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
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
根據《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陜西省財政廳關于開展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創建工作的通知》(陜文旅發〔2022〕14號)要求,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創建資格評審工作于2022年6月8日至9日在西安進行。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機關紀委的監督下,專家評審組以遠程視頻答辯的形式進行了集中評審。經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審定,西安市新城區等15個縣(區)符合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創建資格。 |
新城區位于西安市城區東北部,跨越城墻內外,是西安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是陜西省政府和部分省市機關所在地。東以長樂路東方廠鐵路專用線為界,與灞橋相鄰;南以東大街和永樂路為界,與碑林接壤;東南以咸寧路、建工路、康寧路等為界,與雁塔相連;西以北大街為界,與蓮湖毗鄰;北以啤酒路和龍首北路為界,與未央相接。轄區以城墻為界,可以分為城中、城北和城東三大區域,城中區域為包括東大街、解放路、北大街在內的商貿、金融業……。 |
未央區是西安行政中心區,1954年建區,因境內遺存漢代未央宮而得名,意為“繁榮興盛,不盡不衰”。全區面積264平方公里,東臨灞河、南起緯二十六街、西接太平河、北倚渭水,轄大明宮、張家堡、辛家廟、徐家灣、譚家、草灘、漢城、未央宮、六村堡、未央湖10個街道,常住人口82.73萬。歷史上:未央是底蘊深厚的絲路起點。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個王朝在此建都。秦阿……。 |
永安廣場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古名京兆華原。耀州區轄2個街道、10個鎮、2個鄉:永安路街道、天寶路街道、董家河鎮、廟灣鎮、瑤曲鎮、照金鎮、寺溝鎮、坡頭鎮、小丘鎮、孫塬鎮、關莊鎮、柳林鎮、演池鄉、石柱鄉。耀州區郵編:727100。代碼:610204。區號:0919。地處銅川市西南部,海拔650-1700米。全縣轄10鎮6鄉,191個行政村,2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6萬),總面積1551平方公里……。 |
千陽縣位于陜西西部,地處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地形地貌為“七山二塬一分川”,全縣土地總面積996.46平方公里,境內轄7鎮65個行政村,總人口1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1萬人;境內海拔710——1545.5米,相對高差835.5米,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0.9℃,年均降水677.1毫米,無霜期197天。境內渭河支流——千河橫貫東西,水資源較為豐富,年徑流量達3.89億立方米,……。 |
秦都區位于陜西關中平原腹地,咸陽市區西半部,曾因第一個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在此建都而得名,是中國歷史上周、秦、漢、唐等11個王朝的京畿之地。界于東經108°37′-108°45′,北緯34°18′-34°26′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長28.5公里,東西寬21公里,總面積251平方公里,轄6鎮6個辦事處,149個行政村、46個居委會。2002年來,全區人口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4萬,……。 |
彬州市位于陜西省咸陽市西北部,屬渭北旱塬塬梁溝壑區,版圖形似一正寫的“人”字。東連旬邑、淳化,南依永壽、麟游,西臨長武、靈臺,北接甘肅正寧,為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在咸陽市發展總體框架中處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區位優勢相對明顯。福(州)銀(川)高速公路,312國道,準備開工建設的西(安)平(涼)鐵路從彬縣而過。涇河自西而東斜貫其中,境內流長104公里,將全縣分為南北兩塬一道川。全縣總面積……。 |
合陽縣總面積1227平方千米。總人口44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15300。行政區劃代碼:610524。區號:0913。 合陽縣隸屬陜西省渭南市,地處陜西省關中地區東部,黃河中游西側,總面積1341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人,轄12鎮4鄉353個村民委員會。2005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GDP)1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55萬元,城鎮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4600元,農民人均……。 |
吳起縣位于陜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西北鄰定邊縣,東南接志丹縣,東北邊靖邊縣,西南毗鄰甘肅華池縣。地處東經107°38′57″至108°32′49″,北緯36°33′33″至37°24′27″之間。南北長93.4公里,東西寬79.89公里,總面積3791.5平方公里。縱觀全縣地貌屬黃土高原梁狀丘陵溝壑區,海拔在1233—1809米之間。境內有無定河與北洛河兩大流域,地形主體結構可概括為“八川二澗兩大……。 |
榆陽區位于陜西省北部。東經108°58′-110°24′,北緯37°49′-38°58′。西北接內蒙古自治區,西南與橫山、米脂縣相連,東南與米脂、佳縣相鄰,東北與神木、佳縣接壤。東西最寬128千米,南北最長124千米,總面積7053平方千米。總人口46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鼓樓街道北大街,郵編:719000。行政區劃代碼:610802。區號:0912。拼音:YuyangQu。多樣的地形……。 |
府谷(Fugu)縣位于舉世矚目的“神府東勝煤田”腹地,北與內蒙古準格爾旗和伊金霍洛旗、東與山西省保德和河曲相鄰,總面積3212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2004年),是陜北工業第一強縣,也是陜西省0公布的2007年度“陜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之一。主要產業有煤炭、煤電以及載能煤化工,縣人民0駐府谷鎮,郵編:719400。行政區劃代碼:610822。電話區號:0912。地理交通府谷縣位于陜西……。 |
漢臺區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市的中心區,全區轄7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人口57.05萬,總面積556平方公里,是陜甘川毗鄰地區最大的商貿旅游中心城市。漢臺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11世紀就是商朝的一個方國。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駐蹕漢臺,舉雄才,出奇兵,以此為發祥地建立西漢王朝,漢水、漢中、漢族、漢文化……。 |
石泉縣位于陜西南部,北依秦嶺,南接巴山,漢江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地形輪廓呈“兩山夾一川”之勢。全縣總面積1525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219個行政村,總人口18.2萬,縣城人口5萬,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頗具“清泉石上流”之韻。石泉資源富饒,其中生物、水力、礦產三大資源最為豐富,是陜西省蠶桑基地縣。石泉縣自然人文景觀集南北風光之奇秀,匯秦楚文化之精粹,北有“小終南山”之稱的云……。 |
旬陽地處陜西省東南部,秦巴山區東段,漢江橫貫其中。縣城位于漢江、旬河交匯處,曲水環流,狀若太極,被譽為“中華天然太極城”。全縣總面積3541平方公里,轄21個鎮309個村(居、社區),戶籍人口44.7萬人,是革命老區縣,全國文明村鎮建設示范縣,全國文化文物工作先進縣,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縣,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縣、生態示范區和全省教育強縣、雙擁模范縣、治安模范縣、衛……。 |
山陽,史稱豐陽。西晉泰始二年(266)設縣名豐陽縣,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置山陽縣,縣城地處商山之南,故名。金廢縣為鎮,屬上洛縣。元復設豐陽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為山陽縣,建縣距今已1700余年。山陽地處秦嶺南麓、商洛市南部。因縣域北有流嶺、中有鵑嶺、南有鄖嶺,遂有“三山夾兩川”之稱。因山大溝深,耕地與河流相對較少,亦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東與丹鳳、商南為鄰,西與鎮安、柞水交界,……。 |
商洛市商南縣位于陜西東南部。位于東經110°54′,北緯33°32′。總面積2307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26300。行政區劃代碼:611023。區號:0914。拼音:ShangnanXian。商南縣資源豐富。盛產花生、茶葉、芝麻、油桐、板栗、生漆、核桃等農林特產,是我國油桐、生漆基地縣之一。森林覆蓋率62.4%,有各類植物1696種,野生動物278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