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關于“培育農產品品牌,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的精神,按照《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關于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的要求,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監測與認定的通知》的規定,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初步監測和推薦的基礎上,經審核,認定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西馬坊村等300個村鎮為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同意北京市門頭溝區軍莊鎮孟悟村等1809個村鎮監測合格,現予以公布。 |
德勝村位于小二臺鎮西2公里, 全村共有541戶1169人,轄六個自然村,分別是德勝村、葉家村、李元村、馬鞍架、徐家村、王家村,村莊區域總面積18795畝,全村耕地5508畝,其中水澆地3000畝,全村林地4759畝、草地7728畝。 ……。 |
大六號行政村村轄大六號、大井、石卜臺、韓家營4個自然村。全村土地總面積15810畝,其中耕地面積5600畝,退耕地1840畝,林地面積4620畝,草場面積1250畝。全村流轉土地505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90%以上。全村365戶,895口人,主要以蔬菜和馬鈴薯種植、外出務工為主導產業。 ……。 |
楊家峪村位于遷西縣北部山區,全村195戶,786口人。村域面積7400畝,板栗面積就占到了5100畝,常年板栗產量50萬公斤,號稱遷西板栗第一村。遷西縣板栗久負盛名,全縣板栗種植面積65萬畝,3700多萬株,年產板栗3萬噸。被譽為“中國板栗第一村”的漢兒莊鄉楊家峪村是遷西板栗的主產區,全村靠種植板栗的年人均收入達8000元,近年來依托板栗產業而開發的特色旅游更是紅紅火火,游百年栗林、賞栗園花海、采……。 |
明永樂二年(1404年),李姓從山西洞縣遷此立村,取村名李各莊。后分為二村,該村居后,故名后李各莊。后李各莊村位于權村鎮政府東南部1.5公里。該村現有人口1073人,總戶數321戶。全村共有黨員28人。該村主導產業,農業以傳統的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種植為主,工業以化工保溫建材行業為主,村內現有企業3家,村內無集體收入。……。 |
萬里鎮西辛莊村位于縣城東南10公里,全村297戶,共1214人,耕地1970畝,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76%。村“兩委”班子成員5名,村民代表18名,黨員52名。村兩委干部先后硬化村內7條主要街道,并全部實現亮化、綠化、美化。建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健身娛樂場所,切實提高群眾的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近年來西辛莊村育苗產業迅速崛起,全村形成了以綠苑和好商量為主的4個育苗基地,年培育優……。 |
伍烈霍村位于寧晉東北部約十五公里處是蘇家莊鎮第二大村,村莊占地900畝,住戶1100,人口4963,兩委成員11人,黨員119人,擁有耕地6200畝,主要產業梨果、紙箱,農民合作社18家,恒溫庫14座,容量24500噸,產、儲、銷、三位一體。 ……。 |
新樂市轄鎮。1956年置邯邰鄉,1958年建公社,1987年改鎮。面積82.4平方公里,人口6.4萬。口樓、新元、邯北公路過境。轄邯邰、赤垢、東張村、西張村、南張村、路家莊、東岳村、五里甫、大流、小流、堅固、漁砥、曲都、南蘇、小牛村、香城、東牛林、西牛林、蘇仙莊19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屠宰冷凍、建材、造紙、草編、食品等業。農業主產小麥、花生、蘋果、梨等,建有萬畝大棚香蜜瓜和西瓜園區。……。 |
孤山子村位于孤山子鎮南部,112國道從境內穿過。總面積12.15平方公里,共18個居民小組,525戶,2204人,兩委班子成員5名,其中村委3人(交叉任職1人),支委3人,黨員104名。村兩委班子團結穩定,有較強的致富帶富能力,群眾基礎較好,村情穩定。林果業、礦業、勞務輸出是該村的主導產業,也是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借助退耕還林等項目,堅持大栽大育,不斷擴大林果栽植面積,全村板栗栽植面積……。 |
十里鋪鄉位于碣石西麓,屬半山區,西距縣城5公里,205國道、昌盧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物華天寶。全鄉方圓33.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3496口人,耕地面積13484畝,其中葡萄種植面積達11250畝,年葡萄總產量17700噸,為遠近聞名的“葡萄之鄉”,200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6578萬元,全鄉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十里鋪鄉葡萄種植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已400余年。這里山美、水美、氣候適……。 |
獨樂鄉(DuleXiang)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南部,距縣城38千米,京廣公路縱穿鄉境。鄉政府駐中獨樂村,轄6個行政村。該鄉地處北京南150公里,保定西北50公里的易縣境內,狼牙山紅色景區附近。交通便利,屬淺山丘陵地帶,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全鄉總面積37平方公里,耕地約10000畝,山場面積4萬畝。 -區劃沿革1953年建獨樂鄉,1956年屬管頭公社,1961年析建獨樂公……。 |
霞口鎮(Xiakou Zhen) 阜城縣轄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7千米。面積67.4平方千米,人口3.12萬人(2002年)。轄56個村委會。鎮0駐西霞口村。-歷史沿革 1953年建霞口鄉,1958年改公社,1962年建霞口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2年改鎮。1996年王海鄉并入。1997年,全鎮面積67.4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行政區劃 霞口鎮轄東霞口鎮、南……。 |
佛堂嶺村基本情況佛堂嶺村位于龍溪鎮的東北部,全村有194戶,622口人,村兩委5人,有22個黨員。全村還有一個占地200平房米左右的小學,學校有教師5人,學生30人。全村國土總面積8750畝,其中,耕地602畝,有林面積3200畝,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海拔1400多米,無霜期平均為130天,主要農作物有馬鈴薯和玉米,主要經濟作物有黨參、大豆、小麻籽。在縣委、縣政府以及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佛堂嶺村認真……。 |
康熙十五年筑村堡,因申氏先到此創家立業而得名。清康熙時期為申村,屬太平縣管轄。民國3年(1914),國民政府改太平縣為汾城縣,屬汾城縣管轄。1954年9月,兩縣合并,歸襄汾縣管轄。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銷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隸屬前進公社。1959年1月,襄汾縣撤銷,屬侯馬市管轄。1961年7月恢復襄汾縣建制,隸屬襄汾縣管轄。幾經變更,到1979年底為申村大隊,歸景毛公社管轄。1984年2……。 |
解放初屬隰縣一區,1956年屬刁家峪鄉,1959年屬羊頭神公社居子管理區,1962年屬后堰公社居子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后改為后堰鄉,成立竹干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后堰鄉與刁家峪鄉合并成立并陽頭升鄉,隸屬陽頭升鄉管轄至今。竹干村……。 |
汾陽市轄鄉。1958年建栗家莊公社,1984年設鄉。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5公里。面積55.3平方公里,人口1.3萬。307國道過境。轄栗家莊、協和堡、石家莊、萬戶侯、南垣底、蘆家垣、雙圪堆、河北、牧莊、大向善、小向善、劉家堡、北垣底、田村、石塔、石盤山、蘆家莊、劉家莊、北花枝、南花枝、桑棗坡、花豹里莊、郭莊23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建材業為主。農業主產高粱、玉米、小麥、谷子、棉花、核桃。古跡有圣母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