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之名起于春秋,時為宋國大夫華氏封邑(宋大夫正考父,食采于華,為華氏)。據《西華縣續志》載:“長平縣城西北有宋華氏,其族既大,且居住寬廣,乃分東西,東者有東華城,在今太康縣治南,西者在漢時置縣”。又據《水經注》載:有東,故言西矣。東即東華城,西為西華城,故得名。 |
隋開皇十六年(596)由汝陽縣析置溵水縣,因溵水流經得名;北宋建隆元年(960)避宣祖(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諱而改名;因商水得名,另說因殷商為同一王朝故名;據《帝王世紀》:商高宗陵在縣之長彩,故得名。 |
1951年析鹿邑縣、淮陽縣、沈丘縣設鄲城辦事處,次年8月設縣,因駐鄲縣古城鄲城集得名;另說本為丹成,傳為道教始祖老子煉丹的地方,用作地名時寫為鄲城;又說鄲本為單,是以單為名的城堡,西漢置縣加邑;另據《漢書·地理志》:鄲,莽曰單城,城為邑,故改為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