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位于蘇北平原中北部,縣域面積1439平方公里,人口106萬,轄20個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生態化工園)。縣域分屬里下河、沿海、淮北三個農業區。阜寧歷史悠久,古稱黃浦,宋時稱廟灣,清雍正九年(1731)建縣,素有“江淮樂地”之稱。阜寧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曾是華中抗日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1941年7月至1942年12月,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移駐阜寧,劉少奇、陳……。 |
射陽縣位于中國大陸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東部起點,地處江蘇沿海中心位置,相傳因精衛填海而成陸,由后羿射日而得名。全縣縣域總面積773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5130平方公里,是江蘇海域面積最大的縣份;全縣土地總面積2605.7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948.2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82.09平方公里,列江蘇省第四位;海岸線總長100.4公里,每年還向大海淤長5000畝左右。全縣轄13個鎮、2個省級經濟……。 |
據傳,街道轄區內,史上曾有一座宏偉的廟宇,建于唐太宗年間,明末時仍香火鼎盛,故名大廟。2013年8月16日,撤銷廟山鎮,設立大黃山街道和大廟街道。2013區劃調整:賈汪區:撤銷賈汪鎮、大吳鎮、廟山鎮,調整汴塘鎮、青山泉鎮部分區域,設立大泉、老礦、大吳、潘安湖、大黃山、大廟6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大廟街道辦事處、大黃山街道辦事處的人、財、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
武進市轄鄉。素有“魚米之鄉”、“花木之鄉”的美稱。1949年設嘉澤鄉,1958年更名廈莊公社,1961年更名嘉澤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5公里,距常州機場18公里。面積30.2平方公里,人口2.3萬。東瀕湖,孟津河縱貫鄉境,霞溪河橫穿境內,公路以集鎮為中心,北接厚余、南接村前,西通成章。轄嘉澤、窯港、龍嚴、觀莊、姬山、北楊莊、赤岸、上橋、盛圩、豐墅、豐莊、夏莊橋、平原、晨……。 |
埭頭鎮位于溧陽市區東北郊,北依長蕩湖,南枕蕪太運河,239、241省道和常溧高速、寧杭高鐵連接線貫穿境內,溧陽(北)道口落戶鎮區,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鎮域總面積43.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2.65萬,集鎮建成區面積5.2平方公里。工業:現有工業企業37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多家,億元企業18家,外資企業20多家,業已形成食品、輕紡、新材料、冶金、建材、機電等產業體系,……。 |
南渡鎮位于溧陽市地理中心,總面積124.53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是規劃中的溧陽市域副中心和全國重點鎮。集鎮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集鎮常住人口2.5萬人。近年來,全鎮先后被評為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衛生鎮。南渡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之時即有南渡之名,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在鎮南古城村設平陵縣治;漢唐時,南渡舊縣村為溧陽縣城,著……。 |
東山鎮位于蘇州西南方,距蘇州古城37公里,是太湖之濱一顆璀璨的明珠。全鎮總面積96.55平方公里,轄13個村(社區),現有常住人口5.4萬。東山鎮三面環水,氣候宜人,自然資源豐富,是著名的花果山,漁米鄉,享有“中國碧螺春之鄉”、“中國太湖蟹之鄉”的美譽。碧螺春茶、白沙枇杷、烏紫楊梅、太湖大閘蟹、各類名特優蔬菜以及名貴太湖水產品四季不斷,“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有魚蝦”是東山特產的真實寫照。東山鎮……。 |
陽澄湖鎮位于蘇州城區北側,低處風光秀麗的陽澄湖畔,居蘇州周邊市區的核心,到蘇州周邊各經濟開發區的距離均在30公里之內,半個小時之內均可到達。完成全球化經濟轉型的蘇州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最有吸引力的城市,高速增長的GDP和財政收入為各級工業園的基礎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保障,目前蘇州已吸引世界各國眾多巨無霸企業和500強企業,蘇州已成為世界IT產業的中心。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 陽澄湖鎮工業園基礎設施為“六……。 |
臨湖鎮,地處蘇州城西南,因東、西兩側瀕臨太湖而得名,擁有23公里湖岸線,南鄰東山鎮,北接胥口鎮,區域面積55.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4.4萬,外來人口5.4萬人。臨湖生態條件獨特、人居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衛生鎮等稱號,是投資置業、休閑居住的理想之地。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8億元,年末鎮村集體總……。 |
2013區劃調整:將原搬經鎮所轄區域與原高明鎮所轄曉莊、劉莊、盧莊3個村委會以及中心、高明、鮑莊3個居委會區域和原常青鎮所轄萬全、樓馮、土山3個村委會區域以及橫埭、袁莊、葉莊、董王4個居委會區域合并,設立新的搬經鎮,鎮政府駐原搬經鎮繪園路3號。搬經,由原加力鄉、夏堡鎮和搬經鎮合并而成,有“如皋西大門”之稱,北接海安,西臨泰興,地處三縣交匯處,總面積 110 平方公里,人口 9.2 萬,轄 21 個……。 |
2013區劃調整:將原江安鎮所轄區域與原高明鎮所轄陳莊、黃莊、西莊3個村委會以及勝利、周莊、章莊3個居委會區域合并,設立新的江安鎮,鎮政府駐原江安鎮府前街166號。如皋市轄鎮。1958年為鄧白鄉,1964年更名江安公社,1996年設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8公里。面積28.5平方公里,人口3.2萬。焦港河、龍游河,高葛公路過境。轄周莊頭、老埠、小群、北小莊、東莊、西莊、黃家莊、徐甸、朝陽、戈堡……。 |
如皋市轄鎮。1949年設磨頭鄉,1957年由仁靜、磨頭、徐石3鄉一部分并為磨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6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2公里。面積37.1平方公里,人口3.3萬。如海運河、丁磨公路、204國道過境。轄磨北、天陽、吳曹、丁郭、東冒、西冒、肖石、范蕩、曹田、董堡、南屋、鄧莊、星一、嚴堡、大狄、八角、趙港、星光、磨南、小磨、宋渡、王戶、小狄23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 |
十總鎮位于通州市北部,是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工作先進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鎮。 全鎮面積52.32平方公里,常住人39154人。改革開放以來, 區域經濟保持較高發展勢頭,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69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6萬元,工業總產值2.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6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89元。綜合實力位居通州市23個鎮前10名 十總鎮區位獨特……。 |
騰飛的曲塘 投資的沃土 曲塘,千年歷史名鎮,地處南通市與泰州市交界處,海安縣八大衛星中心鎮之一;南近南通機場和南通港,328國道穿鎮而過,古通揚河蜿蜒其間,水陸交通便捷,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左右,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曲塘鎮總面積118.7平方公里,人口10.6萬人,在改革開放,富民強鎮思想指導下,三個文明建設碩果累累,全鎮三業總產值近30億元,現有工業企業兩百多家,主要產業有玻璃制品、制絲、針……。 |
如皋市轄鎮。1940年屬如東縣。1954年屬如皋縣,1958年為丁堰鄉14大隊。1975年改丁堰鎮,1995年丁西鄉并入。位于市境東北部,距市府15公里。面積31.3平方公里,人口2.9萬。通揚、如泰運河,丁掘公路過境。轄茄兒園、鳳山、萬方、邵家莊、大顧、婁莊、丁窯、觀柳、下洋、高場、皋南、陳草、紀港、蜻蜓、許埭15個村委會和三橋、三河2個居委會。輕紡工業比較發達,有全市最大的丁堰紡織廠及油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