不霽何虹”的寓意而名”賽虹橋“。2001年成立賽虹橋街道,名稱沿用至今。 雨花臺區賽虹橋街道位于南京主城西南,地處秦淮區、建鄴區、雨花臺區交界,緊鄰河西新區,是雨花臺區距離市中心最近的街道。轄區面積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人,是雨花臺區商業最繁榮、城市化最快的地區,是南京市主城南延的重要區域之一.。 |
西善橋街道位于南京主城西南部,隸屬于雨花臺區,東臨雨花科技園核心區,北接河西新城CBD,西連雨花經濟開發區和板橋新城,南倚岱山眺望浩蕩長江,是雨花臺區的腹地。相傳南唐時期,牛首山的僧人們為方便秦淮河兩岸的百姓出行,四處化緣,籌集經費,在秦淮河上修建了兩座橋,分別是“東善橋”和“西善橋”,據今約1070年。從此,西善橋逐漸成為當地的經濟中心。新一輪解放思想以來,街道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0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發展機遇,加速產業調整,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新興高科技產業。規劃建設“兩個基地、一座城市新區和一條總部經濟帶”,即梅山科學園基地、新型資源業基地、油坊新城區和沿路沿河總部經濟帶。
未來幾年,街道將繼續高舉“綠色西善、科技西善、文明西善、和諧西善”四面旗幟,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著力開發梅山科學園和打造沿路沿河總部經濟帶,用3-5年時間把西善建設成經濟發展迅猛、城市化進程加速、綠色環保特色彰顯、社會文明和諧的綠色科技型新城區。 |
一、歷史人文
板橋,又名古雄,漢代又稱板橋浦,酈道元《水經注》中所寫:“江水經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結浮橋渡水,故曰板橋浦。”此處的浮橋便是最早的板橋。這里歷來是商家云集之地,人文薈萃之所,蘇鹽陶瓷,木材竹器,在這里聚而又散,流通四方。南朝《三洲歌》:“送歌板橋灣,相待三山頭,遙見千幅帆,知是逐風流。”句中“三山”即為板橋境內的風景名勝“三山磯”。李白、楊萬里、鮑照、謝朓等名人都曾到板橋游覽,并留有詩篇,歷史上流傳的朱元璋大勝陳友諒、胡大海走馬奪古雄等故事和蔣介石“御林軍”起義等事件就發生在這里。
二、自然狀況
板橋,亦以自然風光著稱,境內地形多樣,西面緊依長江,南部永安村丘陵起伏,具有濱江、依山的自然景致和城市風貌。街道位于南京市西南郊,距主城區15公里。東南緊鄰新組建成立的板橋新城管委會,西依長江,北接雨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西善橋街道。對外交通十分便捷,寧蕪公路、鐵路、寧馬高速穿境而過,-鐵路、滬漢蓉鐵路、南京外二環高速公路、過江隧道、南京城市輕軌等國家和省市重大交通樞紐正在建設。長江沿線建有年吞吐量逾百萬噸運翔、鳳翔等多座岸壁式碼頭。長江三橋、板橋汽渡是南京市通往蘇北、皖中地區的重要通道。繞城公路連接機場路,三十分鐘車程即可抵達國際空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境內駐有梅山公司、梅山鋼鐵公司、中船綠洲機器廠、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等知名企業、軍隊院校。
2008年8月根據區委區0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完成第二次區劃調整,區委區0單獨組建板橋新城管委會,寧蕪鐵路以東的大方村、古雄村、柿子樹村共計15.03平方公里劃歸板橋新城管轄。區劃后板橋街道下轄4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面積32.29平方公里,耕地1.3萬畝,人口3萬人。
三、領導班子組成情況
板橋街道領導班子共17人,其中黨工委領導14人:黨工委-郭幼佩;副-楊洋、吳金濤、陳志新、張良云、劉軍;工委委員8人,分別是李平、尚奮榮、歐寶華、李來娣、趙勇、林文慶、張貴其(人武部長)、倪海嘯(-委員)。辦事處領導9人(與黨工委任職有交叉):辦事處主任楊洋;分管經濟副主任張良云;分管農副業、財政副主任陳志新;分管社會事務副主任李平;分管開發、物業公司副主任尚奮榮;分管市容副主任歐寶華;分管城建副主任李來娣;分管勞動和社會保障副主任趙勇;分管司法、綜治副主任林文慶。街道領導班子平均年齡48歲,擁有大專以上學歷16人,占全體班子成員的94.2%。
人大工委班子共有7人組成,人大工委主任吳金濤,副主任劉會田、周正興,人大工委委員劉新元、吳霞、王瑞軍、孫建國,人大工委調研員張玲香。全街道有人大代表26人,平均年齡41.3歲,其中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20人,占全體代表人數的77%;0黨員19人,占全體代表人數的73%,是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大代表隊伍。
四、黨的組織狀況
