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淮北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

淮北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

  淮北市常住人口為1970265人,其中:濉溪縣人口為932402人,占47.32%;相山區人口為548934人,占27.86%;杜集區人口為239692人,占12.17%;烈山區人口為249237人,占12.65%。
1、濉溪縣 [安徽省淮北市] 93.24萬人

濉溪,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匯而得名,是中原經濟區、淮海經濟區和徐州經濟圈重要縣域,是聞名遐邇的“口子窖”原產地,素有“酒鄉煤城”“嵇康故里”“中原糧倉”之美譽。面積198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14.2萬人,常住人口93.2萬人,下轄11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縣城位于濉溪縣域最北部,始建于明清時期,現狀建成區34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約25萬人。

濉溪是人文薈萃的寶地。形勝之地,文脈恒昌。自春秋時期的铚邑到如今濉溪,這片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土地上,運河文化、紅色文化、古城文化、飲食文化燦若星河,異彩紛呈。春秋政治家華元、秦相蹇叔、東漢桓譚、魏晉嵇康等先后風流千古,隋唐大運河通濟流淌,臨渙古城墻靜默見證,這里有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的口子飄香,有淮海戰役總前委的運籌帷幄,還有雙堆集主戰場上的蕩氣回腸。

濉溪是創新創業的高地。東聯西引、溝通南北。濉溪高速公路、城際鐵路、通江達海優勢明顯,淮宿蚌、淮阜高速鐵路和淮北西、雙堆集高鐵站“兩鐵兩站”已逐步啟動建設,縣內南坪港貫通長江黃金水道。當前,“一區三園”錯位發展、優勢明顯,現已形成鋁基新材料、智能家電、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醫療用品等五大主導產業,濉溪經濟開發區成功入選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安徽省機械裝備制造基地。

濉溪是引資引才的洼地。騰籠換鳥、引鳳來棲。濉溪產業園區熱、氣、水、電、通信等已實現全覆蓋,污水處理、電鍍中心高效運轉,技術研發平臺支撐有力,教育資源、醫療設施、休閑設施配套完善。當前,濉溪經濟開發區、濉蕪產業園、百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一體化協同發展,中德產業園、雙創孵化園高標準建設,為企業入駐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平臺。

濉溪是宜居宜業的福地。資源豐富、風光秀麗。近年來, 濉溪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加快布局,大力推進城市水系治理,構建文化游賞、娛樂健身于一體的休閑體驗中心。王引河、濉河提質提標,乾隆湖、石板街交相呼應,“水脈相連、水綠交融、城水共生”的濱水園林城市形象日益彰顯。先后獲評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明先進縣、安徽省文明縣城、安徽省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2、相山區 [安徽省淮北市] 54.89萬人

相山區是淮北市主城區,轄1個鎮、8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75個社區,13個行政村,面積141.7平方公里,轄區常住人口約54.9萬人。先后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全國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獲評第一屆、第二屆安徽省文明城區,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安徽省發展民營經濟先進區、安徽省城市商貿服務業發展示范區、全省投資環境十佳區等省級榮譽稱號。

相山歷史悠久而又區位優越。相山歷史悠久,因境內有相山而得名。“相土烈烈,海外有截”,4000多年前,商湯十一世祖相土建城相山腳下,此后歷代王朝在此設郡置縣。春秋時期政治家蹇叔、漢代哲學家桓譚、三國時期“竹林七賢”嵇康等,皆生于斯或長于此。相山南襟江淮,北望黃河,居蘇魯豫皖四省之要沖,臥淮海經濟區之腹心。交通便利,鐵路北接隴海線、東連京滬線,西入京九線;離連云港港口240公里,是安徽省離港口最近的城市;距徐州國際機場50公里;連云港至霍爾果斯、合肥至徐州的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隨著鄭徐客專淮北連接線項目的建成通車,淮宿蚌城際高鐵、徐淮阜高速的開工建設,相山區已融入了京滬“四小時經濟圈”。

相山積極開放而又極具潛力。相山區委、區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推進“創新相山、實力相山、美麗相山、共進相山、幸福相山”新階段現代化美好相山建設,全區呈現產業層次提高、開放創新聯動、城區框架拉開、精神狀態昂揚的可喜局面。202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跨過400億元新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民間投資等指標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如今,隨著轉型發展步伐的加快,相山正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相山產業獨特而又基礎堅實。規劃面積15.02平方公里的相山經濟開發區發展勢頭良好,供熱、供水、供電、天然氣、通訊、道路等實現“九通一平”,擁有食品制造(生物科技)、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目前形成了以完美、今麥郎、嘉士利、曦強乳業、徽香昱原等企業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群和以完美生物、盛美諾生物、阜邦生物等企業為代表的保健食品產業群。電子信息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高新產業,是相山區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相山經濟開發區是經省政府正式批準的皖北唯一可以落戶電路板、集成電路的園區,重點發展PCB、集成電路、消費電子三大方向。已入駐諾訊智能制造、銀泰福智能終端、萊寶顯示等行業領軍企業。

