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街社區由原來的光大街社區和源淵井社區整合而成。位于光大街路南側,地處釜溪河沱灣處,地勢較低,南接西山公園(含西山路西側整個露水灣地區),東于紅旗鄉白果村相鄰,西于郭街大來井社區和鳳凰鄉濟公村接壤。社區地域面積0.92平方公里;系老城區,區域復雜,典型之城鄉結合部。社區辦公場所170平米左右,便民服務廳35平米左右。社區現工作人員共10名,其中兩委成員6名,殘聯專職工作人員1名,公共服務站協理員2名,專職網格員1名。社區設有8個居民小組,組代表8人;劃分為4個網格,群眾代表44人,常住戶數1719戶,常住人口3695人。社區黨委有黨支部7個黨支部。轄區內有自流井區總工會、自流井區就業服務管理局2家機關事業單位。2家養老院。 |
大來井社區位于川南歷史名城自貢城市西北部,轄區面積1. 27平方公里,由原大來井和桌子山社區整合而成,緊鄰大安區鳳凰街濟公村、石溝村,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F有16個居民小組,居民1905戶、人口5092人,成棟樓房69棟。社區設黨委一個,轄7個支部,黨員287人。轄區內有自貢市大灣井小學,鉆井大隊幼兒園。社區設有便民大廳、圖書閱覽室、辦公室、居民活動室、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共600平方米左右,共劃分為六個網格,社區現工作人員共11名,其中社區兩委干部7名,殘聯專職工作人員1名,勞動保障協理員3名。大來井社區先后榮獲:中國計生協會暖心家園、自貢市創先爭優活動示范黨組織、、第三屆“鹽都志愿之星”溫暖星期五十佳志愿服務項目,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省級“六無”平安社區、自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核桃灣社區成立于2001年10月,由原來的的郭家坳、溝壩、核桃灣3個居委會合并而成,幅員面積0.8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城鄉結合社區。社區辦公場所約120平米左右,便民服務廳40平米左右。社區現工作人員共14名,其中社區兩委人員7名,殘聯專職工作人員1名,專職網格員1名,公益性崗位3名,輔助人員2名。轄區下設6個黨支部、7個網格,20個居民小組。 |
火井沱社區位于自流井主城區西部,轄區面積151.6公頃,由原火井沱社區和路邊井社區整合而成,共劃分五個網格,現有十五個居民小組,居民3607戶,6303人。社區設黨委一個,七個支部,黨員329人。轄區科教文衛及旅游發達,有自貢六中、特殊教育學校、自流井區中醫院等單位,老街蜿蜒釜溪河畔,現存有路邊井、錢川井、榮華井、四望井、火龍井等鹽氣井遺址,茶館酒肆、畫舫藝苑、工藝作坊眾多,是游人尋幽懷古、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平安家庭創建示范社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四川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四川省巾幗社區服務示范點,四川省養老服務社區化示范社區、自貢市城鄉治理基層示范社區、自貢市先進黨組織、自貢市社區建設先進單位、自貢市精神文明十佳志愿服務社區、市婦聯紫金花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等榮譽稱號。 |
大灣井位于該社區境內,社區名遂借取大灣井為名。成立于1952年稱大灣井農會,1955年稱大灣井居委會,1977年分為大灣井、大生枧居委員會;2001年由大灣井、大生枧、海潮寺居委會、土地坡部分合并組建稱大灣井社區居民委員會。 屬郭家坳街道管轄至今。 大灣井社區成立于2001年10月,地處郭家坳菜市場塘灣路136號,社區面積約為600㎡,社區現工作人員共11名,其中管理人員7名,專職網格工作人員1名,公共服務站協理員2名,臨聘人員1名兼職殘聯工作。設組代表16人,居民代表54人。轄區居民小組17個,現有戶籍人口4128戶,常住人口7777人。 |
馬吃水社區由原鹽都山水社區分裂而來,地處西山路東線恒大名都小區經馬吃水立交橋到東鹽都大道馬吃水路南線三和建材綜合樓紅綠燈止,占地0.92平方公里,是居民住宅區和商業區組合而成。社區辦公場所200平米左右,便民服務廳50平米左右。社區現工作人員共13名,其中三委人員10名,公共服務站協理員2名,專職網格員1名。設轄區網格6個,組代表17人,轄區常住戶數5100戶,常住人口12000人。 |
芭蕉沖社區由原鹽都山水社區區劃而成,地處郭家坳街道與舒坪街道交界處,位于川南建材市場以南,屬于城鄉結合部,占地1.42平方公里,是居民住宅小區和居民自建房安置片區綜合體。社區辦公場所220平米左右,便民服務廳50平米左右。社區現有工作人員共20名,其中社區管理人員8名,殘聯專職工作人員1名,公共服務站協理員2名,輔助網格員5名,公益性崗位4名。轄區居民小組5個,設組代表15人,居民代表75人。轄區常住戶數3138戶,常住人口8016人,戶籍戶數1457戶,戶籍人口378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