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4]

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4]

  2020年2月20日,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國家四部門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傳統村落名錄的要求和省住建廳等部門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閩建村〔2014〕11號),為有效保護我省優秀的鄉土建筑和傳統民居,促進傳統村落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和延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化和旅游廳、財政廳聯合組織開展了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的申報認定工作。根據《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福建省文化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傳統村落評審認定辦法>的通知》(閩建村〔2014〕36號),經過調查摸底、各地申報、專家初評、專家復評,提出福州市福清市一都鎮后溪村等188個村落擬作為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
  高石村原稱“介石”,后因方言諧音改為“高石”沿用至今。1943年稱高石保,1949年后占用高石建鄉。1958年改為高石大隊,1984年改稱高石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高石村……。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巖溪鎮石銘村,古稱石銘里。據《長泰縣志》記載,石銘村,古屬南安郡石銘里,早于長泰建縣歷史,后劃歸漳州市管轄。石銘村,現有10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共751戶,人口3186人。全村面積1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20畝,山地8000畝。主要榮譽:2019年,石銘村入選福建省首批“千年古村落”,2018年被評為全省最具休閑價值鄉村;擁有明朝貢品‘石銘芋頭’‘長泰明姜’;石銘……。
  埔坪村位于五寨鄉西南方,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65人。多山丘地形,主要種植蜜柚、水稻、毛豆等。埔坪村林氏家廟洋溢著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霧峰林家的開臺始祖林石,是我們埔坪開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孫。自林石渡臺后,臺灣林氏族親與五寨埔坪宗親就經常往來,世世代代不曾中斷。林祖密之后,由于歷史原因,兩岸林氏交往不那么頻繁。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臺灣霧峰林家后代才又通過各種渠道,想方設法到五……。
  古村落,明末清初,周姓村民在“覆鼎金”筑村寨,取名霞山寨,寨內居民稱寨內,又稱寨里。明清兩代為霞寨社,1945年為霞寨鄉寨里保,1950年屬第二區民主鄉,1958年為下寨公社寨里大隊,1984年改稱寨里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寨里村屬建成村,離鎮政府1公里,有12個村民小組,農戶701戶,人口2479人;現有耕地面積1200畝,林地面積610畝,園地251畝;全村種植蜜柚面積2536畝,其他經濟農作……。
  新建村位于平和縣中南部的“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西北山麓,是老區基點村,也是曾經的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有9個村民小組,200戶人家,人口815人。全村總面積約11000畝,耕地面積約780畝,山地面積約10000畝。新建村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0.2℃,年日照超過2000小時,無霜期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78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四季常青;主要經濟作物為平和琯溪蜜柚,還有養豬。……。
  因土城村東有槐樹,故稱東槐村,故名。清代為桐皮保,屬蘆溪約,1945年為蘆溪鄉潭皮保,1950年為第七區東槐鄉,1958年稱東槐大隊,1984年改為東槐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東槐村面積21平主方公里,有11個自然村,共1047戶4660人,其中貧困人口440人。村海拔高度440米,村址距離鎮政府9公里。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蜜柚、芥菜、茶葉,本村有葉蠟石礦山,中建材集團要在此做葉蠟石綜……。
  新春村是詔安縣西潭鄉轄下的行政村,位于西潭鄉政府駐地東部,直距1公里,是西潭鄉溪東各自然村咽喉。全村27個村民小組,943戶,3948人,耕地面積2238畝,村民人均純收入5420元。古老的“五代百歲祠”、嘉慶皇帝欽賜的“貞壽之門”金匾、“跨路石牌坊”、“國子殼大寨”、“五馬拉車古寨”印證了新春村古老深厚的文化氣息。……。
  西梧村位于詔安縣四都鎮南部的沿海村,有著1.8公里的沿海岸線。全村480戶,總人口2085人,黨員82人,耕地面積770畝,山地面積2500畝,蝦池養殖面積1650畝,灘涂面積3000畝,淺海面積4500畝,210艘漁船。是一個以海水養殖與捕撈業為主導的漁業村。現已發展牡蠣養殖3500畝,是大梧牡蠣特產地;早已形成以養殖、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規范產業,優質的牡蠣肉暢銷全國各地,近年來我村大力推動多種……。
  嗣下村位于詔安縣霞葛鎮西部,距離鎮政府3.5公里,東鄰天橋村紹興樓,南至天橋村下婁自然村,西接廣東省饒平縣和里洞,北連庵下村馬石洋自然村,擁有耕地573畝、山地1147畝。下轄司昌樓、南昌樓、大坪巷、才子巷、南乾、眼下和下垅子等7個自然村,主要姓江。至2011年底,該村共有548戶,總人口數2400人,外出勞動力350人。該村以水稻為主導產業,2011年工農業總產值為3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
  潯埔社區是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350503007012。
  【人口面積】漁村面積一平方公里,東接臺灣海峽,北與莆田秀嶼港隔海相望,南臨前亭村,西靠誠峰村。全村有6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常住戶2440戶,常住人口8377人,流動人口約620人。【社區班子】共有村兩委成員10名,其中支委5名,居委6名。交叉任職6名,女性3名,35周歲以下4名,村黨組織黨員134名,其中女性34名,大專以上學歷35名,60周歲以上55名,入黨申請人28人,入黨積極分子15名……。
  南安市眉山鄉高田村,舊稱泉州府十三都魁躔鄉,民國年間有高田保,解放后稱高田村,1958年公社化后稱高田大隊,1984年改為高田村委會。位于南安市西北部,因境內有座凌云山,高峻挺拔,若插云霄,稱朝天門,凌云山峻嶺之中辟有田數十畝,故此地得名高田,為葉姓世居之地。東有臨既高且美的朝天山,秀美神奇,猶如仙境,與金淘占石村接壤;西與安溪縣城相望;南有坐南朝北,范圍廣寬,規模宏大,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被南……。
  滿山紅村地處省新鎮東北部,距鎮政府駐地北5公里,系省新鎮第三大行政村,村委會設在后埔村。東與康美鎮接壤,西與眉山鄉交界,南鄰省新鎮新廳村、丹青村,北連金淘鎮。距市區12公里,南金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穿越保福嶺而過,市區至滿山紅公交客車每10分鐘一個班次。滿山紅村因境內小山坡長滿杜鵑花,春暖花開時,滿山一片紅色,1958年自立大隊時取名“滿山紅”。民國年間為崇仁鄉鵬山保和后埔保,1949年解放后為開福……。
  奎霞村,因境內奎嶼島上空清晨常有彩霞繚繞,故名。改革開放以來,1984年成立奎霞村委會及香港奎霞同鄉會;2004年成立澳門奎霞鄉親聯誼會;2006年成立廈門奎霞僑鄉聯誼會。奎霞村……。
  安章村地處銀瓶山腳下,與溪洋、彭坑、涌溪、梓溪、久住村接壤,分為安章、下不老、大地3個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積14.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5畝,林地19766畝,果園19l畝。1999年底全村共92戶411人,其中男194人,女217人,勞動力154個。安章村宋代屬永寧鄉善均里,清代屬清泰里不老社,民國相繼屬桂陽聯保、溪洋保、桂涌鄉。解放后,相繼屬桂涌鄉、溪洋鄉、上涌區、溪洋大隊,1961年從……。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在线不卡日本v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