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第四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一、基本情況花莊鎮青土坡村位于紅古區花莊鎮中部,轄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74戶744人,總耕地面積1858畝,其中川水地858畝,山臺地1000畝。109國道、蘭海高速、蘭青鐵路橫穿全村,交通條件便利,谷豐渠覆灌全村,水利資源豐富,農業灌溉設施完善。全村交通運輸業、服務業有較好的發展,現有重型機械3臺,大型車輛、客車18輛,電焊維修門點2個,商業鋪面15家,飲食服務業2戶,蔬菜代辦2家,農民人均……。 |
早在康熙年間,達家臺東和達家臺西山根人陸續遷居于岔路古城子,后來古城被毀,人們又遷居在東通住小茨溝渡口,南去永靖縣焦家渡口,西去紅古的三岔路口,故命名為岔路村,后設立岔路村民委員會。1950年成立達川鄉人民政府委員會,1982年10月,將達川人民公社改為達川鄉人民政府,“岔路大隊”改為“岔路村”,成立的群眾自治組織改名為岔路村民委員會。岔路村……。 |
清屬金縣廣積里,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榆中第五區,1949年8月,屬榆中縣金崖區,1983年4月屬榆中縣金崖鄉,并成立邴家灣村民委員會,后改為金崖鎮,但一直使用此名至今。邴家灣村……。 |
清朝初年由皋蘭縣什川鎮移居到此地,因當時有一種鸛鳥棲息于此,故起名老鸛村。1950年屬皋蘭縣石洞區長川鄉,1958年為水阜公社老鸛大隊。1961年為長川公社老鸛大隊,1965年為水阜公社老鸛大隊。1983年為老鸛村村民委員會。老鸛村……。 |
窩駝社區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太京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620502101002。 |
孫集社區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平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20502107001。 |
因地處渭河北谷地的山灣之間,故名。1949年初,屬柏林公社。1958年初屬寨子公社;1962年歸社棠人民公社,1984年5月,撤社設鄉,屬社棠鄉;同年8月,撤鄉置鎮,屬社棠鎮下曲村村民委員會至今。下曲村……。 |
因以王姓,馬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至1951年屬通渭縣;1951年后屬甘谷縣安遠區深溝鄉,曾屬散渡鄉王馬公社;1968年屬安遠公社王馬大隊;1984年屬安遠鄉王馬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鄉改鎮為安遠鎮王馬村民委員會至今。王馬村……。 |
因以馬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川,故名。1952年6月屬禮辛區永興鄉;1962年屬永興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大石鄉馬家川村民委員會;2015年撤鄉改鎮屬大石鎮馬家川村民委員會至今。馬川村……。 |
因內早年間設有“長寧驛”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驛站,此地經濟發達,來往的客商絡繹不絕,故名。1949年前屬陜西省隴縣管轄,1953年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為長寧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3年為長寧村村民委員會至今。長寧村……。 |
因地處河邊,且地勢陡峭,故名。1949年前屬清水縣管轄,1953年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為天河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3年為天河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天河村……。 |
謝坡社區是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樺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20524108001。 |
山羊坪社區是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龍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20524109002。 |
因樊氏人氏居住較早,村旁河流亦稱樊河,故名。1950年,隸屬于上邽區河北鄉;1955年隸屬于河北鄉;1958年隸屬于城關公社河北管理區;1961年隸屬于河北公社;1965年隸屬于城關公社李崖大隊;1983年隸屬于上邽鄉李崖村;2004年為永清鎮樊硤村,下轄樊硤、軒口窯兩村。1955年至1958年為樊峽農業合作社,1958年至1980年為樊峽生產大隊,1983年至今為樊峽村民委員會。樊峽村……。 |
馮溝村位于蓮花鎮東南部,距蓮花鎮政府3公里,屬全鎮非貧困村,現有十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79戶,總人口4166人,其中常年外出118戶378人,常住人口861戶3788人。耕地面積5047畝。產業以種植蘋果為主(全村果樹種植4681畝),養殖戶6戶(其中養豬3戶,養雞2戶,養羊1戶)。有合作社10家。村兩委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一工作任務,因地制宜發展具有馮溝村地域特色的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