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23]
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23]
2021年2月20日,根據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評選活動的通知》和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關于印發《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評選推薦實施辦法》要求,將建擬推薦表彰的第六屆省級文明城市、第十四屆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非公組織單位、社區、風景旅游區)和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候選名單進行公示。 |
陶洋村位于飛竹鎮東部,經143縣道距離城關25公里,全村土地面積8731畝,其中林地面積6965畝,耕地面積1266畝。轄陶洋、龍山、三角洋等3個自然村,全村共234戶,總人口數1146人(外出人口約650人),其中低保30戶51人,五保1戶1人。陶洋村系老區基點村,被列入縣級黨建示范村; 2011年被評為市級生態村;2012年成為全縣開展福州市新農村建設“百村競賽”活動的8個試點村之一。 近年來……。 |
相傳遠古時代,一對美麗、相愛的鳳凰落腳在這青山綠水之中,因此得名為鳳坂村。鳳坂村位于羅源縣南部,與連江交界,距省城福州65公里,距羅源縣城14公里,距閩東33公里。管轄7個自然村。十七個居民小組,全村總人口2013人,615戶,是畬漢相居的地方,其中畬族人口占33.7%。兩委班子成員9人,黨員83人。 鳳坂村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雨量充沛,河流交錯,水源充足,溫暖濕潤……。 |
石塘村簡介 一、基本情況 石塘村位于洪洋鄉西部,距鄉政府所在地僅3公里,距羅源城關15公里,全村224戶,908人,其中少數民族128人,占全村總人口的14.1%,低保戶22戶,42人。石塘村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擁有耕地面積530畝,山地面積3930畝,毛竹2300畝,果園20畝,茶園30畝。石塘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全村2011年村財收入3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800元。 二……。 |
同安村位于同安鎮中心,全村總面積7837畝,耕地面積1031畝,林地面積6044畝。村有完小校1所,醫療站1個,老人協會1個,安居工程1處(即龍乾小區14戶),村綜合樓1幢,面積1600平方米,其中村辦公場所200平方米。村民小組16個,總戶數617戶,總人口2001人,黨員41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村民代表36名,村財收入8萬多元(主要靠店面和房屋出租)。農民人均收入7300元,工農業產值13……。 |
漁溪村概況 1、地理位置:漁溪村位于清涼鎮西北部,總面積8.2平方公里;東鄰小田村,西連山田村,南與村尾村交界,北與嶺下村相接,距鎮所在地6.5公里;常年平均氣溫20度,海拔高度66米。 2、行政區劃:全村有羅厝、湖中洋、范厝、后朝、金廈厝、鄧厝、蔣厝、湖頭店、枇杷灣等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生產小組,共420戶1576人,其中勞力955人。是老區基點村。五保 戶,低保戶戶人,持證殘疾人 人。3……。 |
西林村位于梧桐鎮的東北部,座落在秀麗壯觀的屏峰山下,距鎮區2公里,距縣城35公里。南鄰潼關村,通往莆仙兩縣交界;北通往嵩口、德化;左有青龍溪,右有粗溪,兩溪水匯流于梧桐入口龍巖潭。解放前隸屬于梧桐鎮中城堡(今梧桐鎮潼關村),轄區面積為9平方公里,5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75人,總戶數430戶。【村風村貌】西林村有九個姓氏,有莆仙方言和永泰方言。自古以來,有元宵圣母節,四月中旬相公王辰……。 |
力生村位于永泰縣城西郊,屬于城鄉結合部,距城區約4公里。大樟溪穿村而過,所轄蕉瀨、埔洋、六角坑、湖臺4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分布在溪南北兩岸。全村268戶1178人,其中少數民族(畬族)人口541人,占46%,是少數民族行政村,也是老區基點村。全村現有36名黨員,2戶五保戶,26戶低保戶。土地總面積18962畝,其中耕地面積637畝,生態林面積10859畝,林業資源豐富。村離永泰火車站約2公里,福……。 |
葛岐村隸屬福州市閩侯縣南嶼鎮,位于南嶼鎮北面,距離南嶼鎮政府約5公里,東臨上街鎮馬排村,洗臉上街鎮馬保村,南至高岐村,北與上街鎮新洲村接壤。擁有更低、山林面積各1000多畝,魚塘100多畝,目前全村總人口925人,350戶,分六個村民小組,有42名黨員,村兩委干部共7人,村民以葉、張姓為主。全村總勞動力大約500人 ,外出就業轉移勞動力人數大約50人,大部分有勞動力的村民都在本村及周邊地區打工或從……。 |
