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對各地推薦申報的村(社區)印證材料進行網上驗收,并組織開展了實地抽查,最后對符合命名條件的村(社區)名單進行了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現命名貴陽市南明區中曹司街道四方河居委會等全省336個村(社區)為第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官田村占地面積為38.5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組,總戶數1806戶,人口7432人,有漢、苗、仡佬等 多個民族。耕地面積7910畝,地形復雜多樣,山脈縱橫交錯,山地、丘陵,平壩遍布其間,平均海拔800米,盛產水稻、玉米、太子參、洋芋等糧食作物和油菜,烤煙、茶葉、西瓜、藥材、花草等經濟作物。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糧油煙畜茶五大產業已經形成,工農業總產值、糧食產量、財政……。 |
黃荊村位于鳳岡縣南面,距縣城21公里,252縣道線穿村而過,村轄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16人,25個村民組。全村1187戶,總人口4855人,耕地面積5271畝,其中田3617畝,土1654畝。近年來,在進化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幫扶科局的關心和支持下,“村支兩委”帶領下,全村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戰,緊緊依靠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全村以烤煙、太子參、畜牧、茶葉、優質水稻為主要產業,……。 |
滿溪村地處余慶縣城東部,距縣城7公里,余慶縣至石阡縣聚鳳鎮公路、余慶縣至施秉縣馬溪鄉公路貫穿全境,全村面積10平方公里。16個村民組986戶4032人,其中勞動力1960人。人均擁有土地0.7畝, 2009年底人均純收入達5500元。村共有黨員85名,其中黨員干部7名,預備黨員3名。村支部共設黨小組2個,有16個遠程教育播放點。……。 |
因轄區內有一古樓閣,名為梓桐閣,故名。2003年,將城關村20個村民組,南街居委會10個居民小組和中街居委會8個居民組合并組成梓桐社區,屬白泥鎮管轄。2015年成立子營街道,屬子營街道管轄至今。梓桐社區……。 |
《周易》中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記錄,也是余慶縣名之來由。新社區成立時,為了弘揚余慶的“善方化”,為余慶旅游增加知名度,故以“積善之家”佳句中取字得名。為了加強脫貧攻堅移民安置點的管理,按照省市統一安排,需新成立社區居委會。為此,2018年從石洋湖社區劃出部分區域單獨成立“積善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子營街道管轄至今。積善社區……。 |
明代余慶建縣后,順余慶河設置上、中、下三里,因此地位于余慶河上游,故名上里。民國時期,余慶設四個區13個鄉(鎮),上里屬第一區白泥鎮管轄。1950年余慶縣設5區13個鄉(鎮),上里屬第一區城關鎮管轄。1953年調整鄉(鎮)建制,建立上里鄉。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以上里、下里、城關、橋寨4個鄉鎮并建紅旗人民公社,上里鄉改為上里大隊,屬紅旗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紅旗人民公社改為明星鄉時,上里大……。 |
烏江村坐落在大烏江鎮北岸,地跨烏江兩岸。東與涼風、新場連接,南與紅渡接壤,西面與箐口相鄰,北與銀壩、關塘兩村交界,S204省道穿村而過。全村共有1012戶人家,4020人,轄27個村民組總面積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42畝。其中,田2230畝、土1512畝、森林面積約兩萬多畝山多地少,人煙稀薄,東西兩面是高山無霜期較長,是典型的河谷氣候,濕度大最適宜于橘類水果生產,原有的三個自然村以李香園的李子……。 |
