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街道位于山東煙臺招遠市。下轄: 370685004001 111 遠-區居委會 370685004002 111 金鳳社區居委會 370685004003 111 金暉社區居委會 370685004004 111 后柳行居委會 370685004005 111 前柳行居委會 370685004006 111 朱家咀居委會 370685004007 111 冷家莊子居委會 370685004008 111 湯東溝居委會 370685004206 111 埠后村委會 370685004207 111 王家大溝村委會 370685004208 111 橫掌滕家村委會 370685004209 112 單家村委會 370685004210 111 街柳村委會 370685004211 112 南五里村委會 370685004212 112 中五里村委會 370685004213 112 北五里村委會 370685004214 112 西岔河村委會 370685004215 112 北岔河村委會 370685004216 111 楊家大溝村委會 370685004217 111 孫家大溝村委會 370685004218 112 橫掌崔家村委會 370685004219 112 張格莊村委會 370685004220 112 薛家村委會 370685004221 112 芮里村委會 370685004222 112 橫掌秦家村委會 370685004223 112 前郝家村委會 370685004224 112 后郝家村委會 370685004225 112 橫掌徐家村委會 370685004226 112 橫掌劉家村委會 370685004227 111 橫掌溫家村委會 370685004228 112 溫家莊村委會 370685004229 112 橫掌周家村委會 370685004230 112 橫掌史家村委會 370685004231 112 橫掌呂家村委會 370685004232 112 橫掌趙家村委會 370685004233 112 橫掌曹家村委會 370685004234 112 鄭家村委會 370685004235 112 姚格莊村委會 |
羅峰街道位于招遠市市區中心,東與泉山街道辦事處毗鄰,南與齊山鎮接壤,西與金嶺鎮相鄰,北與夢芝街道辦事處相接。轄區面積38.94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居民26140戶,人口64080人。 羅峰街道系1999年2月原招城鎮撤鎮設“辦”成立的3個街道之一。駐地位于原招城鎮政府舊址,文化路6號,東與招金集團相靠,西與招遠一中為鄰。 -地理 羅峰街道 地勢平坦,屬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年最高溫度38℃,最低氣溫-12.5℃,全年無霜期196天,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 -區域 羅峰街道辦事處地處市中心,市區范圍為魁星路以西,北至初山路,南至樓里頭,西到龍王廟下,西南至石門小宋家。羅峰路、魁星路、金城路橫貫南北,溫泉路、初山路、北園路、文化路、晨鐘路、泉山路、文三線公路連通東西,交通發達。 -經濟 羅峰街道 轄區現有省級集團5個,食品、化工、建材、輕紡、服務、汽車零部件加工等,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大型企業16家,民營企業260家,個體工商戶1000多家。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外。2003 年街道工業總產值46.9億元,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地理位置 羅峰街道位于招遠市市區中心,東與泉山街道辦事處毗鄰,南與齊山鎮接壤,西與金嶺鎮相鄰,北與夢芝街道辦事處相接。轄區面積38.94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居民26,140戶,人口64,080人。 羅峰街道辦事處地處中國金都、國家環保城市、對外開放城市—招遠市區中心, -經濟發展 轄區現有省級集團5個,食品、化工、建材、輕紡、服務、汽車零部件加工等,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大型企業16家,民營企業260家,個體工商戶1000多家。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外。2003 年街道工業總產值46.9億元,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 |
