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為了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自治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各市、各部門文明辦對第一至第十六批自治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進行了復核,自治區文明辦組織進行了抽查。經過復查審核,并報自治區文明委領導同意,繼續保留符合自治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標準的橫縣百合鎮六答村等782個村(社區)、柳江區拉堡鎮等241個鄉鎮(街道)、賓陽縣交通運輸局等1938個單位自治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
金陵村位于南寧市西部,右江河畔,距南寧市區36公里,有南昆鐵路、南百二級公路、南壇高速公路貫穿境內。管轄6個村民小組,17個生產隊,有農戶2170戶,人口6905人。村黨總支下設寧村、大林、舊街3個黨支部,黨員人數82人。全村總面積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115畝。近年來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6年榮獲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榮獲西鄉塘區“十佳”文明村標兵、十佳支部聯建對子。……。 |
廣道村位于金陵鎮的西北面,東與雙定鎮興平村為界,西與雙義村、龍達村交接,右以右江為界,北與樂勇村、方村坡交接。全村共有4個自然坡,1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07戶,總人口3078人。全村耕地面積3540畝,經濟作物以香蕉為主,面積5730畝。村黨總支部下設宣江、高峰、群益、張鄧4個黨支部,黨員總數67名,其中女黨員12名,少數民族黨員66名,35歲以下黨員16名,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11名。村黨支部委……。 |
和強村位于雙定鎮政府南面,距鎮政府7公里,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有少量石山地。全村共有4個坡27個村民小組1111戶4412人。村設黨總支一個,4個支部,黨員72名。全村耕地面積10091畝,其中水田3810畝,旱地6281畝,林地約2萬畝,農民增收的經濟作物種植項目主要以西瓜、木薯、南瓜、香蕉、甘蔗為主。近年以來,和強村黨總支部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其中,和強村那淡坡2003年底建……。 |
和安村簡介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街道和安村辦公地點設在和安小學旁,距離石埠街道辦事處6公里。東起樂洲村,南抵永安村,西至老口村,北接石埠奶場社區,區域面積約10平方公里。管轄10個自然坡,分別是長崗嶺、細村、新李屋、細巷、灶瓦、井邊、廟背、喬板圩、大巷、老李屋,10個生產隊。現有農戶530戶,人口2195人。和安村設立黨支部,黨支部班子5名,下設4個坡級黨支部,全村共有黨員40名,其中女黨員6名。和安……。 |
群南村位于南寧市西北部,距離南寧市約51公里。東與武康村接壤,西與富庶鄉合志村相連,南與慶林村毗鄰,北與定頓村相鄰,距離鎮政府約9公里。全村共1194戶,4383人,壯族。 村常用耕地面積10452畝,其中水田22557畝,旱地8197畝,水澆地404畝。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玉米、甘蔗、花生、香蕉、蔬菜(包括菜用瓜)等農作物,水稻年產量達1800噸,是壇洛第三大水稻產地,玉米年產量達850噸,是壇……。 |
東佳村位于南寧市西北部,距離南寧市約43公里。東與城北區金陵鎮接壤,西與硃湖村相鄰,南與武康村毗鄰,北靠那龍鎮,距離壇洛鎮人民政府約2公里。 全村有那培上坡、那培下坡、吞欖、那江、定佳、那學6個自然坡,共有農戶759戶,3165人,說壯語言。全村有土地面積418公頃,其中水田86.67公頃,林地66.67公頃,畬地126.33公頃。糧食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是香蕉、西瓜、黑皮冬瓜、香甜……。 |
因取華美、健康之意,故名。1949年前屬于廣東靈山縣那樓區第四鄉石康村。1950年12月劃歸廣西邕寧縣蒲廟鎮石康鄉。1958年為星火公社華康大隊。1962年改公社。1970年改大隊。1984年改村公所。1994年改村民委員會。華康村……。 |