箐口村地處烏江北岸,南距大烏江鎮政府5公里,北距敖溪鎮15公里。全省最大的水電工程----構皮灘電站就位于箐口村境內。箐口村面積58平方公里,有42個村民組,1539戶,5493人,現有黨員108人。作為構皮灘電站的建設的前沿陣地,箐口村在積極服務電站建設的同時,也協助移民辦抓好中坪庫區的移民工作,在電站建成后,現在的中坪片區將變成一個風景優美的湖泊,這必將推動箐口村旅游業和經濟的迅猛發展。--人……。 |
大坪村地處敖溪鎮西南面、東與指揮村接壤、南臨柏林村、西接龍家鎮、北靠勝利社區接壤轄區面積32平方公里。村委各組織機構健全,全村工建有一只治安防范隊伍,有26個群防群治小組,全村457戶1790人,常年流動人口600余人,耕地2038 畝,林地5800畝,主要以水稻、烤煙、養殖為主導產業,人均純收入三千余元。全村創建平安示范點11個,治安、禁毒、安全責任書簽訂率達100%,無-人員。近年來,村支兩委……。 |
先鋒村位于龍家鎮西南,西鄰湄潭、南抵坪桃、東接光明、北靠光輝,全村幅原2500公頃,擁有耕地5620畝,全村31個村民組,人口3986人,1110戶。 先鋒村是新建村,2001年撤區并村后,由原先鋒和小壩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在新一屆村級班子的精心規劃和建設下,全村已小壩1300畝優質煙葉基地,先鋒苦丁茶密植茶園和畜牧產業基地,龍田長榜為主的龍田貢米基地,形式先鋒村級經濟基本框架。 先鋒村環境……。 |
關興村地處關興鎮政府所在地,全村共轄32個村民組,人口7406人,2026戶,面積357平方公里,東接鳳岡天橋鄉,西至關興鎮高爐村,南達關興鎮沙堆村,北至關興鎮獅山村。現有駐村干部10人,農村總人口7406人,其中:農業人口6725人,1724戶,非農人口681人,302戶;全村耕地面積5910畝,其中:田3785畝,土2046畝;勞動力3896人,殘疾人107人。關興村委會有村民代表85人,人大……。 |
金坪山村位于天臺鎮境內東北部,東與旺隆鎮相交,西與天臺山村毗鄰,北與四川省合江縣交界,地處半高山和高山地區,全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有耕地5290畝,林地8753畝,人口412戶1468人.是鎮內人少地多村之一。村民委員會所在地在觀音坳鳳池公路邊。境內主產水稻、玉米、紅薯,但由于海拔高、土質較差,產量低;村內有豐富的竹木資源,主要遠銷外地,很少本地加工,原有利用本地竹資源和水力生產土紙的,因污染環……。 |
同心村位于旺隆鎮云集片區,距鎮政府所在地14公里,赤長公路橫穿而過。總面積1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16畝,同心村轄7個村民組,374戶,全村共有村民1406人;黨員56名。主導產業有雜竹、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等。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同心村村支“兩委”班子從實際出發,結合高山自然環境,爭取建成了旺隆鎮韓國辣椒種植示范基地和蔬菜基地,為村民找到了一條致富門路。同心村歷史文化悠久,境內有著名的剿匪……。 |
田渡村處白云鄉東北部,村的建立是根據赤水市委、市政府關于村、組撤小并大的精神,于2002年11月建立的村,總戶數1145戶人口4194人。全村國土面積、耕地面積有:2677.3,其中田2257.4畝、土419.9畝、林地面積2677.2畝、退耕造竹2508畝。全村轄8個村民組:豐水組(干田子、平子頭、石板田、學堂榜、金桂灣)、回龍組(石坎上、大屋基、碾子組)、大溝頭(大溝頭、小屋基、安基壩)、新屋……。 |
黔和社區位于長沙鎮鎮中心。現有村民組6個,有1098戶7048人,共有黨員42名,常年入黨積極分子保持在7名以上,外出流動黨員5人,人均純收入3800元。村黨員群眾綜合服務站設有3個服務窗口,分別為黨內事務、計劃生育、社會事務和綜合服務窗口。主要服務項目包括:組織關系轉接,黨內文件查詢,流動黨員服務,遠程教育培訓,一孩、二孩生育證代辦,流動人口和獨生子女婚育證明代辦,困難救濟,農村低保,就業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