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2015年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15﹞76號),在各地自愿申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農委)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審查,確定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浪塘村等79個村為美麗宜居村莊示范。 |
炭廠村位于妙峰山鎮西北部,東南距區政府駐地15.2公里,北距大溝1公里,西南距林溝3公里,東南距上葦甸1.5公里。距109國道下葦甸路段6公里,有公路相連通。村域面積12.14平方公里,有耕地6113.8畝,林地440畝。現村中有207戶392人,其中農戶144戶305人。近年來,炭廠村因地制宜,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主要產業定為林果業,建起了百畝蘋果園,七十畝核桃園,八百畝食用杏仁基地,此外還種植……。 |
柳莊戶村:新農村環境建設的明珠 聯系方式:60465999 交通路線:順23路 柳莊戶村位于我鎮東南角,村北緊鄰魏樊路,村南與順義區楊鎮及張鎮接壤,大秦鐵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該村有常住人口407人,占地面積900畝,其中耕地面積450畝,農業生產主要以種植胡蘿卜為主,從2001年開始,與順鑫農業“牽手果蔬”公司簽定了長期供銷合同,畝效益達到1000元,前景較為可觀。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
郭家溝位于下營鎮東部,依山傍水,山湖相依,風景秀麗,泉甜物美,民風純樸。山上松柏郁郁叢叢,山下的果樹花果滿枝,是一個山清水秀的美麗小山村。全村共46戶,168口人;村里農家旅店11戶,全村2006年人均收入6878元。如今郭家溝村面貌在日益更新。全村水泥路面,1000米綠色長廊;荷花池;健身場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郭家溝村除了獨特的生態景觀,優美的生態環境,郭家溝還做了一個生態環保的綠色產業……。 |
小閻莊村是天津市寧河區岳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20117105206。 |
歡喜莊村坐落于八門城鎮西南,西鄰九園公路,行政區域面積5000畝,人口410人,戶數143,常住人口400人,黨員23人,耕地面積2000畝,村集體年可支配收入12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0元。歡喜莊村圍繞富民強村為目標,一是狠抓科技興農,全面推行稻田立體套養種植技術,所有耕地流轉到歡喜示范園統一管理,與傳統種養方法比較增效每畝300元。由于土地已流轉,部分農民出外打……。 |
小穿芳峪村位于國家3A級景區小穿鄉野公園,全村有280口人、82戶,總面積50.78公頃,耕地面積12公頃,林地面積2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為了加大旅游開展力度,小穿芳峪村旅游公司經常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如:村民與游客聯歡晚會,農家院廚藝大賽。“五一”桃花節桃花怒放,暗香襲人,讓游人如醉如癡。為加強生態保護,村里還制定了退耕還林,苗木生產、苗木管理等規章制度,傳統的生態文化與現有的生態制度……。 |
東走線窩村位于八門城鎮東部。全村187戶,共714人,宅基地170畝。全村可種植耕地數為2937畝,機動地面積600畝,林地20畝,魚池163畝。村集體收入以機動地和魚池的承包為主,但是發包所得與村委會承擔每年村里各項生產開支數額基本持平。村內沒有村屬合作社及企業,無法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為壯大集體經濟,村集體計劃增加農業設施投入,整合土地資源,引導農戶將土地向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化合作……。 |
小辛碼頭村位于寶坻區黃莊鎮西北部,全村共88戶,人口總數312人,耕地面積2045畝。村莊緊鄰潮白新河,自然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悠久,民風醇厚樸實,文化底蘊深厚,曾是北宋遼國蕭太后運糧河碼頭之一,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主要經濟收入以水稻種植為主,兼有水產捕撈及旅游服務業,2013年人均純收入15743元。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文明辦的大力指導下,小辛碼頭村兩委班子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積極適應形……。 |
山葉口村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山區村,共有125戶,420口人,山場面積5300畝,耕地面積300多畝。地少,礦產資源匱乏,只能利用豐富的山場資源作文章。近年來,該村充分發揮風光秀美的優越自然條件,發展林果業和生態旅游業,在建立千畝板栗園的同時加快發展旅游業,建起了26個以農家飯為主的民俗旅游接待戶,使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了更好地服務旅游業,服務全村群眾,2007年,該村經市民政局批準注冊登記,成立了“……。 |
柳林屯村位于石家莊市欒城區東部,欒故公路和新趙公路交叉穿村而過,毗鄰省道衡井公路、京港澳高速,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土沃水豐。村處于平原地帶,共有環村林61畝,環省會經濟林1343畝,2015年建成了千畝百果園,種植有蘋果、桃子、杏、櫻桃、核桃等樹種,村內無工業企業,周邊10公里之內沒有任何污染源。村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并重,堅持因地制宜,增加森林覆蓋率,村莊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村有禾木太空莊……。 |
侯莊村位于高平市石末鄉東北部,東接陵川縣,南與石末鄉秦莊村相鄰,北接寨平村,由侯莊村、大河自然莊組成,轄區總面積 2000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1998人,耕地總面2160積855畝,有村民小組8個,黨員64名。侯莊村是龍港鎮政府所在地,轄區內有行政機關五家,有企事業單位八所,其中有縣辦高中一所,縣辦小學一所,民辦幼兒園一所,有衛生所四家,轄區內村村通有線電視、通程控電話,通自來水,村村通水泥路。莊……。 |
浩日彥艾勒嘎查是個以農為主、農牧林結合的少數民族村,居民99%為蒙古族。該嘎查,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林地面積由原來的50公頃增加到了現在的174.8公頃,樹齡百年以上古榆林37棵,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10.2%增加到現在的28.2%,農田全部實現了林網化,村內6橫2縱共8條街路實現了綠化、美化、香花。該嘎查依托孝莊園旅游區和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通過退耕還林和殘次林更新改造,建設采摘園66.7公頃。……。 |
小平房村位于建平縣城郊東南10公里處,毗鄰101國道。全村共轄7個自然屯,13個村民組,881戶,3167口人,土地總面積2.8萬畝,耕地面積5303畝。小平房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遼寧省先進黨委”等榮譽稱號。錢學余本人也先后榮獲了全國勞動模范、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2012年5月又光榮當選出席中國共產黨第……。 |
灣灣川村內響譽北國的著名天然溶洞景區——望天洞景區和正在開發的云蓬山大夾砬子寨滿民族風情景區使其生態建設更加燦然。林木覆蓋率71%。編寫了《彎彎川村村志》、《報告文學集》、《灣灣川畫冊》,用事實、用數字、用史實、用影像系統記錄核反應了本村建村以前和建村以后的歷史演化進程。雖然是民國時期所建村莊,但其所在地在遼寧省屬開發較早地區:史前為穢貊人活動區域,戰國至秦代為扶余族、高句麗部落活動地區,漢代屬玄……。 |
上石橋村生態文化傳統歷史悠久,有薛李征東駐扎古戰場和古唐城遺址。村落內有千山五大禪林之一香巖寺,以及皈源寺、太和宮、東極宮、斗姆宮、圣仙宮等佛道教寺廟。上石橋每年農歷正月初一作為祭奠“老槐樹”的節日,祈禱樹神保佑來年風調雨順,村民平安幸福。每年果實成熟時舉行梨花節和采摘節。上石橋村仍然保留有特色鮮明的民間、民俗文化,有200多年歷史的“東勝魁”小火勺、“萬人勝”面點小吃、還有傳統的家釀葡萄酒、南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