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建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開展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遴選工作,確定了第二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 |
“百花齊放春滿園”,“棠棣無處不逢花”。棠棣村位于柯橋區漓渚鎮西北首,是一個以花聞名、以花致富的小山村。2003年由劉家村、頭社村、二社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2.91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480戶1509人,黨員62名。現有耕地面積716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苗木等經濟作物林1936畝。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5萬元。棠棣人以勵志文化、鄉賢文化,蘭文化精神為原動力,大力發展以蘭花為特色、綠化苗……。 |
蒼坡村位于巖頭鎮北面仙清公路西側,為李姓聚居之地。全村占地146畝,戶數755戶。蒼坡村始建于公元955年,1991年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五代后周顯德二年(955)始遷祖為避閩亂,從福建長溪徙居永嘉靈山被周家招為女婿,后東遷約一公里,建宅今址。蒼坡村原地名蒼墩,因避諱宋光宗(趙墩)而改為蒼坡。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第五世祖時,人丁興旺,分為東宅、西宅和麻溪園三地段,各設祠堂,并在村口建李……。 |
葛家村位于大佳何鎮區東南向5公里處,石門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6個村民小組,510戶,1586人,其中黨員32名;擁有耕地面積691畝,山林面積9543畝,其中茶園150畝﹑筍竹兩用地6000畝,建有全鎮唯一的噴灌式筍竹兩用地基地;全村擁有企業10家,2012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產值1658萬元,村級集體純收入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58元。近年來,葛家村經濟發展迅速,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人居……。 |
丁橋鎮新倉村位于新倉集鎮,地處海寧丁橋鎮的東南部,緊靠舉世聞名的錢塘江,翁金線、硤新線貫穿全村,總面積7.8平方公里。現有村干部10人全村轄4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615戶,總人口4978人。 村工業以彩印、服裝生產為主,農業以糧油為主輔以蠶桑,由于新倉集鎮位于我村中心地帶,故“三產”繁榮。自2002年以來,通過不斷努力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各個方面呈現喜人的局面。2006年全村大小企業42家,工農……。 |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布局,陽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呈坎”。這座有1800多年歷史的村落,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這里的“羅東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二兄弟舉家遷此“擇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 |
大灣村位于花石鄉西南部地處山青水秀,景色迷人,環境優美的帽頂山腳下,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東與國營打草坪林場各原水竹鄉交界;西與果子園鄉相鄰;南與國營馬宗嶺林場接壤,北與茶棚村相連;大灣村是2008年隨著行政區劃調整有原大灣村、帽頂村、橋邊村三村合并而成,現村部辦公所在地原大灣鄉橋邊小街中部,全村轄37個居民組940戶3610人(其中庫區移民650人),七馬公路貫穿全村中心,大部分群眾居住分散住在……。 |
西遞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山脈南麓的黟縣東源鄉,距縣城東8公里,黟城至潭口公路從村莊西北經過。西遞古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建筑風格在徽派中獨樹一幟,且工藝精湛,三雕(石雕、木雕、磚雕)精美,又以石雕見勝,這些不僅是研究清代民居建筑的實物,又是研究明清以來徽商社會經濟形態、建筑史和藝術史的資料,被譽為明清民居博物館、東方文化的寶庫、世界上保護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世界上最美的村鎮。坐落于黃山南麓的西遞,距黃……。 |
馬郢村位于長豐縣楊廟鎮南邊,被206國道劃穿東邊一角。村內水泥道路覆蓋面廣,交通便利,北與陶店村接壤,西與谷大郢村搭界,東南邊被四樹村環抱,地處位置較好。截至2008年底,全村總人口1628人,384戶,共有12個村民組。目前馬郢黨總支共有兩個支部,58名黨員。馬郢行政村總占地2444畝,其中2156畝耕地面積,建設用地包含288畝居住及公建用地面積。 全村耕地面積較大,以經營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主……。 |
煙墩鎮靄里村,屬低山丘陵地貌,為蕪湖市的“西南大門”所在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轄49個村民小組,計1226戶,總人口4300人。全村山場面積28000余畝,耕地面積3772畝,水面350畝, 桑園1627畝,生態公益林16486畝,村民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油菜、蠶桑、茶葉和毛竹。 2007年靄里村被評為省級生態村。靄里村境內有聞名遐邇的省級森林公園——小格里森林公園,“小格里”人文、自然景觀悠久豐……。 |
堆谷山村位于霍山縣東南邊陲,坐落在大別山主峰白馬尖腳下,距縣城91公里,因境內一山形似平地堆起的稻谷,取名堆谷尖,該村由此而得名。總面積57.45平方公里,山場8.6萬畝,水田1535畝,旱地535畝,茶園503畝,板栗2000畝。東與本鎮胡家河、宋家河相鄰,西、北與大化坪鎮相連,南與岳西縣毗鄰。轄22個村民組,分別是:柳樹坪、汪家老屋、蔣家沖、二房、湯家灣、安基嶺、蔡家畈、毛基頭、獅形老屋、銅鑼……。 |
犁橋行政村是由原明塘、斗門兩個村合并村。地處原和平鄉政府所在地。全村總面積為5平方公里,轄十九個村民組,現有耕地3650畝,1885人口,650畝水面,農民專業合作社4個。設一個黨委,六個黨支部,現有黨員83人(其中女黨員7人),村兩委干部5人,后備干部3人。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傳統農業(水稻、棉花、油菜、養殖、水生蔬菜種植)及外出務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280元。 先后獲得2012年度……。 |
多年來,有廣泛種植中藥材的歷史,又因2016年國家著名演員李幼斌,著名導演張惠中拍攝電視劇《王初一劉十五》,劇本反映的是帶領群眾經營中藥材,發家致富的故事。正趕上新農村規劃建設,故取名為藥王村。2007年由老莊行政村、東王行政村、王集行政村、懷三樓行政村合并為王集村行政村。同年由毛莊行政村、趙樓行政村、方莊行政村合為趙樓行政村。2017年6月把趙樓行政村與王集行政村合并成立藥王村村民委員會。藥王村……。 |
官莊村位于官莊鎮政府所在地,全村轄42個村民組,1150戶,4380人,其中從事個體工商戶80人、交通運輸業30人、建筑業100余人、工業110人、外出務工人員1100余人,擁有山場16500畝、耕地1267畝、茶園1100畝(其中集體茶場500畝)、桑園面積1100畝。村總支下設2個支部,5個黨小組,現有黨員90名。200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2萬余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4500元。大力實施“雙……。 |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明代開國謀臣朱升故地,位于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境內,距縣城29公里,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現轄6個村民組276戶908人。村落生態絕佳,流泉飛瀑,粉墻黛瓦,徽風古韻,尤以千年紅豆杉聞名,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該村村兩委成員5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4人,0黨員23人,群團組織健全。全村耕地面積52.1公頃,林地723.2公頃,水田43.1公頃,茶園40公頃,是一個以林茶生產為……。 |
當涂縣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區桃花社區,下轄原桃花村、萬山自然村、詹村自然村、呂墓沖自然村,地處風景秀麗的大青山東麓,北臨碧波蕩漾的姑溪河,半山半圩與唐代大詩人李白墓園一山之隔,這里山青水秀,民風純樸。境內有東晉大司恒溫墓、晉墓群、明代琉璃瓦窯址和新石器遺址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李陽冰故宅、千年構骨冬青古樹、千年古井等歷史資源,另有青云寺、百靈廟、大山廟等諸多廟宇,人文資源十分豐富。護太路穿境而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