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五批廣西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街道)[2]
第五批廣西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街道)[2]
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命名南寧市良慶區等269個地區(單位)為第五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命名有效期為5年。 |
企沙鎮位于防城港市東南面,是一個三面臨海的半島,西南面海域是防堀港進港主航道,北與港口區光坡鎮接壤,陸路距離市區32公里,水路毗鄰越南臨海港32海里,與東南亞各國海港均有貿易往來。全鎮轄區陸域面積77.2平方公里,有12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萬人。轄區內有中直、區直、市直和港口區直單位46個,駐軍駐警單位6個。企沙鎮擁有廣西第二大漁港一企沙港,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 |
那良鎮位于十萬大山南麓,東鄰馬路鎮、東興鎮,南北與越南隔河相望,西與峒中鎮相鄰,北連接扶隆鄉的上思縣。全鎮總面積315.9平方公里。轄25個村委1個居委會,總人口50150人,居住著漢、壯、瑤、京、侗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85%。那良鎮是農業大鎮,形成了肉桂、八角、柑橙、優質谷、用材林六大生產基地,2002年肉桂種植面積達70018畝;柑橙等水果種植面積達8142畝;優質谷種植面積達12500畝……。 |
江平鎮位于廣西東興市東部,東與防城區江山鄉交界,南瀕北部灣,西同東興鎮接壤,北和防城區那梭鎮相鄰。鎮政府所在地位于防城港至東興濱海一級公路約30公里處。全鎮轄15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46個自然村,259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總人口4.35萬人,其中京族1.5萬人,是全國少數民族-京族唯一聚居地。 江平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全鎮總面積238.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8公里。江平鎮是廣西與東盟……。 |
南屏瑤族鄉位于上思縣西南部,境內十萬大山巍然聳立,成為本縣西南端的天然屏障,故稱南屏。南屏鄉是防城港市唯一的民族鄉。鄉政府所在地渠坤圩距離縣城52公里,全鄉總面積526.6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68個自然屯,設有7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1528人,其中瑤族5406人,占總人口46.5%。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他們獨特的絢麗多彩的風情習俗。南屏具有富饒的資源優勢。自然資源及土特產品、人文資源都……。 |
貴臺鎮位于欽州市的西北部,距欽州城區53公里,是革命老區,上思至大寺二級公路(20214國道)在境內通過,北面與邕寧接壤,西北面與上思、防城毗鄰,交通發達,山青水秀,人杰地靈,環境優美,民情、民風淳樸,全鎮共轄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23個自然村,157個生產隊,總人口為32840人,其中壯族人口28463人,占總人口的86.7%,總面積為 2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350畝,山地面積為……。 |
貴城鎮地處廣西最大的潯郁平原中部,座落在西江河畔,位于貴港市和港北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區面積約33平方公里,轄1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現有人口6.2萬人。被譽為“黃金水道”的西江和黎湛鐵路以及國道、省道公路干線縱橫全鎮東西南北,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貓兒山港,是廣西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古往今來投資經商的黃金寶地。鄉鎮企業有群星電纜有限公司、貴港市包裝廠、皮件廠、房地產公司和專業市場等產業……。 |
