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常住人口為3417945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6925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8694人,增長1.45%,年平均增長率為0.14%。 |
宜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北,現直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原隸屬于河池市,龍江中游。東與柳城、柳江兩縣接壤,南與忻城、都安相連,西與河池、環江,北與羅城等市縣為鄰。市域面積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積占27.47%,丘陵面積占58.80%,臺地面積占3.53%,平原面積占10.20%。全市轄7鎮9鄉(其中2個瑤族鄉),下設204個村民委員會,6個居民委員會,2589個自然屯。市府駐地沿鐵路南……。 |
都安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一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干淹人、九楞山人等古人類在都安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據史載,唐虞時代,都安屬荊州南徼之地。商、周時代屬百越之地。秦屬桂林郡地。唐朝,安定地域屬邕州都督府羈縻思恩州和賀水縣地,都陽地域屬邕州都督府田州地,永順地域屬桂州都督府羈縻述昆州地。宋淳化年間設置富安監。明嘉靖七年,設置安定、都陽兩土巡檢司。民國5年4月成立都安縣……。 |
金城江區位于廣西西北部,全區土地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有壯、漢、苗、瑤等27個民族共31.21萬人,作為河池市唯一的市轄區,是河池市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也是西南出海大通道必經之路和商品流通集散地,在西部大開發中處于承東啟西的重要地位。金城江區是桂西北的交通樞紐,西南出海大動脈――黔桂鐵路、國道323線、210線貫穿全境,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多條二級公路在境內交接。目前,金城江區……。 |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西北的紅水河中游。全縣幅員面積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萬公頃,人口41萬多,瑤族占21.95%,全縣轄13鄉3鎮及3個扶貧開發區,縣人民政府駐大化鎮。大化縣城古為百越之地,秦屬桂林郡地,漢元鼎六年劃入定周縣,五代十國時統屬宜州地,宋歸右江道,元屬田州路,明清時隸屬思恩府,民國時和解放后分屬都安、巴馬瑤族自治縣和馬山縣。1988年10月始成立大化瑤族……。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距南寧市334千米。面積4553平方千米。環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聚居縣,全縣人口33萬,有毛南、壯、瑤等少數民族31.3萬人,毛南族占總人口的16.2%。有毛南、壯、漢、苗、瑤等民族。清置安化廳。民國改宜北縣。1951年稱環江縣。1986年設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一、地理位置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云貴高原東南緣,九萬大山南麓,東與融水、羅城兩……。 |
南丹縣位于河池市西北部。黔桂鐵路、210國道、六河高速公路、紅水河過境。轄8個鎮和3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全縣土地面積3905平方千米。2021年末人口27.56萬人(常住人口),其中農村人口13.35萬人(常住人口)。主要旅游景區(點)有溫泉公園、歌婭思谷白褲瑤民俗風情園、芒場鎮巴平鄉村旅游區、洞天酒海景區、恩村洞、丹爐山景區、白褲瑤生態博物館、里湖風情小鎮、八穿河地下大峽谷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北部,岔羅鐵路和省道20251線過境。轄8個鎮和5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東門鎮,行政區域總面積2658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23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7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58萬公頃,有林面積12.37萬公頃。總人口35.48萬,其中農村人口30.73萬。有仫佬、壯、瑤、侗、苗等少數民族25.81萬人,仫佬族占總人口的31.2%。人口自然增長率3.41‰。主要旅游……。 |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總人口24.12萬人。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云等市縣毗鄰。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于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自……。 |
東蘭縣地處桂西北,云貴高原南緣,紅水河中游;東傍金城江區,西界鳳山縣,南傍大化、巴馬縣,北鄰南丹、天峨縣,離自治區首府南寧市308公里,距河池市金城江鎮130公里。323國道線過境。轄5個鎮和18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東蘭鎮,行政區域總面積241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2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2.12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445公頃。有林面積14.35萬公頃。總人口27.4萬,其中壯族占85%。……。 |
鳳山縣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位于云貴高原南麓,東與東蘭縣毗鄰,南連巴馬瑤族自治縣,北-峨縣,西與百色市的凌云、樂業兩縣接壤,是個內陸縣份。該縣轄10鄉1鎮,96個行政村,2個街道社區。到2003年底,總人口18.97萬人,行政區域面積1738平方公里,系國家級貧困縣。該縣地處云貴高原南部邊緣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多地少,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自然旅游資源異常豐富,70%面積為大石山區……。 |
天峨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紅水河上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4-107°20,北緯24°36-25°28,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南各省區出海的水、陸交通要沖之一。全縣面積3192平方公里。天峨縣成立于1935年。現轄六排、向陽2鎮和岜暮、八臘、老鵬、納直、更新、燕來、下老、坡結、三堡等9個鄉。居住著壯、漢、瑤、侗、苗、布依、毛南等14個民族,總人口14萬。其中壯族7.83萬人,占5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