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轄區內的天津勸業場而得名。勸業場是天津商業的標志性代表,座落在和平路和濱江道的交界處,始建于1928年,“勸業場”當時被人譽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可以說天津形成現代格局的繁華是從“勸業場”開始的。勸業場含義為“勸吾胞與,業精于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 |
小白樓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原來在這里有一個外墻涂白色的二樓酒吧,當時這一地區尚無其正式地名,當地居民便以這一獨特白色小樓為標志,約定俗成地稱這一地區為小白樓。 |
五大道是一個以由南向北并列著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這五條道路為主的一個街區的統稱。 |
以新興街以轄區內的新興路而得名,同時也取其“創新興旺發達”之意。 |
因境內的南營門而得名。清咸豐十年(1861),由統兵大臣僧格林沁下令修建天津城防。當時在距城里五六里的地方挖壕筑墻。嘉慶六年(1881)重修。圍建了一外城18公里長的濠墻及挖溝形成護城河,一道設14個門把守,稱為營門。有東、西、南、北四個正門,此地處位于南部營門,稱之為來薰門,也叫過海光門,俗稱南營門,現位于今南京路與衛津路交口南側。南營門這塊地區由此得名而來。 |
轄區是歷史上的“南市”地區,南市街道由此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