共轄16個行政村,1個街委會,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6480人。2003年全鄉GDP1.2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9102萬元,鄉鎮企業產值4120萬元,財政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80元。是貴港、來賓、賓陽、武宣四縣市的幾何中心,圩鎮面積5平方公里,商貿暢旺,各種專業市場齊全,圩日進圩人數達3萬多人次,是覃塘區最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古樟鄉依托本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做活“圩鎮”經濟,寫好“……。 |
縣底鎮因鎮域處于縣城之北(低處)而得名“縣底”。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容縣賢德區的靖北、靖南、永義、保安等鄉。1958年8月,設上游公社。1962年,上游公社改為縣底區。1969年7月,為縣底公社。1984年9月,縣底公社撤改為縣底鄉。1995年5月,縣底鄉撤改為縣底鎮。縣底鎮位于容縣東北部,下轄20個村民委員會,全鎮有農戶15345戶,總人口55095人。轄區總面積29.24萬畝,耕地面……。 |
玉洪瑤族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云縣轄下的民族鄉,地處云貴高原余脈的岑王老山之麓,位于位于凌云、田林、樂業三縣交界處,凌云縣西北部,東接加尤鎮,南鄰泗城鎮,西北與田林縣接壤,北與樂業縣毗鄰,素稱凌云縣的“北大門”和“金三角”。全鄉管轄12個行政村共135個村民小組216個自然屯,總面積206.5平方公里。玉洪瑤族鄉土特產和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八角、茶葉著稱,另外還有黑糯米、核桃、板栗、茶油、烏骨……。 |
甘田鎮位于樂業縣南部,東與新化鎮交界,南跟凌云縣玉洪鄉相連,西同邏沙鄉接壤,北和武稱鄉相鄰。距大石圍天坑30公里。全鎮轄6個行政村,106個村民小組,153個自然屯,總人口11663人,分為壯,漢2個民族。目前,全鎮轄區內建有3萬畝板栗基地及種有大面積優質白毫茶,八角,盛產“維生素之王”刺梨,氣候條件適合苦丁茶、種桑養蠶項目發展,省道20341線油路橫穿全鎮南北,交通十分便利。轄區內建有磚瓦、茶葉……。 |
那勞鄉位于縣境東部,東與田林縣毗連,南和西南分別與足別鄉、西平鄉為界,西與普合苗族鄉接壤,北靠隆林各族自治縣。 鄉政府駐那勞村,距縣城39公里。轄那勞、那兵、洞堅、新賽、頂蚌、斗皇6個村公所,24個村民委員會。全鄉人口共7650人,其中壯族占81%,漢族占5%,瑤族占2%,苗族占2%,其他民族占10%。 全鄉面積229.33平方公里,有耕進面積 108公頃,森林18409.7公頃。馱娘江流經境內……。 |
兩安瑤族鄉地處鐘山縣西北部山區,古稱保安、安樂,與縣城有24公里的通車距離,位于恭城、鐘山、富川三縣結合部,東鄰富川柳家鄉,北界恭城三江鄉、蓮花鄉,南面和西部分別與鐘山縣紅花鎮、花山鄉接壤,總面積130平方公里,總人口1.53萬,瑤族人口占98%以上。下轄6個村委,有36個自然村。 兩安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探明有高嶺土、鉛鋅礦、稀土、鉀長石等十多鐘,其中高嶺土、稀土蘊藏量尤為豐富,經濟開發潛力……。 |
蓮山鎮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與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和本縣新華鄉交界,南接白沙鎮,西臨龜石水庫,北與古城鎮接壤。鎮政府所在地位于蓮山街,距賀州市46公里,距縣城12公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富賀二級公路縱貫南北,村村通四級公路,全鎮轄11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17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128人,總面積107.5平方公里。蓮山鎮是賀州市重點小城鎮之一,是全縣的主要產糧區和水果生產基地,也是全……。 |
在宜州市南部。面積380平方公里。人口3.9萬,其中壯族占70%,瑤族占15%。轄15村委會,有283自然村。原屬都安瑤族自治縣。1988年為福龍鄉。1990年改福龍瑤族鄉。產甘蔗等。有中小學16所。鄉人民政府駐地烽火,又稱福龍街,在慶遠南33公里。人口720,有壯、漢等民族。因昔有烽火臺,故名。為市南部重要集市。宜橫公路經此。.……。 |
下南鄉地處云貴高原南麓,位于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西南部,東鄰本縣水源鎮,西靠南丹縣,北接本縣木論鄉,南連金城江區。全鄉人口20018人,其中98.2%為毛南族,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地和發源地。全鄉轄管1個社區、10個行政村240個生產隊288個自然屯,總面積41.7萬畝,耕地面積15737畝。下南鄉盛產菜牛。獨特的山區氣候造成了下南萊牛肉香甜脆嫩、肥瘦相間、味道鮮美的特點,食時軟滑濃馥,不膻不膩,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