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活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建設部)于2006年1月6日提出的。截至2020年3月,住建部已先后分十個批次命名了363個國家園林縣城。 |
安溪縣,古稱清溪,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廈、漳、泉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縣域范圍東經117°36′-118°17′,北緯24°50′-25°26′,東接南安市,西連華安縣,南毗同安區,北鄰永春縣,西南與長泰區接壤,西北與漳平市交界。全縣總面積3057.28平方千米,轄24個鄉鎮、488個村居,戶籍人口121.2萬人,常住人口100.4萬人,有漢族、畬族等多個民族,通行普通話與閩南語。1985……。 |
修水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湘、鄂、贛三省九縣中心,轄19鎮17鄉,面積4504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面積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修水旅游資源具有以下特點:(一)紅色修水,光耀千秋。修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重要策源地。在秋收起義中,修水鑄造了“三個第一”的偉大豐碑:即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在這里設計、制作并率先升起;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這里組建;秋收起義第一槍在……。 |
寧陽縣,隸屬于山東省泰安市,位于魯中偏西,泰安市南部,東鄰新泰市,西連汶上縣,南與兗州市交界,東南與曲阜市、泗水縣接壤,北以大汶河為界與岱岳區、肥城市相望。介于東經116°36’—117°38’,北緯35°40’—35°37’之間,總面積1125平方千米[51]。截至2021年,寧陽縣下轄2個街道、10個鎮、1個鄉。寧陽縣歷史悠久,西漢時漢高祖于寧山(今伏山村南)之南置縣,因山南為陽,故名寧陽。境……。 |
東平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東望泰山,西臨黃河,南臨孔孟故里,北依省會濟南,總面積1343平方公里,人口78萬,轄14個鄉鎮,716個行政村。東平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從西周到清代,東平曾為國、郡、路、府、州,一直是我國北方重鎮和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農民英雄程咬金,宋代的父子狀元梁灝、梁固,兒科醫學家錢乙,農學家王禎,雜劇家高文秀,政治家王憲、杜三策,南京中山……。 |
沂水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是臨沂市北部次中心,生態型山水城市。位于魯中南地區、沂蒙山腹地,居沂河、沭河上游。東鄰莒縣,西與沂源、蒙陰交界,南與沂南毗連,北與安丘、臨朐接壤。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在全省縣級行政區劃面積中列第二位。總人口115.96萬人。轄2個街道、16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359個農村社區。縣政府駐沂城街道。沂水歷史悠久,秦代即在此置縣,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定名為……。 |
嵩縣位于豫西伏牛山區、洛陽市西南部,全縣轄16個鄉鎮310個行政村12個社區,總人口63.7萬,是集山區、老區、軍事0、生態功能區、飲用水源地保護區于一體,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基本縣情可以概括為“六個大縣”:一是山區大縣。全縣總面積3009平方公里,為河南省第四版圖大縣,其中山區占95%,素有“九山半嶺半分川”之稱。全縣海拔……。 |
郵編:467400 代碼:410421 區號:0375 拼音:BaofengXian寶豐縣位于河南省中部,北汝河流域。全縣面積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萬畝,總人口64.7萬人,轄八鎮五鄉一個鐵路辦事處,312個行政村。地理位置寶豐縣地處北緯33。39ˊ~34。02ˊ,東經112。43ˊ~113。18ˊ。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外方山東麓,北依汝河,南臨沙河。東和東南與平頂山市郊區接壤,南和西南與魯……。 |