板橋街道黨工委是雨花臺區委的派出機構,根據區委授權,對本街道和社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實行政治領導,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受區人民0的委托,負責本轄區的行政管理工作。街道直屬基層黨組織18個,有黨員790人。具體為:機關黨組織2個,分別是板橋機關黨總支,有黨員73人,機關老干部黨支部,有黨員33人;村居黨總(支)部5個,共有黨員448人,分別為:三山村黨總支部,有黨員99人;新建村黨總支部,有黨員105人;孫家村黨總支部,有黨員106人;永安村黨支部,有黨員73人;居委會黨支部,有黨員65人。事業單位黨組織5個,共有黨員101人,分別是農管站黨支部,有黨員15人;衛生院黨支部,有黨員13人;板橋小學黨支部,有黨員30人;板橋二小黨支部,有黨員31人;孫家中學黨支部,有黨員12人。企業黨支部7個,共有黨員130人,分別是鳳翔房地產開發公司黨支部,有黨員12人;水泥廠黨支部,有黨員23人;汪海集團黨支部,有黨員15人;佳擇服裝有限公司黨支部,有黨員5人;建筑公司黨支部,有黨員12人;鳳翔碼頭儲運公司黨支部,有黨員11人;裝卸隊黨支部,有黨員21人。
五、經濟發展情況
2009年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5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規模企業總產值4.37億元,同比增長18.9%;新增規模企業5家,占年計劃的250%;全年引進南京國會投資置業有限公司等總部企業9家;引進通過市區審核簽約項目16個,占年計劃的200%,其中3000萬元以上項目11個,占年計劃的366.7%,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8.02億元;完成注冊外資實際到帳700萬美元,占年計劃的100%;軟件產業有所突破,引進軟件企業2家,引進軟件人才50人,新增軟件產業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實現軟件及系統集成銷售收入1.93億,占年計劃的193%;民營經濟穩步發展,新發展私營企業115戶,新發展個體商戶112戶,新增注冊資本2.22億元,占年計劃的110.8%。
|
鐵心橋街道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南部,沿城市中心主干道(中山南路)向南,出中華門4公里即到,總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14萬。
1、區位交通:鐵心橋處于南京南部主城發展的縱深地帶,北接主城至新街口7公里;東接寧南高檔生活區;往西2公里為市0著力打造的河西新城CBD中央區及奧體中心體育休閑集中區;東南接江寧新城。區內交通路網發達,三橫兩縱城市干道與主城緊密相連,機場高速、繞城高速穿境而過暢連四面八方,地鐵、公交讓你的出行更加從容便捷。 公交:26W、75W、88W、94W、98W、154W、155W、111W、113W、112W; 地鐵:一號線安德門站、小行站、寧丹路站、共青團路站。 對外交通:南京火車南站2公里;南京火車站30分鐘車程;南京機場30公里,25分鐘車程;南京三橋15分鐘車程;寧杭高速入口10分鐘車程;寧滬高速入口20分鐘車程。
2、生態環境: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優美,2萬多畝原生態山林,森林覆蓋率達28.6%,綠化覆蓋率達47.5%,人均占有公共綠地17.8平方米。境內牛首山、將軍山、韓府山自然植被保存完好,素有“春游登牛首”之譽。區內河流、湖泊、水庫交織成網,大石湖生態環境絕佳,秦淮新河兩岸風光怡人,是繁華大都市中最難得的一片“世外桃源”。
3、人文歷史:古金陵四十八景區內占有十景,形成南郊旅游風光帶20公里,全線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豐實,有文萊風情園、岳飛抗金故壘、韓府山、將軍山、龍泉寺、牛首山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今三江學院、鐘山學院分院、國家水文水利自動化研究所、國家水利科學研究院等院所坐落在鐵心橋。
4、產業聚集:南京市主城內最大的軟件基地。已經落戶的企業有華為科技、中興通訊、東軟科技、新華科技、潤和外包、江蘇省移動通信、大族激光、江蘇邦寧、江蘇沁恒、豐盛軟件園等眾多知名的企業的研發機構及總部。
|
梅山街道辦事處是在寶鋼集團梅山公司社區管理委員會基礎上成立的,經過寶鋼集團和雨花臺區人民0兩年的雙重管理運作,于2003年12月12日,正式移交雨花臺區人民0。
梅山街道黨政一班人為盡快融入雨花、適應0管理模式,積極主動地圍繞服務梅山做好做足文章,并把“依托梅山,重抓經濟;以人為本,服務梅山”作為工作指導思想,按照雨花臺區委、區0提出的“兩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齊飛”的總體要求,謀劃戰略發展,理順運行機制,以“一流隊伍、一流服務、一流形象、一流窗口”為工作目標,帶領全街道干部群眾,加快理念磨合,加快適應進程,服務梅山企業,服務梅山居民,扎實推進街道三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與整個區域協調發展,與寶鋼集團梅山公司統籌發展,走出一條符合梅山實際、具有梅山街道特色的服務大企業、發展街道經濟之路。 梅山街道區位優勢獨特,產業優勢獨到。區內駐有寶鋼集團梅山公司----是寶鋼集團普碳鋼制造中心重要基地;寶化梅山公司(原梅山化工)----是世界煤化工企業四強,是我國煤化工重點骨干企業;與新興的雨花工業集中區緊緊毗鄰。 梅山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便利。東臨南京和滬寧高速公路,南靠寧馬高速,西近馬鞍山,北依長江。區內擁有鐵路和公路樞紐,與寧蕪鐵路和公路相通,祿口機場、繞城公路近在咫尺,寧蕪公路和寧蕪鐵路穿區而過。擁有年吞吐量達200萬噸以上、 5000噸海輪、外輪均可進入的現代化長江口岸碼頭2座。 |
