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常住人口為4154.01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3689.42萬人比,增加464.59萬人,增長12.59%,年平均增長率為1.19%,比2001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提高0.58個百分點。數據表明,福建人口10年來增長加快。 |
2002年,秀嶼區獲批設立,如今下轄7個鄉鎮。近年來,作為莆田市城市發展戰略的南進主力軍,秀嶼區以科學規劃、保護傳承為基礎,以城市更新、生態修復為依托,以管理創新、文明創建為抓手,“北聯東拓南進”,全力打造新的莆田城市副中心。二十年乘風破浪,一座濱海新城迅速成長。從一片底子薄、起步晚的沿海農村地區發展成為后勁足、產業強、生態優的投資興業熱土。二十載時光飛逝,現如今風華正茂。秀嶼區委書記張伯松表示,……。 |
涵江區,隸屬于福建省莆田市,地處莆田市的東北部、福建省沿海中部,瀕臨興化灣,依山面海,與臺灣省一水之隔,總面積752平方千米。距莆田市區13千米,距省會福州93千米。下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涵江是莆田地區千年古鎮,又是福建四大重鎮之一,素以“風光小吳越,財貨甲章泉”稱譽。自古以商興鎮,宋代初開商埠,明代已成為莆田商貿中心,清末名列福建四大重鎮之一,抗戰時期有“小上海”之譽。是福建省定改革開放……。 |
霞浦縣位于福建省東北部、臺灣海峽西北岸。全縣陸地面積1716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3個街道,293個行政村、27個社區。縣情主要特點:歷史悠久。三國時期曾是東吳的造船基地,史上稱“溫麻船屯”。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設溫麻縣;清雍正年間升為福寧府,民國二年廢府留縣,距今已有1738年的建縣歷史。地靈人杰、人文薈萃,相繼涌現溈仰宗始祖靈祐、易學宗師黃壽祺以及著名歷史學家、書法家游壽等一批歷史文……。 |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介于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與閩粵兩省八縣(市)毗鄰,素有“八縣通衢”之稱。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也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是原中央蘇區縣、省重點革命老區縣。縣城小溪鎮,距漳州市47公里。國道官九線、東東線及沈海復線高速公路貫穿全縣境地。地理坐標為北緯24°02′-24°35′,東經116°54′-117°31′。全境面積2309.57平方公里,2020年……。 |
延平區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介于北緯26°15′-26°51′、東經117°50′-118°40′之間。東鄰寧德市古田縣、福州市閩清縣,南接三明市尤溪縣、沙縣區,西倚順昌縣,北接建甌市。東西長83公里、南北寬69公里,區域總面積2652.84平方公里,位于閩江上游建溪、沙溪、富屯溪匯合處,為閩江干流的源頭。踞溪山之雄,當水陸之會,扼八閩之襟喉;是福建省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區人民政府原駐四鶴街道府前路,……。 |
建甌市簡稱“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閩江上游,武夷山脈東南側,總面積4233平方公里,總人口55.54萬,其中農業人口37.7萬人,是福建省面積最大、閩北人口最多的縣級市。轄10個鎮、4個鄉、4個街道,是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錐栗之鄉、中國根雕之都、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中國東南白酒名城。2021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5.62億元。八閩首府。……。 |
永春,古稱“桃源”,地處福建省東南部,位于東經117°41’-118°31’,北緯25°13’-25°33’之間,東與仙游縣相連,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縣接壤,北和大田縣、德化縣毗鄰。全縣總面積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帶狀,東西長84.7公里,南北寬37.2公里。總人口54萬人。現設18個鎮、4個鄉、9個國營農林茶果場。所獲榮譽永春縣是國務院首批開放縣之一,是“國家衛生縣城”、“中國蘆……。 |
福州市臺江區縣級行政區域界線3條(臺江鼓樓線6.482千米,臺江晉安線7.37千米,臺江倉山線10.98千米),總長24.832千米。東起江濱中大道東頭九孔閘,沿光明港至晉安河中心線為界與晉安區一河之隔;西、南以閩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與倉山區相望;北以瓊東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中心線至金山大橋西側橋下小島北端至閩江航道中心線,與鼓樓區毗鄰,設立和維護31個界樁。【行政區劃】臺江區轄寧化、上海、……。 |
云霄縣地處福建沿海東南部,隸屬漳州市,轄9個鄉鎮(場)和1個工業開發區,有186個行政村(社區),總面積1166平方公里,人口42萬。是著名的“中國枇杷之鄉”、“中國溫泉之鄉”、“開漳圣地”、“光電之都”,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戲曲)之鄉”和省級“雙擁模范縣”、“省級生態縣”、“福建省文明縣城”。云霄歷史悠久,文化濃厚。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歸德將軍陳政、陳元光父子奉……。 |
平潭縣簡稱嵐,俗稱海壇,拼音:pingtanxian;郵編:350400;代碼:350128;區號:0591。 平潭縣素有“千礁島縣”之稱,著名漁業基地。位于省境東部海上,由以海壇島為主的128個島嶼組成。面積369.75平方公里,人口39萬(2007年),縣府駐潭城鎮,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唐為牧馬地,清置平潭廳,1912年置平潭縣。海壇島陸地面積25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我國第五大島……。 |
長汀古稱“汀州”,地處福建西部,武夷山脈南麓,是閩粵贛三省邊陲要沖。全縣轄18個鄉(鎮)300個村(居),總人口55萬,土地面積3104.1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縣,屬福建省第五大縣。長汀星火燎原、紅旗不倒,是光耀神州的著名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紅軍故鄉和紅軍長征主要出發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不僅是中央蘇區的文化、經濟中心和紅軍重要的兵源地、給養地之一,同時也是福建省委、……。 |
鯉城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之一,因古城形似鯉魚得名,歷史上習慣稱“泉州”,位于晉江下游的泉州平原,東、北鄰豐澤區,西、北毗南安市,西、南與晉江市交界。陸域面積53.74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鯉城區常住人口為396112人。1300多年來,鯉城區一直是歷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城區并逐步發展為“梯航萬國、商船輻輳”的港……。 |
上杭縣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全縣總面積2879平方公里,現轄17鎮4鄉、344個村(社區)委會,總人口約53萬。縣情特點可概括為:紅色圣地、客家古邑、生態福地、創業熱土。全國第一批公布的21個原中央蘇區縣之一,當年,全縣共有1.5萬人參加革命隊伍,有9000多人為國捐軀,1955年至1964年授銜的開國將軍有27人,占福建省三分之一。1929年,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在這里召開,開辟了一條思想建黨、政治建……。 |
泉港區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灣南岸,原系惠北地區。1996年成立肖厝經濟開發區,2000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行政區,掛牌成立。地處東亞季風區,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轄區國土總面積460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34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9平方公里。轄管有南埔、界山、后龍、峰尾、前黃、涂嶺6個鎮,1個山腰街道辦事處和1個國有鹽場。2021年末常住人口35.9萬人,人口主要以漢族為主,……。 |
永安市位于閩中偏西,東靠大田縣,西鄰連城縣,南毗漳平市,北與明溪縣、三元區接壤。因境內九龍溪與巴溪匯合于城區西,形似燕尾,故別名“燕城”,市標為“群燕騰飛”雕塑,市樹為香樟,市花為含笑。明景泰三年(1452年)設縣。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會內遷永安達7年半之久,許多名噪當代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為當時東南抗戰文化名城。1984年撤縣設市,現轄4個街道、3個鄉和8個建制鎮,設34個社區居委會、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