西峽,一個因發掘大量恐龍蛋化石群被譽為“二十世紀世界第九大奇跡”而聞名中外的“恐龍之鄉”,如今正成為八百里伏牛山腳下一顆璀璨的明珠。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鄰陜西省,屬南陽市,南距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地境僅35公里。西峽縣面積3454平方千米,人口約42萬。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C,年降水量為830毫米,無霜期220天。目前西峽經濟已形成了以機械、醫藥、電子、建材、輕工、冶金等工……。 |
京山市位于鄂中,地處大洪山南麓、江漢平原北端;跨東徑112°43′~113°29′,北緯30°42′~31°27′;東西距75公里,南北距86公里;東為安陸、應城市,南臨天門市,西連鐘祥市,北接隨州市。最高處為西北部與隨州市交界的山峰娘娘寨,海拔950.2米;最低處為永隆河潘家灣河床,海拔27米。新市鎮東南距省城武漢市150公里,處于湖北經濟最活躍的武漢—宜昌—襄陽大三角中心。全市版圖面積3520……。 |
凌云縣城有四條河流縱橫交錯會聚于城中,四周群山蒼茫高聳;公共設施大都由本縣的石材加工的石條、石塊、石柱、石凳等建造而成,享有“山上水鄉石頭城”的美譽。凌云,地處云貴高原延伸帶。全縣總面積2037.46平方公里,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間。人口18萬人,境內主要居住著壯、漢、瑤、苗、侗、哈尼、仫佬、水、滿、高山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55.8%。縣轄3鎮7鄉,其中5個是瑤族鄉,1992年,經廣西……。 |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建縣至今,幾度興廢,跨越了1200多年時間長河,稱得上歷史悠久;璧山,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古代出過“抗疏賢臣”、“史志良才”,近代又有紅巖英烈,抗美英雄,真可謂是人杰地靈;璧山,“環境皆山,兩江夾送”,山川形勝,地勢險要,扼渝州之咽喉,為重慶之屏障,有金劍山之雄,青龍湖之秀,涼亭關之險,璧溫泉之幽,被郭沫若先生盛贊為“黛山秀湖”;璧山,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有黃花之芬芳,巴緞之斑斕……。 |
開縣歷史悠久,古屬梁州之域。秦、漢屬巴郡朐忍縣地。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蜀先主劃朐忍西部地置漢豐縣,以漢土豐盛為名。南北朝劉宋(420—479)又漢豐境內增置巴渠、新浦共三縣皆屬巴東郡;西魏(535)平蜀后改漢豐為永寧;北周天和四年(569)移開州于永寧,轄永寧、萬世(巴渠改名)、新浦、西流(新置)四縣。隋開皇十八年(599)改永寧為盛山縣,改開州為萬州。唐武德元年(618)改萬州為開州;廣德……。 |
雙流區政府駐地東升街道順城街1號。2020年末,實際管轄5個街道,4個鎮:東升街道、西航港街道、九江街道、黃甲街道、怡心街道、黃水鎮、彭鎮、永安鎮、黃龍溪鎮。2020年末,全區戶數25.5萬戶、戶籍人口67.3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0.31萬人,鄉村人口16.9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214人,死亡人口391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2‰、人口密度3298人∕平方公里。雙流古稱廣都。古蜀王蠶叢、……。 |
長寧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東鄰江安,南界興文。西與高縣、珙縣交界,北與南溪縣、宜賓市相連。總面積999.6平方千米。總人口43.27萬人(2006年)。縣人民政府駐長寧鎮竹都大道一段166號,距宜賓市政府駐地57千米,郵編:644300。代碼:511524。區號:0831。拼音:ChangningXian。南北兩端小,中腹較大,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中低山,中北部為丘陵。主要河流有長寧河等。屬中亞熱帶……。 |
太白縣位于陜西省西部,寶雞市東南,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總面積2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萬畝。全縣轄5鄉5鎮,89個行政村,總人口岸5.19萬。縣城駐地咀頭鎮,東距西安市210公里,北距寶雞65公里,距西寶商速公路45公里。[行政區劃]太白縣轄5個鎮、3個鄉:嘴頭鎮、桃川鎮、鸚鴿鎮、靖口鎮、太白河鎮、王家塄鄉、黃柏塬鄉、高龍鄉。[基礎設施]建制人口:全縣轄5鄉5鎮,1個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