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11]
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11]
2019年9月23日,根據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創建的指導意見(試行)》(皖農工辦〔2019〕9號)和《關于印發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重點示范村認定辦法的通知》(皖農工辦〔2019〕18號)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創建和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省級組織專家組進行了現場復核,經請示省政府同意,認定合肥市肥東縣眾興鄉大高行政村等454個行政村為美麗鄉村示范村。 |
劉樓村位于趙廟鎮東南部,南與馬集鄉接壤,鄉鎮公路--趙倪路橫穿北部。轄區總面積5.8平方公里,總人口5164人,耕地5052畝。2006年村級區劃調整時,由原來的張歧、邵寨、劉樓三個村合并成立劉樓村委會,劉樓村黨總支,13個自然村(劉樓、閆莊、宋莊、安張莊、張腰莊、張三莊、馬廟、張歧、石莊、王菜園、邵寨、廉橋、高莊)。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等。工業企業以“阜陽市俊峰化工廠5000噸儲備庫”最……。 |
張西村位于郭廟鄉西北部,距離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太和縣城16公里,港太路穿境而過。該村于2006年8月由張西村、彭廟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總面積4.5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莊,27個村民組,894戶,總人口3870人,耕地面積4373畝。該村于2007年成立了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7個黨小組,現有黨員67名。 2008年該村獲得計劃生育特別貢獻獎,2009年該村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單位,20……。 |
劉樓村位于地城鎮中部,洪河分洪道北岸,S202省道西側,與本鎮陶寨村、地城村、李集村和龍王鄉、楊郢村接壤。轄14個自然莊,1084戶,4858人,耕地面積4912畝,低洼地650畝,林地300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1512元。分道較為便利,經濟發展近年來步伐加快。 全村依托3000米洪河分洪道,已初步建成防護林帶300畝,農作物種植以優質水稻和無公害蔬菜為主,常年種植優質水稻2500畝,反季節蔬……。 |
因吳姓村民居多,故名。1952年前屬阜陽縣王化區李集鄉;1958年9屬龍王人民公社;1961年12月建吳郢大隊、鄭寨大隊;1983年社改鄉屬李集人民公社吳郢大隊;1984年隊改村,分為母子崗鄉吳郢村和鄭寨村;1992年4年撤區并鄉后屬地城鎮;2006年10月并村時與鄭寨村合并為吳郢村。地城鎮吳郢村位于地城西北部,東與龍王相鄰,西與母子崗村搭界,北與公橋鄉一河之隔。全村共5615人,耕地面積6780……。 |
因盧姓挖壕筑寨,故名。1961年建隊于盧寨,1984年隊改村,2006年10月并村時與呂崗村、皮沖村、呂老家村、盧寨村合并為盧寨村至今。盧寨村位于東部,全村15個自然莊,有1128戶,總人口4866人,耕地面積3441畝,村“兩委”7人.全村共有黨員94名。……。 |
鞏堰村村位于公橋鄉政府西北部,與會龍鄉交界,人口4238人,耕地面積5057畝,全村共有自然莊12個。幾年來,該總支緊緊圍繞 “五個好”總體目標,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橋梁紐帶的作用,帶領廣大黨員干部,齊心協力,銳意進取,取得顯著成績 該村主要有主要有鞏堰養豬廠。在農業生產方面,積極和鄉農業綜合服務站聯系,送技術下鄉,指導農民進行田間管理,以小麥、水稻等……。 |
張大坡村位于柳溝鎮西南方向,與田集交界,該村總面積3.84平方公里,下轄10個小自然莊,1088戶,總人口4576人,耕地面積3770畝。全村從業人數2459人。目前,全村基本實現了通電、通水、通廣播、通電話,在農業和畜牧業方面,年均生豬出欄3510頭,牛24頭,羊1248只,家禽11840只。水果種植方面,年產量3420公斤,水產品年產量可達21380公斤。……。 |