泉山街道系1998年2月原招城鎮撤鎮設辦成立的三個街道之一,原駐地位于泉山路西側,東與泉山學校相鄰,西與市--相靠。2004年9月搬至泉山路與河東路交匯處的東北角,地勢東高西低,城東河縱貫南北。 自然條件 屬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侯,年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12.5℃,全年無霜期196天,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 區位交通 泉山街道轄市中心,市區范圍為魁星路以東,北至花園小區,溫泉路以南,天府路以西,南至馬莊河村。魁星路、河西路、河東路、天府路橫貫南北,泉山路、溫泉路、初山路、文三線公路連通東西,交通發達。 經濟發展 轄區企業現有省級集團四個,粉絲、電纜、皮衣、橡膠制品、黃金機械、建筑等年產值500萬以上的大型企業14家。"金錢"牌電纜、"絲寶寶"牌粉絲、三宣皮衣等名牌產品久享盛名,暢銷國內外。2003年街道工業總產值為29.6億元,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 |
以“銀絲之鄉”和“江北小石城”而聞名遐邇的招遠市張星鎮,地處膠東半島,位于渤海之濱、招遠市西北部,東依蓬萊仙閣,西臨萊州灣,南靠青島,北壤龍口港。全鎮面積160平方公里,轄91個行政村,總人口6.5萬。鎮黨委、政府堅持“農業立鎮、工業強鎮、開放活鎮、科教興鎮”的發展思路,不斷弘揚“團結奮進、真抓實干、艱苦創業、爭雄奪魁”的張星精神,全鎮兩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成為山東省“中心鄉鎮”、小城鎮建設明星鄉鎮、百強鄉鎮、煙臺市重點對外開放鄉鎮,享有“龍口粉絲第一鎮”、“銀絲之鄉”、“鄉鎮企業強鎮”的美譽。2002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45.6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64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4.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06元。崇尚信義、民風淳樸、滿懷豪情的張星人民,熱忱歡迎各界有志之士前來投資、洽談,共謀發展。 機械強鎮: 張星鎮機加工行業發端于人民公社化時期,現已擁有的山東鷹輪集團、遠星集團、曲軸集團為代 表的骨干企業15家,固定資產達3億元,主導產品有汽車變速箱總成、齒輪、農機配件、曲軸等5 大系列200多個品種,成為本鎮重要的經濟支柱。 龍口粉絲天下第一鎮: 張星鎮是龍口粉絲發源地和主要產地,早在明末清初,當地人就開始了粉絲生產,因經龍口港出口而稱為“龍口粉絲”,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全鎮現有三嘉、金港、珍珠、華龍等10大粉絲集團,68個生產廠家,全鎮粉絲年產量達到15萬噸,占全國龍口粉絲總產量的70%,年產值10億元。其中70%的產品出口東南亞、歐洲、美洲等56個國家和地區,有12個品牌的龍口粉絲靠質量和信譽多次獲部優、省優質產品獎。張星鎮也因粉絲生產歷史最長、產量最高、質量最佳、出口創匯最多而飲譽全球,稱為“龍口粉絲天下第一鎮”。 石材加工重鎮: 張星鎮石材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花崗巖總儲量13億立方米,礦體結構好,便于 工業化大規模開采加工,注冊的花崗巖國際統一編號“G383”板材,具有石質堅硬,花色秀麗勻 整、色差小、光澤度高等優點,在國際國內建筑市場上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全鎮擁有近100家 采石場和500家板材加工廠,年可產花崗巖荒料15萬立方米,加工板材1000萬平方米,年實現銷 售收入8億元。 |
