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建辦村函[2013]313號)要求,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評審,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決定將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水高莊村等337個鎮、村列為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 |
浙江省中心鎮-- 德清縣新市鎮位于浙江省德清縣東部,東與桐鄉市相連,南與杭州市余杭區毗鄰, 北與湖州市南潯區接壤,距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均為50公里,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20公里,距蕭山國際機場80公里,距杭宣鐵路、杭寧高速,滬杭甬高速均為30公里。上海至莫干山風景區公路穿城而過,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繞鎮達10余公里,水陸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新市鎮由原新市鎮、高林鄉、梅林鄉、新聯鄉、士林鄉一鎮……。 |
新昌縣轄鎮。1950年設鏡嶺鎮,1956年析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5年復置鎮,1992年由鏡嶺鎮、西坑鄉、肇圃鄉合并鎮。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19公里。面積52.5平方公里,人口1.8萬。新境公路過鎮。轄鏡嶺居委會和鏡嶺、黃塘里、雅莊、大岙、東平、下王婆、后山岙、大用、蔡家、溪西、泗坑、長灣、西一、西二、三村、樓基、安溪、暖谷山、橫塢、門巖、洞暖、稱錘坑、石宕、砩頭、黃泥田……。 |
山下湖鎮是聞名全國的珍珠之鄉,位于諸暨市東北部,全鎮總面積42.56平方公里,總人口30448人,有3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先后榮獲“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鄉”、“浙江省級科技星火示范鎮”、“浙江省教育強鎮”等榮譽。2004年,實現生產總值8.9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3億元,財政總收入8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00元。山下湖鎮是全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貿……。 |
廿八都名源于宋熙寧四年(1070年),1931年始建鎮,1991年9月15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廿八都鎮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的仙霞山脈中,是一個小盆地。古鎮群峰拱衛,峰巒疊翠,南有小崗嶺水庫,引水沿廿八都溪從北到南縈回而過一水縱貫,景色殊為秀美。國道205經本鎮入閩,使之三省邊界的重要集鎮。自唐末黃巢義軍“刊山七百趨建州”開辟仙霞古道,成為京城通往福建沿海等地重要陸上通道……。 |
仙居縣轄鎮。1956年設白塔鄉,1958年改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改鎮,1992年茶溪、寺前兩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永安溪南岸,距縣城18.4公里。面積115.9平方公里,人口3.7萬。交通便利,臨(海)石(柱)公路過境。轄東安、大路岸、東山頭、下山、茶溪、染團、永安、井頭垟、后坑、王山上、西井、上宅、街外、街里、圳口、魚山、前王、東鮑、前邵、東潘、西暨、上橫街、呂橋……。 |
十七房村以“鄭氏十七房”明清古建筑聞名,是一個有著重而不雜的建筑群體和充滿濃濃江南水鄉風味的文化村落。鎮海區十七房村坐落于澥浦鎮中南部,緊鄰329國道,村委會駐地在鄭家自然村西面。2001年6月由原鄭家、路沿鄭、廟后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2009年全村總戶數1168戶,在冊總人口2505人,外來流動人口3448人,共有黨員99人,村民代表43名,團員48人。全村可用收入150萬,人均11233元。獲……。 |
【村情風貌】柿林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嵐鎮東南部,它依山而建、西高東低、錯落有致、布局緊湊合理,村中道路彎彎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結構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處平均海拔為550米的高山臺地,境內陽光充沛、雨量豐富、四季分明。風光優美、空氣純凈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資源較為豐富,有國家4A級景區即“丹山赤水”景區。因景致宜人,風物獨特,這兒還曾被選為電影《曙光》、《山花》和電視片《百家姓》(沈姓)以及……。 |
蒼坡村位于巖頭鎮北面仙清公路西側,為李姓聚居之地。全村占地146畝,戶數755戶。蒼坡村始建于公元955年,1991年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五代后周顯德二年(955)始遷祖為避閩亂,從福建長溪徙居永嘉靈山被周家招為女婿,后東遷約一公里,建宅今址。蒼坡村原地名蒼墩,因避諱宋光宗(趙墩)而改為蒼坡。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第五世祖時,人丁興旺,分為東宅、西宅和麻溪園三地段,各設祠堂,并在村口建李……。 |
嶼北村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的上游,隸屬永嘉縣巖坦鎮,素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美譽。全村占地面積2.8平方公里,距縣城60多公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溪,自然環境十分清幽。嶼北原名菰田,因村南有一座菰嶼小山,宋朝時汪氏祖先從后棠灣移居菰嶼小山之北,故更名“嶼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嶼北曾是0甌北中心縣委駐地。嶼北村歷史悠久,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即有“溪山小鄒魯”之美譽。汪氏一族先后出狀……。 |
建林村位于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西南2公里,毗鄰海寧,村域面積5.8平方公里,共有22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農戶722戶,總人口2760人。南排重點水利工程蓮花港,嘉海一級`公路縱橫穿越村內,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建林村,村內主導產業有糧油。蠶桑種養殖,羊毛衫加工以及特色農業、水產、牲畜、花卉、苗木等規模種養殖,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34億元,村民人均收入8931……。 |
和孚鎮位于湖州南郊,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5.7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南距杭州80公里,東接上海150公里,北臨318國道,東接320國道,湖鹽公路、菱湖公路,黃金水道、杭、錫航線穿鎮而過。已規劃的長湖申線航道、申嘉湖高速公路、乍湖鐵路均經過城鎮。和孚鎮東鄰龍頭山,南瀕和孚漾,西依龍溪港,湖山相映,具有江南水鄉平原地區難得的自然環境優勢,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之美譽。和孚歷史悠久,人杰地……。 |
斯宅村位于東白湖鎮東面,民風淳樸、環境優美。村域面積10.46平方公里,村民2760人。2012年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73.09萬元,人均收入12815元。村內完整保存清代古民居建筑的有10余處之多,尤其是早已蜚聲海內的江南巨宅——千柱屋最具代表性,可以說是一處研究我國江南地區清代民居建筑的珍貴實物資料。2011年斯宅傳統村落景區被評為“AAA級旅游風景區”,2012年斯宅村被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評……。 |
櫸川,古地名,又稱桂川、香爐港,今名櫸溪。浙江中部山區里一條溪水,自山中來,入山中去。櫸溪村,山里的一個自然村,自一孔氏先祖傍溪而居,八百年來,繁衍生息,成了1500多人聚居的大村落。櫸溪村屬磐安縣盤峰鄉轄管。此地在古稱婺州(今金華市)境內,村里的“孔氏家廟”及全村孔姓村民,均是“孔氏婺州南宗”,是孔子的后裔,與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家,為同祖同宗。櫸溪村整個村莊建成區約有11000平方米,歷史建……。 |
上村村處于全鄉15個村的中心段,與鄉政府所在地大頭村毗鄰,距離城區33公里,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8畝,林地4230畝,毛竹2300畝,蔬菜種植300畝。分為上村、高山、早田3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 175戶、500人,現有黨員19名,其中女黨員2名。村民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高山蔬菜、竹業占全民收入的80%,其余收入產業為養殖業和農家樂經營,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900元,……。 |
街頭鎮后岸村2012年戶籍人口1068人,常住人口1268人,村莊面積3.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7畝。后岸村有獨特的地域優勢,交通方便,氣候宜人。村西南與鎮三處國家級風景區相依,始豐溪橫穿村前而過,溪對面“十里鐵甲龍”拔地而起。2012年后岸村被列入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按創建標準,實現了村莊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村文明身心美。一是已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完成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