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日,經各市推薦、專家評審及網上公示,確定第七批省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鄉、鎮)50個,同時取消1個已授牌的省級專業示范村(鄉、鎮)稱號。 |
坤沙,地處黃山南麓,境內豐山,其顛海拔500余米,歷來都稱“豐山尖”。舊制“豐山鄉”及今之豐樂河均取其中一個“豐”字,表達豐山腳下、豐樂河畔勞動人民對五谷豐登、豐衣足食的熱切向往與殷殷期盼。攀登豐山之顛,鳥瞰周邊,60里屯溪,100里歙南,盡收眼底。抗戰軍興,陸軍二十三集團軍進駐徽州,集團軍總司令唐式遵設總部于唐模,見豐山一帶地勢險要,居高臨下,猶如關隘,特設炮兵陣地于此,以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 |
黃村村位于桂林鎮東部,屬原黃村鄉政府所在地,與上豐鄉、溪頭鎮毗鄰,距縣城27公里,距桂林鎮20公里,布射河穿村而過,該村歷史悠久,有黃村村的千年白果,革命老區跳嶺的狗骨嶺、程氏宗飼,還有雙河的娘娘廟,2010年底,區域合并調整后,原黃村村、跳嶺、雙河、西坑合并為黃村村,轄27個組、1301戶、3957人。黃村村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依靠茶葉、菊花等,形成了以跳嶺有機茶為龍頭的茶葉生產基地,以富余勞動力外……。 |
柯村鄉胡門村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黟縣西北部,距黟縣縣城50公里。該村由胡門、沙田、程家、劉莊、王家、嶺腳六個村民組組成;總戶數157戶,總人口581人;總面積13410畝,其中林地11182畝、農業耕地1019.9畝、園地278畝、水域325畝,建筑及道路用地605畝;村森林覆蓋率達83.4%,是一個資源豐富,人口較少,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村落。村主導產業以養殖業、林業、茶葉及糧食產業為主。2008……。 |
金壩村位于洲頭鄉西北邊,距鄉政府1公里。村內清水港自北向南穿村而過,明朝的楠木古廟,清朝的古龍潭點綴其間,既具有湖光旖旎的現代農田風貌,又具有民風淳樸,人杰地靈,英才輩出的歷史人文元素,是我縣棉花種植的核心區和無籽西瓜的種植基地。全村幅員面積5.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843畝,水面350畝。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848戶,3717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黨員65名。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 |
五合村地處楊灘鄉南部。全村面積23.5平方公里,人口2083人,535戶,11個村民組。村級設1個總支委員會,下設3個支部,6個黨小組。現有黨員61人,女黨員9人。 全村經濟發展以家庭經營為主,主要收入來源為毛竹和茶葉,人均純收入10000元。村集體經濟有村集體山場,山場面積160余畝。年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 全 村的主導產業為毛竹和茶葉,全村毛竹面積12000多畝,茶葉5000多畝,年產毛竹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