新江社區位于距城區16公里處,是新江鎮政府所在地,全鎮整治、文化集貿中心,全社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轄12個自然坡,35個村民小組,7726人,其中農業人口6552人,非農業1174人。村黨總支部下設8個黨支部,黨員68名,男黨員52名,女黨員16名,大專及以上學歷17名,中專及以上學歷35名,小學學歷24名。有耕地面積9300畝,水田3600畝,畬地5700畝。近年來,新江社區黨總支部在各級黨委……。 |
1953年同樂鄉、邕保鄉合并成邕樂鄉,各取一字得名。1953年設邕樂鄉;1958年改大隊;1962年改公社;1969年復為大隊,析出那徐大隊;1984年改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村公所,為鄉鎮派出機構;1995年改邕樂村民委員會,屬邕寧縣那陳鄉;2004年9月原邕寧縣撤銷劃入良慶區,屬那陳鎮;2021年3月更名為邕樂村村民委員會。邕樂村……。 |
因該地原有個大魚塘,面積很大,故名。1950年6月設大塘鄉;1958年改大隊;1960年改公社;1969年復為大隊;1984年改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村公所,為鄉鎮派出機構;1995年改為村民委員會;2002年5月30日改為大塘社區居民委員會,屬邕寧縣大塘鎮。2004年9月原邕寧縣撤銷劃入良慶區,屬大塘鎮;2020年9月18日,《關于大塘鎮設立大塘社區和興塘社區的批復》(良政復〔2020〕181……。 |
仙湖鎮鄧吉村位于仙湖鎮西南部,全村有11個自然屯,27個村民小組,793戶,總人口3625人,耕地面積9400畝,其中水田1300畝,畚地8100畝,山林面積6440畝,人均耕地面積2.6畝。水稻、甘蔗、水果種植是農戶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2010年全村農業總產值 萬元,人均純收入元。村黨總支下轄兩個支部,共有黨員81名,其中男性黨員66人,占81%,女性黨員15人,占19%;大專以上學歷6人,……。 |
府城鎮東江村位于府城鎮東南部,武府公路旁,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共分為15個自然屯,13個生產小組,共有人口1654人,全村共有黨員35名,耕地面積3300畝,主要經濟支柱為甘蔗、龍眼、水稻等,其中甘蔗2200畝,龍眼800,水稻300畝。2007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鎮完成屯級道路6公里,村級道路2公里,水利渠道5.5公里,完成建設生態文明村屯2個,其中公背屯評為區級生態文明村屯。……。 |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城廂鎮瀨琶村位于武鳴縣城東南部,全村有7個自然屯,16個村民小組,869戶3089人,0黨員54人。2經濟編輯耕地面積4220畝,其中水稻面積1500畝,果園面積1200畝,常年蔬菜面積1500畝。2003年全村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225萬元,人均純收入3000元。瀨琶村利用地處武鳴縣城南大門、靠近農貿批發市場的優勢,村黨總支、村委會及時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依托縣城、服務社會……。 |
武鳴縣城廂鎮平等村位于城廂鎮東部,距縣城17公里,全村共有7個自然屯,9個村民小組,487戶,總人口1906人。全村共有黨員48人。近年以來,平等村黨支部結合實際,以開展“壯鄉黨旗紅 先鋒促發展”創先爭優活動及市、縣黨建示范點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條“抓項目、促發展、興產業、惠民生、黨群共建新農村”的黨建路子,推動了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該村先后榮獲……。 |
因該村民委員會位于仁合村而得名。民國時期設仁合上、下2村。1952年與坡班上、下2村合設仁合鄉。1958年分坡班、仁合2大隊。1962年合稱仁合公社。1966年改大隊并析出坡班大隊。1980年稱仁合革命委員會。1984年改稱為仁合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稱為仁合村公所。1994年5月改稱為仁合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仁合村位于小明山腳下,離鎮政府3公里,全村擁有8個自然屯,總人口為2586人,耕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