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建辦村函[2013]313號)要求,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評審,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決定將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水高莊村等337個鎮、村列為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 |
贛州市贛縣湖江鎮夏滸村,有著22棟古式建筑的夏滸村,朱漆牌坊、青磚灰瓦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古香古色具有唐代風韻的十八花廳及配套歷史建筑的景區讓久居城市的市民贊嘆不已。“規劃引導、政府撬動、社會運作”的方式是夏滸村魅力再現的法寶。……。 |
白鷺村位于江西省贛縣白鷺鄉北部,距贛州市63公里。白鷺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人居村落,此后日漸繁榮。白鷺村現有近六百戶人家,2500人。村呈半月形,面積為0.2平方公里,6萬平方米的古建筑中,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就有140多棟,古色古香的青磚黑瓦建筑群落,多為明、清兩代所建。白鷺名由,很有些詩意。1986年6月版的《江西省贛縣地名志》載:宋紹興六年,鐘興由興國竹壩遷此建村。據譜載,鐘興夜夢白鷺,飛此棲……。 |
寧都縣田埠鄉東龍村,是一座人文和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它是清初文學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騰蛟的家鄉。在這座距寧都縣城50公里的古村里,現居住有400余戶人家。當年的李氏家族在村西邊“百間大屋”內居住。據有關史學專家考證,東龍村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村中古木參天,綠樹成陰,處在一個海拔在500至900米、占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的山間盆地里。盆地中阡陌縱橫,清溪環流……。 |
大畬村地處琴江鎮東南部。村部駐地大畬,宋前曾名竹子洞、彭家村,元初尹世高從寧都固村遷此,以“良田白米”的美好愿望,改名大畬。東鄰寧化縣石壁鎮賴屋,南毗珠坑鄉狗礤,西連建上、仙源二村,北接沔坊村。全村四面環山,中部呈長約6華里,寬1華里的小盆地。2003年轄26個村民小組,555戶,2236人。共有耕地2115畝,(水地1836畝,旱地279畝),山林39640畝。共和國成立前夕,大畬村屬珠江鄉管轄……。 |
篁嶺村位于婺源縣石耳山腳下。篁嶺村近150戶人家,其房屋全部建在一個陡坡上。房屋的結構開式特殊,農家一樓大門前臨大路,大門后是廳堂;戶戶二樓開后門、架天橋即可達另一大路,二樓前門攔腰上下砌墻,與屋外搭建的水平木頭架連成一體,用以晾曬農副產品,較好地解決了坡地建村、無平坦處曬農作物的矛盾。村民們還使用竹曬簟,用它曬晾農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的收獲季節,房屋間成了曬簟的世界,五顏六色的農作……。 |
柳埠鎮位于濟南市南部,全鎮轄5個辦事處、87個行政村、158個自然村,人口6萬人。鎮域面積1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萬畝,林地面積24萬畝。距離濟南市區25公里,是濟南市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省城后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實現一個目標,打造兩個品牌,突出三個亮點,為民多辦實事”的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不斷……。 |
店子鎮位于泰沂山脈西南麓,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西北部,棗莊、臨沂、濟寧三市交界地帶,屬砂石丘陵山區。總面積65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3.10萬人。店子鎮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全鎮山林面積2.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小二型水庫13座,塘壩36處,大口井67個,水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大理石、礦泉水等,特別是花崗石中的“蓮青花”、“富川青”兩大稀有品種,儲量大,純度高,易開采。境……。 |
北莊鎮位于山亭區東南部,地處沂蒙山區西部,北接費縣,東臨蒼山縣,南靠棗莊市中區。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5萬畝,轄23個行政村,179個自然村,總人口4.85萬人。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優越,礦產資源和各類特產極豐富,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棗(莊)費(縣)公路、北留公路穿境雨過,境內基礎設施齊全完善,柏油公路全面貫通,程控電話村村普及,移動通訊、有線電視覆蓋全鎮。二、自然資源北莊鎮自然資……。 |
廟子鎮位于青州市西南部,是濰坊市的西大門,國家級重點鎮。西與瓷都淄博市接壤,北鄰齊魯石化城。總面積195.3平方公里,轄68個行政村,12200戶,40880人。2005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1億元;財政總收入144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50萬元;實現工業銷售收入20.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50元。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石儲量1億多噸,石灰石儲量50億噸以上,紅粘土儲量10億多噸,堿石儲量……。 |
輝渠鎮位于安丘市西南部25公里,總面積206平方公里,轄7大社區40個村,1.9萬戶,6.7萬口人,耕地面積8.8萬畝,2010年獲得了先后榮獲國家AA級旅游景區、山東省旅游強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和濰坊市十佳產業發展示范鎮等榮譽稱號。境內有聞名全省的珍珠泉、緒泉、溫泉、海眼等山泉100多處,享有“百泉之鄉”的美譽。近幾年來,輝渠鎮山區綜合開發和旅游業有了新發展,工業立鎮實現了新突破,“一軸、兩心……。 |
南陽鎮,位于微山湖北端的南陽湖中,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北依濟寧城區,南靠江蘇豐沛,東鄰孔孟圣地曲阜、鄒城、西通牡丹之鄉菏澤,舊屬魚臺,今屬微山縣。除南陽島外,在空曠遼闊的南陽湖里,零星散落著80多個小島嶼,構成隔水相望的奇特北方水鄉景觀。這里擁有浩渺的南陽湖、清澈的運河,古樸的民風,沿運河而錯落有致的民居,以船代步的葉葉小舟,千頃荷花與藍天、碧水、野鴨、葦草,形成天然的水上游樂園,成為度假……。 |
嶧山鎮位于鄒城市城南10公里處,面積為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轄7個管區,50個行政村,總人口5.2萬人。該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邾國故城、野店遺址等名勝古跡,并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資源、旅游優勢:鎮內104國道、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動脈縱貫南北;花崗巖、石灰巖、紅土等礦產資源豐富;還有被譽為“岱南奇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嶧山。農業結構不斷優化。為建成……。 |
滿莊鎮轄6個管區,43個行政村,7萬人口,7.8萬畝耕地,總面積113平方公里,是泰安市“一城兩區”建設的兩區之一,2000年被確定為省級中心鎮,城鎮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規劃布局合理。目前,建成區面積4萬平方公里,人口2.5萬人,成為泰城南鄰一座日益繁榮興旺的衛星城。 滿莊鎮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均穿境而過,鎮駐地分別設有京滬、京福高速公路上下道口。北距泰山10公……。 |
一部《水滸》馳名中外,八百里水泊豪邁天下。銀山鎮就是當年水滸英雄晁蓋帶領水滸好漢起義的發祥地,如今八百里水泊遺存水域西部中心地,《水滸傳》中的許多傳說故事就發生在這里。銀山鎮地處魯、豫兩省交界處,位居東平、陽谷、臺前、梁山四縣結合部,西依黃河,東瀕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東平湖,全鎮44個行政村,104.5平方公里,5.6萬人,5.2萬畝耕地,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鎮、建材鎮和旅游鎮。 境內山石資源、水……。 |
全鎮面積91.4平方公里,耕地4.03萬畝,海岸線長87公里。鎮政府駐海陽所村,轄40個行政村,年末戶籍人口31550人。該鎮毗鄰銀灘旅游度假區,大乳山風景區位于境內。鎮域經濟以海洋經濟及房地產開發為主。海產品主要有帶魚、鲅魚、黃花魚、對蝦、海參、梭子蟹、牡蠣、扇貝、蜆子、蟶子、文蛤等。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9.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3.2億元,農業總產值6.7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