三社村 三社村位于灌口鎮東南方,東至杏林中亞城、大學康城,西鄰涌泉工業園,南接廈工機械集中區,北與后溪鎮廈門北站為界,面積5.2平方公里,有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023人,流動人口2800人。2007年,被列為市、區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全村以畜牧業(牛、土雞、土鴨)、淡水魚養殖業為支柱產業,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37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1247元。近年來,三社村曾獲得市、區……。 |
田頭村 田頭村位于灌口鎮西北的仙靈旗山麓,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由洋坑、大嶺、仙景、田頭、枋塘五個自然村組成,分十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769人,流動人口357人。 全村通訊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美,農業生產發達,旅游資源豐富。村域內有仙靈旗農牧業生態觀光果園、誠信堂鴿子養殖場、仙景芋種植基地、仙靈棋杏鮑菇種植場等多個無公害綠色農牧業生產基地;擁有洋坑萬壽宮、大洋壩白鷺棲息地、大嶺清代蘇祠、……。 |
后柯村位于東孚鎮的東南面,與新陽街道的祥露社區、新陽北部工業區相鄰。村域面積2500畝,農業用地1049畝,工業用地200畝;村民主要從事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等第一產業。轄有4個村民小組,戶籍常住人口1173人,流動人口345人左右。村兩委成員共4人,支委2人,村委2人,村民代表32人。 后柯村黨總支,共有52名黨員,分四個黨小組,村兩委班子成員已經全部入黨。通過在黨支部書記的領導下,村兩委班子在……。 |
頂村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轄山頂洋、古林、頂村、吊枧4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157戶居民,人口556人。農民人均年收入6650元。頂村村設黨支部,黨員總數45人。村主要經濟收入有:承包山地、務工、種植茭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于2005年開始動工新建,共投資43.5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活動場所占地面積23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80平方米。活動場所具備的主要功能有:老人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黨員活……。 |
位于蓮花溪東面,故名。清屬歸德里六都、七都、八都馬溪保。1943年屬蓮山鄉張溪保。1950年為第三區后寨鄉。1959年稱蓮花公社峰星大隊。1984年改稱蓮花鄉(1991年改鎮)溪東村委會。溪東村在蓮花鎮政府駐地西北1公里。村位于蓮花溪東面,故名溪東。全村有457戶1903人,轄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8個獨立核算小組。村設黨支部,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9名。生豬養殖、牛蛙養殖、竹筍種植是該村的主……。 |
古坑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轄寨下、美岐山、石獅、周厝洋、殿前5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500戶居民,人口1681人。農民人均年收入6950元。古坑村設黨支部,黨員總數82人。村主要經濟收入有:山地承包款、務工、種植生姜、茭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于2000年開始動工新建,目前已投入使用。活動場所占地面積13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62平方米。活動場所具備的主要功能有:老人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黨員活……。 |
白交祠原作“白狗祠”,傳原為畬族居住地,建祠崇祀白狗,后方言雅化為“白交祠”。清屬感化里六至八都上陵保。1943年屬蓮山鄉江洋保。1950年屬第三區江洋鄉。1952年10月屬第五區西榮鄉。1959年屬蓮花公社西榮大隊。1961析置白交祠大隊。1984年為蓮花鄉(1991年改鎮)白交祠村委會。白交祠村位于蓮花鎮政府駐地西北部約26.5公里,全村有294戶1034人,轄1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無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