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和省旅游局第四批河南省省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名單公示結束,全省共有鄭州市中牟縣雁鳴湖鎮等35個鎮和中牟縣官渡鎮官渡橋村等25個村上榜。 |
官渡橋村始于漢初,因傍古官渡水而得名,1800年前的官渡之戰就發生在。位于縣城東北3公里處,與鄭開大道、鄭汴物流、國道220線、省道223線相鄰,交通便利,區位優越。轄區總面積1600畝,其中耕地面積900畝,主要種植作物有大棚蔬菜、大蒜等。下轄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共301戶1530口人。近年來村兩委班子團結協作,銳意創新,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已建成日光溫室大棚300余座,成立鄭州良田種……。 |
清初,有一姓田的佃戶居此山灣中種地,故名田種灣。還有一種說法是由伏羲氏族大臣田野子在此耕作種植糧食作物而得名。1948年屬北召區。1961年建立田種灣大隊,屬米村區。1963年改為米村公社后公社管轄田種灣大隊。1965年另設尖山公社,田種灣大隊劃歸到尖山公社。1983年尖山公社改置尖山鄉,田種灣大隊改為田種灣村民委員會,屬尖山鄉。2005年撤銷尖山鄉后劃歸米村鎮,田種灣村民委員會屬米村鎮。2006……。 |
杜良李砦村是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杜良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212108221。 |
土古洞村位于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郁山腳下,原名石默溪村,后因村中發現一個100米深、大小洞環套的地下土窯洞,故得名土古洞。1957年前隸屬克昌大隊。1977年與克昌大隊分開,成立土古洞生產大隊屬鐵門公社。1984年成立土古洞村民委員會屬鐵門鄉。1985年撤鄉建鎮屬鐵門鎮。2012年更名為土古洞社區居民委員會屬鐵門鎮至今。土古洞社區……。 |
洛陽孟津縣的“三彩小鎮”南石山村,成功傳承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的制作工藝。目前南石山村擁有企業達72家,每年生產唐三彩工藝品約170萬件,產品3500余種,唐三彩全國市場占有率接近95%,帶動年產值2億元,唐三彩工藝品遠銷美國、埃及、瑞典等國家,被譽為我國“唐三彩第一村”。南石山村擁有128家淘寶店鋪,線上電商交易規模已突破4895萬元,形成一批具有帶動性的網商代表。高水旺、張二孬兩位大師的……。 |
在宋朝時為宰相魏仁浦的花園,即“魏氏池館”,并在此培育了“魏紫”牡丹,是“魏紫”牡丹的發源地。清順治時期衛氏先祖衛天祿由濟源遷此,并在此興家發達,今稱衛坡。1948年屬洛陽縣第二區。1955年屬海資區。1956年由洛陽縣劃入孟津縣,屬中心鄉。1958年屬海資公社。1961年成立衛坡公社。1962年與周寨合并成立周寨大隊,屬衛坡公社。1965年改屬朝陽公社。1979年從周寨分開成立衛坡大隊。1984……。 |
因張姓人家在此建村較早,且地處山溝之中,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下湯鎮八保。1949年屬魯山縣下湯區。1956年屬魯山縣南營鄉。1958年屬魯山縣下湯公社。1961年更名為張溝大隊,屬魯山縣四棵樹公社。1983年更名為張溝村民委員會,屬魯山縣四棵樹鄉。張溝村……。 |
紂王殿村位于淇縣黃洞鄉西南部,距縣城40公里左右,距鄉政府15公里左右,北與安陽林州、南與新鄉衛輝市接壤,東與本鄉對寺窯村相鄰,轄2個自然村,分別為上紂王殿、下紂王殿兩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現有106戶、361人,2014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于2016年脫貧摘帽。紂王殿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主要依靠傳統種養業和外出務工。村莊呈不規則狀,總面積16900畝,其中:耕地面積400畝,可利用荒山面……。 |
始建于清,因村建在南河道南側約50畝大的平臺上,故名。1947年為南坪村公所,屬輝縣第二區。1958年為南坪大隊,屬南寨公社。1973年屬沙窯公社。1983年為南坪村民委員會,屬沙窯鄉。南坪村……。 |
村境內有一個斗狀泉水井,井口同斗一樣大(仍存),且水不干不溢,一直保持一斗容量,人們稱之一斗水、故名一斗水村。1958年,設立一斗水生產中隊,屬修武縣人民公社岸上生產大隊。1960年,隨修武縣并入焦作市,屬管理區。1961年,成立一斗水大隊,屬修武縣岸上人民公社。1964年,屬岸上管理區。1977年,屬岸上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一斗水大隊,設立一斗水村民委員會,屬岸上鄉。2014年,屬云臺山鎮……。 |
陳溝村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趙堡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10825106211。 |
濮陽市慶祖鎮西辛莊村位于濮陽市正南20公里,南距離黃河13公里,遠離城市經濟建設發展帶,是河南省豫北平原上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基礎黨組織建設的一個先進典型,近幾年西辛莊村在生態建設和鄉村振興的基礎上,加大生態文化建設力度,生態文化建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歷史記載,濮陽市慶祖鎮是帝堯母子居住之地,每年五月初八,群眾都-到此,舉辦大型廟會,供奉家譜,以慶其祖,故稱慶祖鎮。舊社會群眾認字不……。 |
明初劉、喬、李等姓先后遷移此處定居。因其位于開州(濮陽)城東北,以方位命村名東北莊。1944年成立東北莊村公所,屬尚和縣一區。1949年屬濮陽縣七區。1956年成立東北莊農業合作社,屬濮陽縣七區。1958年成立東北莊大隊,屬濮陽縣岳村公社。1984年設立濮陽市郊區,屬濮陽市郊區岳村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東北莊大隊改為東北莊村民委員會,屬岳村鄉。1985年設濮陽市市區,屬濮陽市市區岳村鄉。200……。 |
早先為位氏所居住,后來位氏絕嗣,于氏家族從山西洪桐縣遷至,村名未改,仍沿舊稱1949年屬陜縣。1957年屬三門峽市大安中心鄉。1966年屬高廟人民公社。1986年改為位家溝村民委員會,屬高廟鄉至今。位家溝村……。 |
清初,馬姓自湖北遷此建村定居,故名。1950年稱馬營鄉。1958年建馬營大隊。1983年改馬營村民委員會,屬長臺關鄉。2004年12月由城陽城址保護區托管至今。馬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