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24]
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24]
2021年2月20日,根據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評選活動的通知》和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關于印發《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評選推薦實施辦法》要求,將建擬推薦表彰的第六屆省級文明城市、第十四屆省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非公組織單位、社區、風景旅游區)和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候選名單進行公示。 |
大鄉村位于洪塘鎮西南部,轄大鄉、后房、頂厝、下厝4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64戶,總人口1402人,村設黨支部,4個黨小組,黨員數51人。該村以傳統農業及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收入,2011年村財收入9.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7920元。地址:同安區洪塘鎮大鄉村后枋路口大鄉文化園郵編:361100電話:13799739299 ……。 |
西源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轄英田、土寨、龜仔山、田中央、山邊、仙坪腳、洪貍、南門、溪埔、香埔、吳厝、溪仔乾等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500戶居民,人口1800人。農民人均年收入6850元。西源村設黨支部,黨員總數67人。村主要經濟收入有:土地出租、農產品。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于2009年開始動工新建,共投資147.2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活動場所占地面積23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14平方米。活動場所具……。 |
隘頭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轄鋪里、奎武岫、杜生林、大嶺溪、隘頭、洪坑、坤澤洋、溪湖等8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 819戶居民,人口2578人。農民人均年收入7600元。隘頭村設黨支部,黨員總數107人。村主要經濟收入有:土地、廠房出租、果樹。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于1993年開始動工新建,共投資105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活動場所占地面積7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活動場所具備的主要功能有……。 |
田洋村位于同安區大同街道北郊。全村有1200多戶,總人口4100多人,轄11個自然村,分別為前宅、浮蓮、雙筧、郊邊、東洋、桐嶼、上坊、上田、湖厝宅、上厝里、石門,21個村民小組。村設黨支部1個,黨小組5個,現有黨員100名。全村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農田2000畝。年均村財收入1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1378元;村民以打工和種植為主,田洋甘蔗、草莓等作物遠近聞名。村級組織機構設置科學,村乒乓球協……。 |
村民多詹姓,開基祖詹延于宋代從安溪縣藍溪遷此。時建村于丘陵地,祈求吉祥,故名。清屬感化里六至八都上陵保。1943年屬蓮山鄉江洋保。1950年屬第三區江洋鄉。1959年為蓮花公社上陵大隊。1984年為蓮花鄉(1991年改鎮)上陵村委會。上陵村位于蓮花鎮政府駐地西北部約12.5公里,全村有309戶1079人,轄7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無獨立核算小組。村設黨支部,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1名。以農為主,……。 |
前安村基本情況簡介 前安村位于翔安區內厝鎮的最東部,東鄰南安市水頭鎮,南交南安市石井鎮,是廈門經濟特區的東大門。現有人口有5100人,分布在1360戶,擁有17個自然村,分散在鴻漸山下和國道324線的兩側。占地約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70畝(其中旱地約754畝,水田3016畝)。現有570余畝耕地承租給如意公司,山地7600畝。由于前安村地處國道兩側,交通方便,地勢優越,目前已有“臺商企業……。 |
曾溪流經,早年有僧人在此筑壩攔水,名僧壩。壩也稱壇,故名。清屬同禾里宅吳保,1943年屬公安鄉云東保;1950年屬第六區祥云鄉;1959年為云頭大隊,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云頭村,屬新圩鄉;1988年起屬新圩鎮。1997年屬同安縣,2003年設立翔安區,屬新圩鎮。云頭行政村下轄云頭、溫溪、曾柏洋、同光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2248畝,515戶,1642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16……。 |
黃厝村概況 黃厝村位于翔安區內厝鎮的東南面,恰好處于內厝鎮最高峰鴻漸山南側,東臨南安市,南接新店鎮沙尾村,是一個農業大村,包括六個自然村:黃山、黃厝、東燒尾、內塘邊、周后、東美。全村共925戶,人口3300多。黃厝村這一帶主要是丘陵地,山林地4631畝,旱地1518畝,水田1113畝,適宜種莊稼的地較少,因此,村民們主要以種植果樹為主,荔枝、龍眼是黃厝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據村民介紹,上個世紀六十……。 |
翔安區蓮塘村位于福廈公路324線243公里以北,全村包括四個自然村,分別是蓮塘、宏路、東崗、店頭。全村居民共778戶,總人口2938人。全村耕地1.07平方千米。其中旱地0.5平方千米,水田0.507平方千米。該村村民主要以農業為主。種植作物以水稻、地瓜、花生為主,兼蔬菜、馬鈴薯等。水稻每畝每季產量約400千克,地瓜每畝每季產量約2000千克,花生每畝每季產量約200千克。每年一畝地按一季花生,一……。 |
古宅行政村下轄古宅、下鋪、大路、后地、宮央、芹內、涵頭7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21802畝,1000戶,3481人,古宅水庫位于該村。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04萬元,人均收入5838元。經濟以生態農業為主,近年來養殖業和鮮花種植業發展迅速,“古宅大蒜”已注冊商標,遠近聞名,出口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古宅大峽谷、古宅十八灣正開發成為生態旅游景點。……。 |
據明嘉靖年間漳州府志記載,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當地漁民邱鄯在九龍江得寶珠,呈郡守王冕,貢朝廷,賜名天寶,故名。歷屬龍溪縣,解放前設天寶鄉,解放后設天寶農業高級社,1961年成立天寶大隊,1984年改稱天寶村委會。2020年12月18日改為天寶社區居民委員會。天寶村。……。 |
五一村位于南詔鎮西南邊緣,是地處縣城郊結合部。全村1467戶,總人口6049人,分為25個村民小組。村黨支部黨員108人,支部委員5人,分為5個黨小組。本村有耕地面積1048畝,水果種植面積250畝,蔬菜種植面積500畝,個私企業138家,一個占地20畝的綜合農貿市場,90間的沿街商業店鋪出租,一個工業園區(糖廠西路通用廠房,占地面積50畝,建有一幢二層樓7400平方米通用廠房)。我村先后獲得省級……。 |
坑,即山坑。尾,即尾部。坑尾村,即在山坑尾部建居形成的鄉村小聚落。解放前屬葛山鄉(鴻缽坑尾)鴻缽保,解放后為山城一區鴻缽鄉,1958年併入豐田農場東田作業區,1958年為山城公社鴻缽大隊,1961年為坑尾大隊。1984年改稱坑尾村村民委員會。坑尾村……。 |
城關,即縣城的所在地。城關村,即村民在縣城內建房定居形成的鄉村聚落。城關村村民委員會,即為城關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1958年成立城關大隊,1984年設城關村村民委員會。城關村……。 |
一是宋末,詔安沈氏橋東東沈房第八世沈仁攜春前來五部開基東沈村。之后不知所終。明永樂十四年(1416),詔安深橋鎮仕渡沈氏第十世祖妣張氏莊順孺人,攜其庶子沈東嶼、沈忠城、沈福場、沈東皋、沈懿德等五兄弟前來開居。明朝有兩個村,以方位建置“西沈”和“東沈”,后林“西沈”人口逐漸減少,而“東沈”人丁興旺,因此、統一村名為東沈村,故名。清代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山后保;民國屬東山縣統一實驗鄉唐沈保、東沈保;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