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5日,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認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通知》(農辦種〔2021〕5號),現將評審通過、擬認定的96個制種大縣和20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予以公示。 |
東坡區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地處岷江中游,全區87萬人,幅員面積1330平方公里,轄15個鎮、8個鄉、3個街道,是眉山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臍橙之鄉、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中國泡菜之鄉、全國兔業百強縣(區)、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區)、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區)、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區)、國家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區)、全國調味品原輔料種植基地縣(區)、全省優質特色效益蔬菜基地、全省現代農業(蔬菜)……。 |
一、享有中國苧麻之鄉、川東綠竹之鄉美譽的大竹縣,位于四川東部,達州南部。唐久視元年置縣,縣城竹陽鎮。全縣幅員面積2076平方公里,耕地93.14萬畝,轄50個鄉鎮、384個行政村,總人口105萬人。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50億元,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達1.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6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40元。大竹轄竹陽鎮71561烏木鎮18889楊家鎮16810清河鎮……。 |
岑鞏縣位于貴州省東部。總面積1486.5平方千米。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22.08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苗族、侗族、土家族。縣人民政府駐思旸鎮,郵編:557800。代碼:522626。區號:0855。拼音:CengongXian岑鞏,古名思州,歷史悠久,思州始名于唐,開府于明,距離省會貴陽有300多公里。在元代領府、州、縣及蠻夷長官司六十八個,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先發地之一,史家有“先有思……。 |
松山區是赤峰市中心城區,總面積5629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244個村,8個街道、94個社區,總人口71.7萬。區位優勢明顯。是赤峰市政治、教育、文化中心,距北京、沈陽等中心城市均在400公里左右,至錦州、秦皇島不足300公里,是內蒙古自治區距離出海口最近最便捷的地區。5條國省干線和大廣、丹錫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全面融入東北、華北高速公路網。客機直達北京、上海等20余個城市,隨著赤喀高鐵的建成運營……。 |
林口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北部,因地處張廣才嶺、老爺嶺森林峽口處而得名。東毗雞西、雞東,西連方正、海林,南交牡丹江、穆棱,北接依蘭、勃利,地域面積6688平方公里,轄11鎮176個行政村,人口32萬,耕地268萬畝,是中國紅樹莓之鄉、中國冬果沙棘之鄉、國家級籽用南瓜生產基地縣、國家級玉米雜交制種基地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沙棘)標準化生產基地、省級優質烤煙生產基……。 |
寧安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鏡泊湖濱、牡丹江畔,以古老、秀麗、富饒聞名于省內外。地理坐標在東經128°7’54~130°0’44,北緯44°27′40″~48°31′24″間,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5℃,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40.1℃,積溫在2600~2700℃之間,無霜期130~135天,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譽。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屬長……。 |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1904年建置設府,1987年撤縣設市,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縣”之稱。全市幅員面積5107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少數民族鄉2個),8個街道辦事處,221個行政村,總人口30.7萬人(農村人口17.4萬,城市人口13.3萬)。域內自然資源豐富,地下富含銅、銀、鉬、鎳等貴重金屬和珍珠巖、石灰石、高嶺土、膨潤土等非金屬礦產,有野生中草藥20余種。洮南工業基礎雄厚。是吉林省老工……。 |
西昌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結合處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力量。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2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全市轄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4個居民委員會,231個行政村……。 |
云貴高原第一大壩——陸良縣。陸良縣位于云南省東部,素有“滇東明珠”之稱,居南盤江上游,北緯24°44′-25°18′,東經103°23′-104°02′。北與馬龍縣、麒麟區接壤,東與羅平縣為鄰,南與師宗縣、石林縣相連,西與宜良縣為界。全縣東西長65.6千米,南北寬62.8千米,總面積2096平方千米(一說2018.82平方千米)。境內海拔1840米,四面環山,中間是開闊平坦的湖積盆地,是云南省第一……。 |
甘州區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地處東經100°6′—100°52′,北緯38°32′—39°24′之間,南依祁連山,北鄰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東連鎳都金昌,西接古郡酒泉。內地,西通新疆,南出扁口與唐蕃古道相交,可達青藏高原,北出鎮夷峽,沿居延古道,可抵蒙古大漠,歷來為兵家必爭、商旅必經之地。東西長65公里,南北寬98公里,總面積4240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黑河、山凡河、酥……。 |
臨澤縣位于甘肅省西北部。總面積2777平方千米。總人口15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沙河鎮,郵編:734200。代碼:620723。區號:0936。拼音:LinzeXian。歷史沿革臨澤縣古為雍州屬地,周、秦時期烏孫、月氏駐牧,西漢時期為匈奴牧地。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河西四郡。縣境設昭武縣,因境內月氏駐牧時筑昭武城,漢縣因之,故名,隸于張掖郡。始建國元年(公元前9年),王莽……。 |
甘肅高臺縣地處東經98°57′27″至100°06′42″,北緯39°03′50″至39°59′52″之間,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隸屬于張掖市,東鄰臨澤縣,西與酒泉市、金塔縣和肅南縣明花區相連,南與肅南縣大河區接壤,北依合黎山與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鄰。縣城距省會蘭州市約600公里。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如馬鞍。行政區劃高臺縣轄3個鎮、6個鄉:城關鎮、宣化鎮、南華鎮、巷道鄉、黑泉鄉、羅城鄉……。 |
肅州區位于甘肅省西北部,酒泉市東部,東經98°12′-99°18′,北緯39°10′-39°59′。全境東西長104千米,南北寬84千米,總面積3349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西大街,郵編:735000。代碼:620902。區號:0937。拼音:SuzhouQu。位置肅州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這里就是神農和五帝之一的顓頊轄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 |
涼州區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區。有漢、回、蒙、藏等25個民族,為武威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涼州區的發展日新月異,涼州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成為亞歐大陸橋上璀璨的明珠。2003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1億元,增長1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77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億元,增長13.83%。區人民……。 |
永昌地處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阿拉善臺地南緣。東鄰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與肅南接壤。位于東經101o04′——102o43′,北緯37o47′——38o39′。東西最長距離144.8公里,南北最寬距離144.55公里,總面積7439.27平方公里,總人口24.3萬人,轄于中國鎳都——甘肅省金昌市。行政區劃下轄4鎮6鄉,109個行政村。895個村民小組,5個街道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