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12]
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12]
2019年9月23日,根據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創建的指導意見(試行)》(皖農工辦〔2019〕9號)和《關于印發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重點示范村認定辦法的通知》(皖農工辦〔2019〕18號)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創建和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省級組織專家組進行了現場復核,經請示省政府同意,認定合肥市肥東縣眾興鄉大高行政村等454個行政村為美麗鄉村示范村。 |
秦莊村位于王集鎮北部,村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黨員74人,積極分子3人,村級后備干部2人。幾年來,秦莊村黨支部以爭創“五個好”黨支部為目標,圍繞“抓好黨建促經濟”的指導思想,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和帶領廣大村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謀發展,使全村保持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實現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群眾……。 |
大程村位于顧集鎮北端,該村由原代橋、大程兩個村合并而成。目前該村現有人口 5580余人,耕地面積 5590畝,轄代橋、大李莊、楊俄莊、焦木園、楊馬莊、程竹園、大程、徐莊、小程莊、王南湖、程吳莊、孫莊12個自然村,村“兩委”班子及各種組織健全,能正常開展工作,村黨總支共有黨員144 名,下設第一、第二兩個支部,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及支持下,通過近年來的努力使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強了村民的思想教育,……。 |
磚集鎮東劉行政村位于磚集鎮西南部,南與臨泉縣接壤,西與河南省搭界,東與任樓村相鄰,北與黃莊行政村相接。該村下轄東劉、西劉、王順、馬莊、張腰莊、小腰莊、于心寨七個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積三千多,總人中約3348人,1000多戶。該村民風淳樸,省道界臨鄲公路搭邊而過,因此該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以種植業為主,目前正大力發展養殖業,本村加工業,有望成為東劉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今年,東劉革在劉成賢書記的帶領下……。 |
馬湖村地處任寨鄉東北部,東北兩面與太和縣肖口鎮隔淇子溝相望,南與苗湖村相鄰,西與楊莊村接壤。全村轄6個自然村,總人口2798人,共716戶,耕地總面積3132畝。2012年糧食總產量1810噸,人均收入達5105元。2011年實現了“村村通”目標,交通較為便利。農業生產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轄區有木材加工廠1個,養殖業主要以肉雞養殖為主,現在肉雞大棚四個,每年可為養殖戶增加收入達100多萬元……。 |
泉陽鎮集東村位于泉陽鎮政府所在地,由原翟莊行政村、教門行政村、集東行政村合并而成,農業人口7452人,現有正式黨員159名,預備黨員2名,10名入黨積極分子,近幾年來集東村在以張子雷支部書記的帶領下,緊緊圍繞創建“五個好”村支部的目標要求,在產業結構,雙培雙帶,發展個私企業等方面增加農民收入,使全村經濟位居全鎮前二名。集東回族村位于泉陽集東、方溝兩岸,轄教門莊、李橋、大薄莊、張莊、任小莊、小張莊、……。 |
1953年9月前屬臨泉縣趙營小社管轄,后屬界首縣胡集區。1958年屬胡集(八一公社),建大田大隊、閻老家大隊、小灣大隊。1961年建立舒莊人民公社,屬舒莊人民公社。1983年體改更名為舒莊鄉、大田村民委員會、閻老家村民委員會、小灣村民委員會,屬舒莊鄉。1994年小灣村委會并入閻老家村委會,大田村委會并入趙營村委會。1998年12月舒莊鄉更名為舒莊鎮,屬舒莊鎮。2007年村委會調整,大田莊、小田莊劃……。 |
1953年9月前屬臨泉縣楊橋管轄,后屬界首縣洪莊鄉。1958年屬胡集(八一公社),建劉程寨大隊。1964年屬戴橋公社管轄。1979年屬尹莊于小廟大隊。1983年改制為劉程寨村委會,屬戴橋鄉管理。1992年劉程寨村委會與于小廟村委會合并為戴橋鎮劉寨村委會至今。劉寨村位于代橋鎮政府所在地東部,距代橋鎮4公里,全村人口數3463人,耕地面積3435畝,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數17個,戶數831戶,村黨總……。 |
多年來該社區在八里河魚場的帶動下,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注重資源的開發利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舉,在傳統的四大家魚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中華鱉、鱖魚、武昌魚、螃蟹等名特優水產品的養殖。由于八里河水草豐美,水質不受污染,所以產品質優味美,深受消費者青睞,遠銷到東北、上海、湖北等地。2002年,八里河鰱魚、鳙魚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好。……。 |
三王村地處潁上縣陳橋鎮西部,北接亳州市利辛縣,西鄰阜陽市潁東區,全村轄9個自然莊,1113戶,4369人,耕地5660畝。曾榮獲全國基層先進黨組織、全省“五個好”先進村黨組織標兵、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等稱號,是我縣今年啟動建設的12個“美好鄉村”之一。2012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00元。……。 |
據古史記載,春秋時代,管仲是齊國的相邦,有一年回家探母,發現家鄉洪水成災。很多人家的住房被水淹倒,大部分人仍在齊腰深的水里站著,而且水中浮尸遍野。管仲立即發動大家運土堆臺,把水里的人救到土臺上,從那以后,一到洪水成災的年份,人們堆土筑臺避水,作為管仲家鄉的黎民百姓,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做“臺子”。意是教育后代處人做事要像管仲那樣,重信用、講道義。所以直到今天,我們潁上縣幾戶每姓人家人家都有“臺子”……。 |
因村委會駐地位于八里垛村,故而得名。1949年解放初期建賽澗鄉,1961年建區劃社時,屬賽澗公社八里垛大隊,1973年建立賽澗管理區,1983年體改,八里垛大隊改制為八里垛行政村,同時設立八里垛村委會。1989年沿淮退建,整體遷至淮河大堤內。賽澗回族鄉八垛村,位于潁城東南27公里處,背靠沙河、面向淮河、三面環水,全村778戶,總人口3612人,其中回族占40%以上,耕地4600畝,90%在唐垛湖內……。 |
古城鄉大趙村位于潁上縣城北25公里處,在劉莊煤礦主井西2公里,副井北0.5公里處.該村轄12個自然莊、18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戶1285戶,總人口5082人,耕地面積5444.5畝。由于靠近劉莊煤礦,資源優勢非常明顯,為發展第三產業提供了大力的支持,特別是村支兩委班子調整后,全村上下團結一致,在不斷認識本村實情的基礎上,深挖阻礙發展的根源,不斷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發展中的問題,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 |
桃花店村位于六十鋪鎮五里處102省道橫穿其中,有人口4460人,耕地5200畝,有10個自燃莊,20個村民小組,其中少數民族占全村人口65%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村“兩委”班子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生態農業,各項工作在全鎮乃至全縣都處于先進行列。連續多年被評為“五個好”村黨組織和……。 |
龍王廟村位于夏橋鎮政府西部,南靠沙河,全村共528戶,2933人,7個自然莊,其中村民小組14個,村民代表71人,黨員68人,耕地合計1981畝,農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間種大豆、玉米;同時龍王廟村還擁0頭、沙場若干。……。 |
據村民口述,明代朱氏家族由山東遷移此地居住,因此地為沙潁河崗地,所以取名朱崗。解放后為朱崗大隊,隸屬下元公社,后屬城郊區萬臺鄉,1992年撤區并鄉后并入八里河鄉,1997年隸屬八里河鎮。2006年曹溝、朱崗、萬橋三村合并為朱崗村。朱崗村位于潁上縣城東南9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是由原曹溝、朱崗、萬橋三村合并而成,總人口5426人,1658戶,耕地3752畝,轄9個自然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