夢芝街道成立于1999年2月,位于招遠市市中心北部,東鄰溫泉街道,南接羅峰街道,西靠金嶺鎮,北壤張星鎮。轄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萬人,下轄23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夢芝辦事處位于市中心,北臨渤海灣,距龍口港40公里,南距青島港、機場160公里,東距煙臺港、機場90公里,并且臨近濟青高速公路和大萊龍鐵路,青島至龍口一級公路縱貫南北、煙濰二級公路橫跨東西,水陸空交通極為便利,四通八達。 -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境內以公路沿線開發和規模小區開發為重點,使城鎮建設上一個新檔次。金都花園,是由北辰集團煙臺金宇置業有限公司投資2.2億元新開發建設的居民小區,規劃設計、園林設計、安裝設計、建設施工等一系列完善的配套設施,均達到了國家建設部智能化管理標準,打造出了一個和睦相處、安全舒適、溫馨倍至的完美家園,是鑲嵌在金都----招遠的一顆璀璨明珠;投資2億元開發的城北小區,水、電、暖、通訊等設施及綠化、硬化完善,環境優雅舒適。正在開發的玲瓏居民小區正以嶄新的面目矗立在城區北部,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社會榮譽 夢芝街道連續四年被市委、市府授予招商引資、對外經貿、出口創匯先進單位光榮稱號,連年責任制考核名列全市前茅,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基礎設施 夢芝街道 夢芝辦事處是沿海開放地區之一,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公路、農業、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近幾年來,境內以公路,線開發和規劃小區開發為重點,使城鎮建設上檔次,金都花園由北辰集團煙臺金宇置業有限公司投資1.38億元新開發建設的金都花園居民小區,水、電、暖、通訊等設施及綠化、硬化設施齊全,環境優雅。全長8.5公里、投資280萬元的聯盟路的拓寬硬化,為西部聯盟村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優惠政策 在我處投資的企業,除享受國家及沿海開放地區規定優惠政策外,還可享有以下優惠政策: -投資產業導向 夢芝辦事處投資方向和重點是:農產品種植和加工、電子、機械、食品、礦業、化工、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 |
" 阜山鎮地處“中國金都”山東省招遠市東北部,面積213.8平方公里,轄78個行政村,總人口6萬。該鎮東臨煙臺機場、港口110公里,南距青島機場、港口160公里,北距龍口港35公里,文朱公路橫貫境內,三亞高速連接內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事業發達,是煙臺市重點開放鄉鎮和山東省百強鄉鎮。 黃金生產重鎮 阜山鎮以“黃金儲量豐富,品位高”而著稱,黃金生產歷史悠久,機械化采選程度高,形成集探礦、開采、選礦、加工為一體的生產體系,年產黃金高達12萬兩,人稱“中國金都是招遠,黃金重鎮在阜山”。 工業經濟強鎮 阜山鎮堅持“以金興業,二次創業”的發展戰略,立足實際,科學規劃,逐步形成黃金生產、機械加工、化工建材、粉絲生產等布局合理的工業格局。目前擁有華泉、春竹、春雨、九曲四大集團公司,鎮村企業達到90余家,2001年工業總產值達18.9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 農業發展大鎮 阜山鎮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水源充足,高效農業發展迅速,形成蘋果、板栗、世紀梨、中華壽桃、鐵把甜瓜等優質果品生產基地5萬畝,年產量達1.5億斤,其中“陸奧”蘋果被評為全國第一,“華泉”牌紅富士蘋果榮獲山東省特優、國家優質產品稱號,被譽為“富士之鄉”。同時以全國最大的波爾山羊原種繁育基地為龍頭,養殖業蓬勃發展,全鎮初步形成集種養、加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 投資環境優越 境內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民風淳樸。2000年,為擴大開放,高質量地引進外資,鎮里新規劃面積達1500畝的綜合經濟發展園區,實行土地證辦為投資者所有,土地無償使用30年等最優惠政策,并配套建立健全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是理想投資之地。目前,園區內已落戶投資過千萬元的企業10余家。 站在世紀之初,喜迎中國入世,“天時、地利、人和、俱備的阜山鎮決心抓住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強對外交流,鼓勵招商引資,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阜山鎮經濟快速發展。 阜山鎮政府和人民竭誠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合作,共創輝煌!
