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古老而年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設立黟、歙兩縣為黃山域內最早的行政建置,隋唐設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為徽州,轄歙縣、休寧、黟縣、績溪、祁門、婺源六縣;1987年,撤徽州地區設地級黃山市。現轄三區(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四縣(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7.4萬,常住人口132.3萬。一是山水優美。境內風光奇絕,擁有12處國家級重……。 |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州置府,迄今1400年。2000年撤地建市,下轄貴池區和東至、石臺、青陽3縣以及九華山風景區,設皖江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國家級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8399平方公里,2022年末戶籍人口160.1萬人(常住人口132.8萬人),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 |
巢湖之稱始于秦朝,唐朝設立巢縣,1984年設立縣級巢湖市,1999年底撤市改稱居巢區,為巢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11年8月22日撤地級巢湖市,設立縣級巢湖市。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臨近長江,環抱巢湖,周邊分別與肥東、全椒、含山、廬江、無為接壤。全市總面積2063平方公里,總人口94萬,下轄12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巢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古稱“居巢”、“南巢”,“成湯放桀于南巢”即出于此,文……。 |
岳西地處大別山腹地,安徽省西部,105國道、318國道貫穿縣境,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總面積2398平方公里,人口40.1萬,現轄24個鄉鎮,18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地天堂鎮。岳西是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縣。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73%,生物資源極為豐富,被專家稱為“是一座生態保存發育完好的天然花園”。1998年,被列為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縣,境內有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鷂落坪國家級……。 |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與天柱山相望,南與廬山呼應,居長江中下游旅游熱線之上。合九鐵路、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行車至合肥、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時。全縣轄15個鄉鎮,56萬人口,總面積2031平方公里。太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代民風淳厚,文風蔚然,素有“一門四進士,十里兩狀元”之稱。這里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愛國宗教領……。 |
潛山縣,縣級行政單位,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安慶市的西北部,面積1686平方公里,人口57萬人,轄16個鄉鎮。早在春秋時期,這里系皖國封地,安徽省簡稱皖,蓋源于此。今日的潛山縣城曾于東漢至南宋向間為郡、州、府治所駐地長達800年,堪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潛山縣山川綺麗,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境內的古南岳天柱山雄、奇、靈、秀兼備,為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同時還擁有張恨水陳列館、太平古塔、摩崖……。 |
績溪縣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東麓的山區縣,隸屬宣城市,縣域面積1126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81個村(社區),人口17.2萬人。績溪因水而得名,據縣志記載,“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并流,離而復合,有如績焉,故名績溪”。績溪風光秀麗,歷史久遠,人文璀璨,文化底蘊極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譽為和諧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鄉。自然地理績溪位于北緯29°57\-30°20\,東經118°……。 |
廣德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轄6鎮3鄉3街道,34個社區、103個行政村,人口52萬。是全國文明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綠色發展百強縣、投資潛力百強縣、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科技進步先進縣、農業標準化示范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廣德古稱桐汭,東漢建安初年置縣,至今有1800多年歷史。2019年8月,成功實現撤縣設市。中原文化、吳越文化、徽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個……。 |
涇縣位于北緯30°21′至30°50′、東經117°57′至118°41′,地處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上游,處于長江南岸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旌德縣毗連,西與青陽縣交界,北與南陵縣為鄰,青弋江為境內主要河流,古稱涇水,亦名涇溪、涇川,由西南向東北斜貫縣境出蕪湖入長江。全縣總面積2054.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5萬,轄9鎮2鄉132個村民委員會、12個居民委員會,縣人……。 |
(一)地理位置和氣候霍山縣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地處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之間。東與舒城縣比鄰,南與岳西縣相望,西與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交界,北與六安市接壤。105國道貫穿全境,距寧西鐵路40公里,至省會合肥120公里。全縣總面積2043平方公里,南北最大橫距59公里,東西最大縱距63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地貌特征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 |
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1個開發區,全縣常住人口為496501人,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一是紅色奉獻的土地。境內先后爆發了立夏節、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戰爭年代,10萬兒女為國捐軀,走出了洪學智等59位開國將軍,……。 |
宣城地處皖東南,毗鄰蘇浙,地近滬杭,古屬吳越。建國初期設宣城專區,后并為蕪湖專區和蕪湖地區,1980年蕪湖地區更名為宣城地區。1982年4月,宣城地委、行署機關由蕪湖搬遷至宣城。2000年撤地建市,現轄宣州區、寧國市、廣德市和郎溪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全市國土面積1234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4位。2022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75.75萬人。宣城是千年郡府地,歷史悠久,人文昌盛。公元前109年西漢……。 |
廬江縣位于北緯30°57′~31°33′,東經117°01′~117°34′,地處皖中,周邊與巢湖市、無為市、樅陽縣、桐城市、舒城縣、肥西縣毗連。合九鐵路、合肥至安慶高鐵、廬銅鐵路、合安高速公路、合銅黃高速公路穿過縣境。2023年底,全縣公路總里程達5080.903公里,全部為等級公路,廬江縣境高速公路111.253公里,國道2條121.784公里,省道7條314.875公里,縣道450.942公……。 |
含山縣地處皖中東部,隸屬于馬鞍山市,全縣面積1028平方公里。根據2021年含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末全縣戶籍人口總計442051人。“一縣望五市”,含山距離合肥、南京、蕪湖、馬鞍山、滁州五座城市均不足100公里,是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安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橋頭堡。京福高鐵、商合杭高鐵以及合蕪、合馬、北沿江高速穿境而過,合肥新橋、南京祿口兩大國際機場近在咫尺,裕溪河水……。 |
烈山區位于淮北市主城區南部,素有淮北市門戶區和南大門之稱,轄三鎮、四個辦事處、一個經濟開發區,全區總面積388平方公里,人口24.9萬,是一個具有豐富礦產、電力、旅游、人力、市場等資源優勢的新興現代化工業旅游區,是淮北市城市“東進南擴”的重點發展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有力有序,擁有“中國土地復墾示范區”、“全國經果林建設百強縣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區”、“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