古雄街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行政區域面積11.2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12萬人,常住人口約6萬人。古雄街道辦事處駐新湖大道16號。
古雄街道行政區域:東至江寧區行政區劃邊界,南至古雄社區和新建社區界沿綠洲機器廠北圍墻至梅山街道上怡二村北邊界,西至寧蕪鐵路邊界,北至西善橋街道邊界。管轄大方、古雄、柿子樹、新林4個居委會。行政區域面積11.2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12萬人,常住人口約6萬人。 |
南京雨花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于 2000 年 10 月 16 日 , 2003 年被批準為市級重點鄉鎮企業園區, 2006 年 5 月雨花經濟開發區申報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獲批準 , 并正式核名為江蘇南京“雨花經濟開發區”。 雨花經濟開發區屬于南京市衛星城 -- 板橋新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板橋新城總規劃面積 60.4 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達 35 萬人。
省級雨花經濟開發區總規劃面積 28 平方公里,位于南京市主城西南部,北起秦淮新河,南至梅山,東起寧蕪公路,西至長江,與南京河西新城區緊密相連,是南京唯一與主城連成一片的開發區。 開發區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南京長江三橋、南京公路一環、二環、寧馬高速公路、寧蕪公路、寧蕪鐵路、-鐵路穿區而過。是南京對外通往皖北、皖南、蘇北等地區的重要門戶。 2007 年雨花經濟開發區啟動與河西新城的無縫對接方案,打通兩條快速通道(龍藏大道北延對接江東南路南下,濱江大道雨花段建設),雨花經濟開發區將完全融入河西新城,奧體中心。繼成功打造了現代制造業和生產0業兩大產業后,雨花經濟開發區作為河西新城的功能配套區域,承接河西新城區產業定位——現代及高品質商務科技、文化中心,積極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并成為河西的產業功能區。 |
中國(南京)軟件谷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是中國第一軟件產業基地,中國最大的通訊軟件產業研發基地,國家重要的軟件產業和信息產業中心,綜合實力列全國園區前三強,是中國首個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中國僅次于中關村的城市區域性軟件中心,全國首批、江蘇唯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
中國軟件谷緊鄰河西新城與南部新城,總面積73平方公里,已建成中國首條軟件大道,匯聚了IBM中國軟件授權培訓中心、戴爾、潤和軟件、三胞集團、中興通訊、華為科技、東軟研發、軟通動力、文思創新、泰晟科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 截至2014年,中國(南京)軟件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1330億元,約占南京市的40%、江蘇省的20%。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2家,重點軟件企業超660家,軟件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建成軟件產業建筑面積超500萬平方米。形成了通信軟件、服務外包和信息服務三大特色產業集群,被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現代通訊軟件產業基地、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6年,中國(南京)軟件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1900億元,年均增長近30%,約占南京市的40.1%、江蘇省的22.8%。 2020年4月,中國(南京)軟件谷入選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