".。 |
辛莊鎮是煙臺市最早的對外開放鄉鎮之一,它地處渤海之濱,岸對天津、大連,是招遠市唯一的沿海鄉鎮、著名的僑鄉。辛莊鎮總面積113.3平方公里, 2002年底全鎮總人口36275人。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4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7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8.79億元,人均純收入5021元。近幾年,辛莊鎮堅持對外開放,以“工業強鎮,農業穩鎮,三產活鎮、海洋興鎮”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本地資源、人才等優勢,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齊山鎮位于招遠市南部,鎮中心距市區15公里。全鎮總面積145平方公里,轄77個行政村,總人口4.5萬。 齊山鎮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公元前556年,齊國大將宴弱帶兵路過此地而得名。1945年7月,招遠縣抗日民主政府在齊山之巔建成“抗日殉國烈士塔”。齊山因此塔而更加雄偉壯觀。該鎮明、清兩代屬良山鄉齊山社,1959年改稱齊山人民公社,1984年易為大吳家鄉,1996年經省政府批準設立齊山鎮,2000年原齊山鎮與原道頭鎮合并,取名齊山鎮。 齊山鎮農業生產發達,是招遠市的主要糧食及果品產區之一。全鎮糧田面積82950畝,年糧食產量2062.8萬公斤,農業總產值4.4億元。全鎮花生總播面積4萬畝,其中通過國際認證的無公害優質出口花生基地8000畝,年可產優質花生1200萬公斤。全鎮果園面積2萬畝,年可生產優質無公害果品2000萬公斤,生產的“魯冠牌”紅富士蘋果連續四屆榮獲全國博覽會金獎,并被授予“中華名果”稱號,齊山鎮也因此榮獲了“中國紅富士之鄉”的美譽。該鎮除種植業發達,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大豆、蘋果、板栗等外,養殖業也很發達,奶牛、黃牛、豬、羊、雞等都有較大規模養殖,被省政府授予“畜牧業強鎮”稱號。 齊山鎮工業及第三產業布局合理、重點突出,發展潛力大。全鎮現有中外合資企業2家,民營企業29家,集體企業11家,個體工商戶680家,擁有下林莊和鎮政府駐地兩個經濟園區、十處集貿市場,民營經濟興旺發達。2002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1億元,實現利稅5300萬元。以招遠市醫療器械廠、煙臺金金潮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煙臺大江食品有限公司、招遠市福利石棉廠、煙臺宏鑫電力線纜有限公司、招遠市齊山玻璃鋼廠等為主體的齊山鎮骨干企業,生產的醫療器械、果蔬汁、花生制品、石棉制品、電力線纜、玻璃鋼制品等產品,暢銷國內,遠銷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東南亞和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齊山鎮基礎設施完備。境內龍水路、黃水路縱穿南北,海萊路橫貫東西,三條公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通訊設施完備,不論是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因特網寬帶業務還是閉路電視聯網業務都已全鎮開通;電力供應充足,電價合理,與全市電價統一;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無污染。 淳樸善良、勤勞睿智的齊山人民竭誠歡迎國內外有志之士蒞臨我鎮洽談貿易、合資合作、互惠互利、共襄盛舉!。 |
" 招遠市夏甸鎮素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著稱,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特產豐富。 夏甸鎮地處中國山東的膠東半島——招遠市南端,煙臺與青島交匯處,交通便利,環境優良,投資政策優惠,基礎設施完善,是理想的創業寶地。 夏甸鎮轄78個行政村,有5萬人口,總面積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萬畝,林地面積6.3萬畝。 夏甸鎮是農業強鎮。