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開展了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遴選工作。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和公示,省文化和旅游廳、省發展改革委決定將貴陽市開陽縣禾豐鄉王車村等116個鄉村列入第二批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
田村村位于務川縣豐樂鎮南部,由原來的學堂、田村、安全自然村合并而成,東與德江縣楠桿鄉隔河相望,南與廟壩村接壤,西與山江村交界,北與豐樂村相連。全村總戶數875戶,總人口3664人,擁有耕地面積2837畝,其中田1220畝,土1617畝,全村共有8個大組23個自然組。全村共有黨員108名,一個總支,下設學堂、田村、安全和機關四個支部。村主要經濟產業以傳統農業、烤煙、中藥材、茶葉、畜牧養殖為主。0田村……。 |
枧壩村位于綏陽縣城西北部,距縣城27公里,村委會所在地海拔1000米。全村轄46個村民組,由原枧壩、橋上、美景、后壩、大埡五個自然村于2002年11月合并而成。全村有1422戶,5267人,農業人口4706人,非農業戶口561人;總面積4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189畝,其中田2061畝,土2128畝。枧壩村是枧壩鎮政府所在地,一衣帶山、山川秀美、景色迷人、交通快捷,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民勤……。 |
花山村是一個多民族雜居地,位于花山苗族鄉政府以西,地處甕余湄三縣交界處,東西相距16公里,南北相距2公里,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氣候溫暖,年平均溫度18℃,最高溫度37℃,最低溫度-2℃,年降雨量1100mm—1400mm。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海拔高度在460m至1100m之間。為了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更進一步推行村民自治,2001年由長征村民委員會和濱江村民委員會合并為花山村村民委員會,村設黨支……。 |
瑞溪村位于瑞溪鎮政府所在地,離正安縣城19公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總面積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67.2畝,其中田2049.4畝,土1517.8畝,平均海拔800米,全村總人口6412人,下轄11個村民小組,有0黨員98名(女黨員15人),黨小組6個。全村除常規農業外,主要經濟產業有烤煙、茶葉生產和畜牧養殖。--人口總數:6412人 農業人口:5708人非農業人口:704人--行政區面積:……。 |
統一村位于土城鎮西部最邊遠的高寒山區,平地較少山頭高,距土城鎮政府所在地約30km,屬國家自然保護區,有重點公益林33598畝,與四川古藺縣接壤,和同民鎮相鄰,全村轄木槐溪(原前豐村)、中統壩、坪河、紅章溪四條溝,三個村民小組,146戶人家,546人,總耕地面積886.38畝(其中田332.59畝,土554.32畝),常年平均氣溫20℃;平均畝產糧食420公斤,人均經濟收入1000元左右;村干部3……。 |
花橋村位于遵義縣三渡鎮南面326國道旁,距縣城南白鎮70公里,平均海拔980米,地形地貌以叢林山谷地為主,氣候溫和,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270天,年降雨量980mm。全村總面積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5.29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大田作物一年兩熟。全村轄11個村民組,總人口2886人,以漢族為主,苗族、彝族雜居。在花橋村村兩委及村民的積極支持下,全村實現了組組通公路,村……。 |
茅壩村地處川黔要道,川黔鐵路、210國道和崇遵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具有較好的交通條件。海拔在430—1700米之間。茅壩村共有13個村民組,868戶,3361人,村民民風淳樸,精神面貌較好。有黨員70余人,困難黨員6名。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外出務工、種、養殖等。--人口總數:3361人 農業人口:3361人非農業人口:/人--行政區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39.0畝--主要民族成分:“漢族”“……。 |
新石村位于湄潭縣城的北面,距離縣城5公里,面積16.16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組,961戶,3669人,耕地面積6417.6畝,其中田3915.2畝,土2502.4畝,森林覆蓋率56.5%,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新石村偏巖塘新農村建設堅持“科學規劃,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和創建原則,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以規劃為龍頭,以縣城和仙谷山風景區為依托,以黔北民居建設為突破口,以“四在農家”建設為主要內容,以發……。 |
龍江村位于深溪鎮的東北部,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清江、高坊、深溪、坪橋四村毗鄰,北抵湘江河與新蒲新區接壤,地處深溪鎮中心區,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地貌為丘陵小平壩,耕地4582畝,其中:田3412畝,土1247畝。龍江村是深溪鎮的一個行政村,設黨委1個,黨支部7個,有黨員114名,村委會1個,村民小組11個,有村民代表83名,村民1584戶5904人。2011年人均純收入6884元。龍江村以種養殖為……。 |
三元村,地處大矸鎮西北角,南鄰大矸村、文家壩村,東接三橋鎮,西北陲重慶市南川市,為道真縣面對重慶的最前沿,村所轄面積38平方公里,距道真縣城44公里,大矸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南川市74公里。全村所轄十個村民組,978戶,4000人,耕地面積5637.5畝(其中田3249.5畝,土2388畝)。本地區為典型高原山區,經濟主要以種植業(糧食、烤煙),蓄牧業,綠色產業(茶葉)為主,人均收入3000元。……。 |
福同村位于仙源鎮政府所在地西南面,與重慶市綦江縣石壕鎮接壤。現有11個村民組(東流水、胡家溝、新田灣、二層巖、寨子坪、高石坎、吊腳樓、毛壩、馬老背、長環、朱石坎)。總戶數287戶(少數民族16戶);戶籍人口1475人(少數民族9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人,農業人口1466人;常住人口1320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70人。勞動力資源550人。耕地面積5117畝,其中水田面積601畝,旱地面積451……。 |
民族村地處赤水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域,區域內生態環境優美,森林植被率高達90%,大同河穿境而過,是赤水市重點確立建設的生態旅游觀光和生態移民示范小鎮之一。民族村地處半高山地區,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林業為主,區域內無工業污染型企業,周邊15公里以內無任何污染源。區域內還建成了農業生態示范觀光園、石斛生態觀光園、大石盤生態觀光園、苗族博物館,建成后的民族村將成為集經濟、生態、旅游于一體綜合式發……。 |
桐梓村位于正安縣楊興鄉正東面,東與道真縣相鄰,南與同興村大城寺相接,西與大城村接壤,北與新洲鎮龍崗村毗鄰。原系桐梓管理區,2004年撤區并村,由同盟村、同聯村、同建村、同興村合并為桐梓村,總面積3740畝(其中:田面積1526畝,土地面積2214畝),森林覆蓋率42.7%,退耕還林面積826.5畝,河流37.5公里(福生渡下個河流8公里,小河9條共計29.5公里),公路28公里貫穿14個村民組,村……。 |
天門村位于花戛鄉政府所東北部,全村有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0畝,其中:水田436畝,旱地104畝。共有6個村民小組有228戶1180人。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寨。全村有勞動力463個,平均高海撥810米。年平均氣溫18.8℃,無霜期達345天,氣候溫熱,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主產水稻、玉米、太子參、小麥等糧食作物。境內有宜林荒山荒坡0.43萬余畝,適宜發展畜牧業。村內旅游景點光照庫區點。食品特……。 |
倮么村屬原倮么、亮河、馬安等三個小村合并而成,位于米籮鄉政府北面5公里處,境內居住著漢、布依、苗、彝等民族。全村轄 19個村民組,1512戶5678人,有耕地面積 2712畝,人均占有糧368.3公斤,人均純收入1549.15元。最高海拔1450米,最低海拔900米,平均海拔1280米,年平均氣溫17.3℃,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境內有大量的煤炭、石灰巖等礦藏資源。全村以種植為主,盛產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