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根據省語委、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區域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市語委、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區域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語言文字規范化鄉鎮(街道)認定標準,自2018年10月中旬以來我市開展了第四批溫州市語言文字規范化鄉鎮(街道)評估工作,鹿城區五馬街道等41個鄉鎮(街道)通過了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鄉鎮(街道)評估。 |
竹里概況竹里畬族鄉位于泰順縣西北部,鄉政府駐地竹里村海拔169米,距縣城20公里,在云壽線公路上。全鄉總面積47.2平方公里,轄竹里、茶石、何宅洋3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64村民小組,計1101戶,3337人,其中畬族人口1100人,占總人口的33%。全鄉畬族人口相對集中,其中竹里民族村,畬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70%以上。竹木資源豐富,是縣重點林業基地鄉之一,林業用地6.1萬畝,林木總蓄積量98……。 |
錢庫鎮位于蒼南縣江南平原中心,也就是東經120o,北緯37o,距縣城靈溪鎮18公里,距龍港鎮11.5公里,轄區東與巴曹鎮、金鄉鎮接壤,南與括山鄉、望里鎮相連,西與新安鄉相連,北與蘆浦鎮、仙居鄉相接。全鎮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6.5萬,下轄四個辦事處、40個行政村與4個居民區,有40多個縣局駐鎮部門和20多個鎮屬部門單位。境內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河網密集、交通便利,全鎮河道總長88公里,總面積215……。 |
橋墩鎮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古鎮,地處浙江南大門,浙閩兩省三縣交界處,是蒼南縣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貧困山區,全鎮面積80.4平方公里,下設4個辦事處,轄34個行政村、6個居民區,總人口4.5萬人。自古以來,橋墩就是浙閩交通咽喉之地,104國道和溫福高速公路貫穿其中,規劃中的溫福鐵路將設站而過,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素有“浙江南大門”和“縣城后花園”之譽。2003年,實行工農業總產……。 |
四季柚,又名四季拋,因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而得名,蒼南四季抽原產于蒼南馬站區魁里鄉下魁村,系清乾隆年間魁里周之楨用普通實生柚選育而成。距今已200多年,在馬站鎮下魁村至今尚保留一株 150多年生老樹。 清朝中葉,四季柚已被人們稱之為“仙家名果”作為貢品或珍貴之禮品。但由于當時的生產力與小農經濟的限制,四季柚發展緩慢,主要分布于房前屋后,解放初期,馬站全區只有四季柚2500株。 1985年,蒼南縣四季……。 |
礬山鎮位于蒼南縣東南部山區盆地,平均海拔280米,境內因盛產明礬而得名,素有“世界礬都”之稱,是浙南最悠久的礦山集鎮。下轄17個行政村、9個居民區、2個辦事處,總人口4.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占54%,區域面積59.6平方公里,是溫州市一星級文明城鎮、市級衛生城鎮和雙擁模范鎮,是蒼南縣的經濟文化強鎮之一。礬山鎮物產豐盈,資源富饒,除了有儲量世界首位的明礬石資源外,還有硫磺礦、高嶺土、銀灰巖、石墨等……。 |
——地理位置:赤溪鎮位于蒼南縣東南沿海大漁灣口,距蒼南縣縣城東南21.8公里,東臨大海,西靠鶴峰,與中墩鄉、龍沙鄉、昌禪鄉、鳳陽鄉、馬站鎮、漁寮鄉相鄰,陸地界于東經120°26’51’’-120°33’54’’,北緯27°17’22’’-27°22’55’’。赤溪鎮境內水源豐富,山地廣闊,海涂、淺海利用率好。陸上有赤溪至礬山、赤溪至金鄉公路,海上可通全國沿海各港埠。——行政區劃和人口:赤溪鎮全鎮區……。 |
金鄉鎮位于蒼南縣縣城東部23公里處,北與舥艚鎮交界,東依炎亭鎮,東南與石砰鄉接址,南連大漁鎮,全鎮面積43.55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設城區迎旭路。 金鄉是歷史悠久的古鎮。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成城垣,置金鄉衛,為浙南海防要地,下轄蒲門、壯士、沙園3個所。金鄉鎮名,最早見于明隆慶(1567-1572)《平陽縣志》。清順治十八年(1661),金鄉等沿海居民內遷十余里。康熙九年(1670)復金鄉界……。 |
岱嶺畬族鄉位于浙江省最南端的蒼南縣邊緣,西與福建省福鼎市佳陽鄉接壤,南與福鼎市沙埕鎮毗鄰。鄉政府駐地東宮村,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20.17平方公里。境內群山連綿,北有海拔989.5米的鶴頂山,78省道貫穿鄉境南北,地形地貌呈西北向東南傾斜。 全鄉8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2003年全鄉1669戶,6617人,其中畬族680戶,2450人,占總人口的38%。民族村四個,全鄉總勞動力2925人,以從……。 |
鳳陽畬族鄉位于蒼南縣東南部山區,平均海拔400余米,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43畝、水田2427畝,宜林面積2.4萬畝,林地2.1萬畝。轄6個行政村和56個自然村,共5408人。其中畬族人口275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51%,是浙江省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鄉鎮之一。目前,鄉屬單位有1所“寄宿制”學校和1座衛生院,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業和勞務輸出收入。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0萬元,人均……。 |
汀田鎮地處飛云江畔北岸,距瑞安市區6公里,總面積21.3平方公里, 總人口4.36人,轄30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35億元,增長10.9%,工農業總產值31.195億元,增長16.2%,其中工業總產值28億元,增長16.2%,外貿供貨值1.23億元,增長8.69%,財政收入7226萬元,增長3.09%,人均收入8800元,增長17.9%,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市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