全鎮果品蔬菜糧油產量位居全市之首,是聞名中外的“煙臺蘋果”生產地,全鎮果園面積5萬畝,年產水果10500萬公斤,其“金夏”、“帥星”、“富冠”牌紅富士蘋 果聞名全國,在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夏甸鎮還盛產名、優、特、稀干鮮果,有“海豐”牌優質板栗2.2萬畝,年產板栗300萬公斤,中華壽桃3600畝,優質紅提、巨峰等葡萄1500畝,甜柿2000畝,桃、梨、冬雪棗等2400畝,蔬菜種植面積10000余畝,年產新鮮蔬菜2000萬公斤,其中保護地蔬菜面積4000畝,蔬菜大棚1000個,大小拱棚2800個,花生總產量達1100萬公斤。 夏甸鎮是畜牧、水產養殖強鎮。全鎮建有萬只肉、蛋雞養殖場12處,年出欄肉食雞800萬只,年產鮮蛋100萬公斤,有養牛場7處,養豬場100處,全鎮豬、牛、羊存欄量達8萬頭(只),有淡水養殖水面5000畝,其中溝山水庫(又名“天鵝湖”,因每年冬季有上千只西伯利亞天鵝來此越冬而得名)是國家級中(二)型水庫,蓄水量5000萬立方。 夏甸鎮是正在加速發展的工業重鎮。全鎮盛產黃金、白銀、銅、鋅、石墨、石灰石、氟石、石英石、建筑石材等特色產品,有鎮、村企業98家,固定資產2億多元,初步形成以黃金生產、機械制造、蔬菜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生產、建筑建材業等為主的六大經濟支柱產業。其中鎮辦金礦兩處,年產黃金2萬兩,年利稅1300萬元。鎮辦氟石礦一處,年產氟石10萬噸,年利稅達到400萬元。 夏甸鎮是潛在的旅游開發勝地,近鄰國家中(二)型水庫—勾山水庫,每年吸引成千上萬只天鵝、野鴨前來棲息越冬,因故而得名“天鵝湖”。近幾年“天鵝湖”經過歷任鎮黨委、政府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湖水清澈、巖邊綠樹成蔭、花草遍地、水果飄香,是近郊夏天人們避暑納涼的理想去處,被譽為“天然空調”。 ".。 |
金嶺鎮位于膠東半島北部,“中國金都”------招遠市市區的西部。這里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北臨勃海,東距煙臺100公里,南距青島150公里,北距龍口港3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臨近濟青高速和德--龍--煙鐵路,206國道和文三一級路貫穿鎮中,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轄區內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轄61個行政村,1.8萬戶,4.1萬人,耕地面積4.6萬畝。2002年全鎮地方財政收入1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20元。先后多次被上級各部門授予“出口創匯先進單位”、“對外經貿先進單位”、“環境保護IEQ工程優勝單位”、“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安全文明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金嶺鎮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民風淳樸,社會安定,工農業齊頭并進。近幾年來,按照“合理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先后投資4000萬元,建成了金昶小區、完成了三縱三橫的道路硬化工程,形成了園林小城格局和縱橫交錯、左右貫通的鎮內交通網絡。 金嶺鎮是農業大鎮之一。隨著農業生產體制的變革和生產條件的改善,在實行科學種田、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鎮黨委、政府殫精竭慮,因勢利導,按照“壓糧增經、淘劣增優,穩蘋果增雜果,穩豬雞增牛羊”的發展思路,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適銷對路的優質高效產品。養殖業、種植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全鎮現有500頭養豬場5處,5萬只養雞廠6處,300頭養牛場3處,豬、雞、牛的存養量分別達到2.5萬頭、42萬只、1.2萬頭;金嶺鎮是“中國紅富士之鄉”,盛產多種水果,全鎮共有果園1.5萬畝,其中優質紅富士蘋果1.1萬畝,年產蘋果、大梨、大櫻桃、板栗等果品4萬噸。 金嶺鎮是工業重鎮之一,現有鎮村企業143處。近幾年來,按照“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淘劣夕陽產業,推進產業升級”的工作思路,全鎮已逐步形成了以黃金生產及加工、粉絲、玩具、化工、機械制造五大產業為框架的工業格局。黃金生產是金嶺鎮的支柱產業,境內黃金資源豐富,現有市屬黃金企業2處,鎮辦黃金企業3處,開采歷史已達1000多年,已形成探、采、選、加工等一套完整的生產體系,鎮辦黃金企業年可生產黃金1.8萬兩。金昶集團公司是鎮辦最大礦山企業,現有干部職工600余人,年產黃金1.2萬兩,實現利稅1300萬元,曾獲山東省明星企業稱號。 |
