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昌江縣各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

昌江縣各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

1、石碌鎮 [海南省昌江縣] 12.33萬人
  昌江黎族自治縣轄鎮,縣府駐地。1953年屬東方縣二區,后改公社,1964年建石碌鎮。位于縣境東部,面積188平方公里,人口6.4萬。石碌至三亞鐵路起點。轄水頭、保梅、牙營、雞心4個村委會。企業有采礦、水泥、鋼鐵、發電、鉛鋅、建材、陶瓷、造船、化肥、食品等行業。有工礦企業15家,鎮辦企業31家。農業主產水稻,種植芒果、蔬菜。境內有風流山瀑布,清乾隆年間建的禁采碑,死難礦工紀念碑。.……。
2、烏烈鎮 [海南省昌江縣] 2.19萬人
  據說烏烈鎮古代此地有很多大樹,樹上有很多“烏鴉”,而稱“烏烈”,政府駐地在烏烈村而得名。清末,為昌化縣抱中六圖。民國三年(1914年),歸昌江縣。1949年12月,昌江、感恩2個縣合并為昌感縣歸昌感縣第二區,即海尾區(簡稱昌二區)。1953年,昌二區析置昌二區和昌五區。1958年10月,公社成立并入海尾公社。1958年12月,昌感、東方、白沙3個縣合并為東方縣(時稱大縣),隸屬東方縣。1959年8……。
  昌江黎族自治縣轄鎮。1952年屬東方縣二區,1961年改公社,屬昌江縣,1983年設區,1987年建十月田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117.2平方公里,人口0.8萬。通公路。轄王炸、好清、萬信、沙田、山竹溝、才地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薯類。石碌水庫主干渠貫穿境南部及西部。古跡有軍營嶺山崗遺址。.……。
4、海尾鎮 [海南省昌江縣] 2.12萬人
  因地處古州府南下海濱之尾端,并與儋縣海頭南北呼應,故稱海尾。清末為昌化縣南羅半圖。民國(1914年),歸昌江縣。1949年12月,昌江、感恩2個縣合并為昌感縣,并成立海尾區,即昌二區。1956年,昌感縣重新并鄉。1958年10月,設立海尾公社。1958年12月,昌感、東方、白沙3個縣合并為東方縣(時稱大縣,海尾),歸屬東方縣。1961年5月,復置昌江縣,海尾隸屬昌江縣。同年8月,海尾公社分析海尾、……。
  昌化鎮因鎮政府駐地于昌化港而得名。明清昌化縣治所駐昌城。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劃歸昌化縣北岸都一圖。民國三年(1914年),歸昌江縣。1949年12月,昌江、感恩合并為昌感縣,同時成立海尾區時歸入海尾區(昌二區)轄。1953年,昌二區析置昌二區和昌五區,歸入昌五區轄。1956年,昌感縣重新并鄉。1958年10月,昌感公社化歸入昌城公社。1958年12月,昌感、東方、白沙3個縣合并為東……。
6、七叉鎮 [海南省昌江縣] 1.38萬人
  昌江黎族自治縣轄鄉。1961年建七叉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置七叉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255.4平方公里,人口1.4萬,以黎族為主。有公路通達。轄乙勞、大章、重合、乙洞、紅峰、七差、尼下、大仍、乙在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兼種芒果。境內有七差溫泉、母娘洞、雅加大嶺瀑布、壩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
7、叉河鎮 [海南省昌江縣] 1.09萬人
  昌江黎族自治縣轄鎮。1952年屬東方縣,1961年屬昌江縣,1987年建叉河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4公里。面積98.9平方公里,人口1.1萬,以黎族為主。石碌至三亞鐵路、225國道經此。轄唐村、老洋地、坎頭、叉河、排岸、老宏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水泥、發電、建材、煤炭等業為主。境內有海南叉河水泥廠、叉河發電廠、縣建材廠等企業。農業主產芒果、水稻。.……。
    王下鄉位于昌江黎族自治縣東南部,距縣城30千米。轄4個行政村。境內溶洞眾多,皇帝洞為自然保護區。代碼469031200:~200三派村 ~201錢鐵村 ~202洪水村 ~203大炎村。沿革:1957年置王下鄉,1961年改公社,1987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346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三派、大炎、洪水、錢鐵、牙迫5個村委會。2002年,七差鄉、王下鄉合并,設立七叉鎮。2005年恢復王……。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αv天堂 | 一本精品久久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V欧美 | 日韩国产麻豆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