蘆村鎮穆寨村位于蘆村鎮的中部,全村轄6個自然村,總人口3748人,1023戶,耕地面積5257畝,黨員84人。 村室建設規范,室內規章制度齊全,村兩委干部團結協作,能夠認真開展工作。該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和中藥材,村內道路整潔,交通便利。農民生活安居樂業,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
因村委會轄區內的自然村姜樓,而得名姜樓村委會;因市境內村委會重名;2017年7月界政秘【2017】87號文件批準姜樓村民委員會更名為三和村民委員會。現在駐地在張忙莊,名稱未變,沿用至今。意為天時、地利、人和為三和。1953年9月前屬太和縣,后屬界首縣。1958年9月屬光武(前進公社),建姜樓大隊、張忙莊大隊、黃古堆大隊。1966年5月屬邴集公社。1981年姜樓大隊重名,改為三和寨大隊。1983年體……。 |
老王寨行政村現有人口4840人,土地面積7711畝,耕地面積5674畝,黨員108人,下轄老王寨、王古同、小陳莊、張瓦房、桑莊、方橋、范寨等7個自然村,總戶數1336戶。該村東南與申湖村接壤,東與王俄毗鄰,西臨劉堯村,北接前李行政村,自古出名人,是遠近聞名的“狀元村”。該村黨組織設總支1個,支部3個。村委會、婦聯、共青團、民兵營及各項經濟活動組織健全,并能充分發揮作用。該村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認真……。 |
光武鎮黃寨村位于光武鎮西部,全村現有5個自然村,農戶1448戶、5215口人,兩委成員6名,全村耕地面積3319.5畝。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村兩委始終如一地發揚“團結奮進,崇尚文明,穩中求進,勇爭一流”的精神,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四個文明建設的同步發展。2012年人均純收入5372元,全村80%興建了磚混結構新房,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0平方米,戶戶安裝了電話,家家通……。 |
篩子李村東臨太和縣,南靠大黃行政村,北靠新馬集鎮,西靠史爐行政村,交通較為便利。 全村有9個自然村, 26個村民小組, 1217戶, 5174人,現有土地4805.29畝,共112名黨員。總支下轄廟王、金寨兩個支部,55名村民代表。作為第一批選派村,該村十分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了三級聯創活動,加強了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積極發展新黨員。先進性教育、雙培雙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活動部署認真,……。 |
1953年9月前屬太和縣稅鎮區,后屬界首縣。1958年9月屬界首(紅旗公社),建前郭大隊、西許莊大隊、閻李莊大隊。1966年5月屬魏莊公社。1969年4月建靳寨公社,屬靳寨公社。1983年體改,為前郭莊村委會、西許莊村委會、閻李莊村委會,屬靳寨鄉。1992年3月撤區并鄉,屬靳寨鄉。1994年與西許莊村委會合并為前郭莊村民委員會。2007年與閻李莊村委會合并為靳寨鄉前郭村民委員會至今。前郭村:位于靳……。 |
李能村位于界首市田營鎮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所轄13個自然村,1960戶,人口7818人,勞動力3600人,耕地面積4875畝。年生產總值5701萬元,村里的主導產業是以田營鎮工業園為依托,發展廢舊電瓶、廢舊金屬、廢舊塑料購銷,實現商貿收入4500萬元,占總產值的78.9%,村內有小學、幼兒園,敬老院,自來水廠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區位優勢明顯,主導產業初步形成。近年來,李能村黨……。 |
趙莊村位于陶廟鎮東南6公里處,陶任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該村下轄趙莊、田莊、新寨、東趙、西趙、花園、洼朱七個自然村,全村共有17個村民組,885戶,總人口3130人,耕地面積約4000畝。全村共有黨員73人,村兩委成員7人,其中大學生村村官1人。 趙莊村村民的生活來源主要有以下兩種渠道:一是靠傳統農業,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來源,除此之外,畜牧業以養豬、雞、羊等幾個傳統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