招遠市轄鎮。明清屬會仙鄉,1959為羅山公社,1985年改玲瓏鎮。位于市境東北部,為市黃金礦藏重地。面積89.4平方公里,人口4.6萬。黃(城)招(遠)公路縱貫南北。轄玲瓏溝上、小蔣家、睦鄰莊、盛家、歐家夼、大蔣家、鄭家、魯格莊、王家、后花園、前花園、潘家集、山前路家、玲瓏高家、橫掌秦家、后郝家、溫家莊、橫掌周家、橫掌史家、橫掌曹家、橫掌趙家、橫掌呂家、姚格莊、橫掌姜家、山前、高家疃、呂格莊、虎王莊、橫掌劉家、前郝家、橫掌溫家、橫掌徐家、橫掌崔家、薛家、芮里、張格莊、寨子、柳家、馮家、西疃補莊、東疃補莊、西莊頭、東莊頭、官家河、玲瓏臺上、羅山李家、玉泉莊、磨山夼路家、龍泉莊49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黃金采掘、黃金冶煉等行業。連續5年被評為全省經濟“百強鄉鎮”。有省“模范鄉鎮政府”、“鄉鎮之星”稱號。1994年民政部授予歐家夼村“中國模范村委會”稱號。遠近聞名的班仙洞在境內。 |
招遠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畔,因盛產黃金和粉絲,素有""金城天府,銀絲之鄉""之美譽。大秦家鎮位于招遠市區東郊,位于東經120°,北緯37°,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半溫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濕暖,年平均氣溫11.5℃。土地面積77平方公里,轄行政村38個,總人口3.4萬人。這里氣候宜人,光照充足,物產豐富,鎮內五條河流有""五龍聚會""之美稱。至目前已發展鎮村企業70多家,已形成黃金及機械加工、建筑與新型建材、化工等三大主柱產業,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0:57.9:32.1,2005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8.5億元,經濟實力雄厚。為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大秦家鎮借助靠近城區,處于城鄉結合部的地理優勢,規劃、開發、建設了一個北起朱范,南至文三公路沿龍青路的工業長廊,總面積達3平方公里。 一、 優越的地理位置 大秦家鎮位于招遠市區以東2公里處,是招遠市區東大門,通往煙臺的文朱路和新文三線橫貫東西,通往青島的龍青路(龍口至青島)貫穿南北,全鎮""一縱兩橫""的公路格局初步形成。這里海陸空交流便利,南距青島港160公里,東鄰煙臺港120公里,北臨龍口港30公里。南靠膠濟鐵路,距萊西火車站40公里,北距建設中的德煙鐵路20公里,距威烏高速公路15公里。 二、優良的投資環境 近年來,招遠市委、市政府及大秦家鎮黨委、政府始終把創造一個優良的投資環境作為擴大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來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8年,大秦家鎮被煙臺市評為""十大產業鄉鎮""。在招商引資的服務工作上,我們始終堅持""你投資,我服務;你發展,我開路;你困難,我幫助;你受益,我保護""的原則和宗旨,使國內外投資者得到最豐厚的回報。鎮招商辦公室為全鎮招商引資工作的主要管理和服務機構,負責項目的審批立項、可行性研究及有關手續的辦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全方位服務于經濟建設。對重大項目在手續的辦理和政策的執行上,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辦法,最大限度地滿足外來投資者的要求。 三、服務承諾 在大秦家鎮興辦項目,外商在立項、審批、登記、用地、建設等各個環節的手續,可由大秦家鎮招商辦公室提供全過程免費代理服務。 |
山東省招遠市畢郭鎮素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著稱,地處招遠、萊陽、棲霞、萊西四市交匯中心,總面積96.1平方公里,44個行政村,3.9萬人口,屬煙臺市小康鄉鎮。境內交通便利,水電資源充足,基礎設施完善,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產品豐富,社會環境優良,投資政策優惠,是理想的創業基地。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 6.16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 0.98 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2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4999 元,出口創匯360 萬美元。 畢郭鎮是發展中的工業重鎮,現有鎮、村企業28家,個體私營企業65家,初步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瑪鋼鑄造、建筑安裝、化工、毛紡為主的多門類、多產業發展格局。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一城(畢郭商貿城)、三線(黃水路、海萊路、蓬水路沿線)、三區(大曲莊、大霞塢、泊子個體經濟小區)""為主的個體經濟園區,全鎮個體工商戶總數達到4200戶,從業人數達到10000人,個體經濟成為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畢郭大集素有""膠東第一大集""美譽,96年畢郭商貿城建成以來,大集日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年交易額突破10億元。 現代農業: 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是畢郭鎮農業發展的基本思路。目前,全鎮已初步培育發展起種植、養殖、果業三大主導產業,建成萬畝創匯蔬菜、萬畝設施栽培、萬畝優質干雜果、二萬畝高檔果品、5000畝釀造葡萄、萬戶畜牧養殖等十大高效種養基地。駐地小城鎮96年被列為煙臺市重點建設小城鎮,并發展起糧油、蔬菜、果品、大牲畜、舊貨交易等八大專業批發市場,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批發潛力巨大。 以優質富士、釀造葡萄、設施栽培、優質干雜果為主體的高效種植業發展訊速。2002年,全鎮果品套袋2億個,果品新技術覆蓋率達到90%,年產優質果品3000萬公斤;西瓜、蔬菜大棚總數達到3800多個,總產量達到11000噸。 畢郭鎮現已培育起畜牧養殖專業村10個,專業小區12個,豬雞牛羊數量分別達到6萬頭、1000萬只、4.8萬頭、2萬只,畜牧養殖初步走上了“品種優良化飼養規模化育肥科學化”的軌道。 畢郭鎮將更加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強對外交流,鼓勵招商引資,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推動畢郭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
招遠市蠶莊鎮是膠東半島的產業重鎮,地處市域西北部,緊鄰渤海灣。全鎮面積160平方公里,60個行政村,5萬人口。 蠶莊鎮是全國聞名的黃金產業重鎮,有黃金地質儲量100多噸,礦山企業20多處,黃金年產量達10萬兩。 蠶莊鎮是享有""中國紅富士之鄉""美譽的果業重鎮,有果園6萬多畝,年產水果16萬噸,興建了金華果蔬產業園區、果蔬加工出口龍頭企業以及作為南北方水果集散地的大型果品批發市場。 蠶莊鎮是高新技術武裝的工業重鎮,鎮村企業62家,固定資產8億多元,重點發展冶金、機電、化工、建材、輕工、食品等,已開發出釹鐵硼永磁材料、炔螨特等10多個高新技術產品。 蠶莊鎮是煙臺對外開放重鎮,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合資合作關系,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000多萬美元,興辦三資企業18家,20多種產品打進國際市場,年出口創匯6000多萬美元。 蠶莊鎮是正在加快建設的畜牧產業重鎮,已建成""金泰畜產""龍頭企業,集肉食牛繁育、飼養、宰殺、加工、出口于一體,并在鎮內外發展了100多個育肥基地。 蠶莊鎮還被列為全省100個重點建設的中心小城鎮,鎮區建成面積達4平方公里,并修筑了10公里環城路、58公里環鎮路、48公里連村路。 2001年,蠶莊鎮經濟總收入40億元,財政收入1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50元。全鎮先后榮膺全國投資環境500強鄉鎮、全國小康示范鎮、山東省百強鄉鎮、山東省新型鄉鎮和山東省精神文明示范鎮等稱號。 蠶莊鎮人民愿與海內外創業者攜手合作、共創美好的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