相山環境優良而又宜居宜業。相山生態資源豐富,擁有4A級風景區相山森林公園及東湖、中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中華環境獎獲得者。相山擁有皖北規模最大的職教園區,現有普通高校3所,各類職業學校33所,在校學生8萬多人,工業、科研院所8個,民營科技研發機構28家,科技人員約2.5萬人,熟練技術工人20萬人以上。相山是皖北地區最具幸福感城區,群眾安全感指數連續多保持95%以上,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雙創”平臺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長足發展,成為客商云集、外資集聚的投資高地。

3、烈山區 [安徽省淮北市] 24.92萬人

烈山區位于淮北市主城區南部,素有淮北市門戶區和南大門之稱,轄三鎮、四個辦事處、一個經濟開發區,全區總面積388平方公里,人口24.9萬,是一個具有豐富礦產、電力、旅游、人力、市場等資源優勢的新興現代化工業旅游區,是淮北市城市“東進南擴”的重點發展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有力有序,擁有“中國土地復墾示范區”、“全國經果林建設百強縣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區”、“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國家礦山地質公園”、“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區”、“中國軟籽石榴基地”等多張國家級城市名片,“塔山石榴”、“黃營靈棗”、“和村蘋果”等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烈山區人口集中,礦藏豐富,工業發達,屬于淮北市重工業區。全區總面積為384.88平方公里,占淮北市總面積的14.2%,烈山區建置沿革及其疆域,隨社會發展多有演變,歸屬屢易。歷史上曾隸屬于徐州、宿國、相縣等,新中國以來,先后隸屬于濉溪縣、淮北市管轄。1980年為淮北市劃置的一個縣級行政區,1984年元月體制改革后成立全能烈山區。2006年3月開始,烈山區置烈山鎮、宋疃鎮、古饒鎮3個鎮、楊莊、臨海童、百善、任樓4個街道辦事處,有21個行政村、42個居委會。

烈山區為淮北市1980年劃置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一面環山,大部分是平原,氣候溫和,塌陷區水面廣闊,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人口集中,礦藏豐富,工業發達,屬于淮北的重工業區。烈山區位于市區的東南,西、南與濉溪縣相接壤、北與蕭縣、杜集區、相山區相連接,東與宿州市埇橋區相毗鄰。南北狹長。東西略窄。西有濉河、雷河環繞,宿丁公路、濉阜鐵路橫貫其中。合徐高速淮北出口、青龍山火車站和青龍山港口坐落于內。

區境內北長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全區總面積384.8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4.2%,其中陸地面積353.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1.1%,,水面總面積5.2萬畝,占總面積的8.9%,山地面積5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2%,全區耕地面積27.5萬畝,占總面積47.2%,人均可耕地0.8畝。

4、杜集區 [安徽省淮北市] 23.97萬人

杜集區位于淮北市東北部,1980年5月建區,轄段園、石臺、朔里3個鎮和高岳、礦山集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市級工業集中區,41個村(社區),區域面積240平方公里,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為239692人,占全市人口的12.17%。全區共有家庭戶88991戶,集體戶3722戶。家庭戶人口為227162人,集體戶人口為12530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5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67人。

杜集區人民政府駐地高岳街道辦事處,地址:淮北市開渠西路58號。

杜集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杜集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飛地”段園鎮距離江蘇省徐州市南三環僅3公里。北靠隴海線,東臨京滬線,西接京九線,連霍、京臺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徐阜鐵路和311國道在此對接。高鐵淮北北站位于杜集區坡里村,距市區約12公里,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運營。全區城市基礎設施覆蓋面積達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30平方公里,擁有10萬余畝植被蔥郁的山場,2.8萬畝原生態湖面,雙樓村是中國名村,南山村是安徽省美好鄉村示范村,大莊村是享有盛名的葡萄之鄉,“段園葡萄”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杜集人文薈萃、充滿活力。從相王建城到漢朝設梧縣建制,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明,孔子十二賢弟子之一的顓孫子張、雕塑大師劉開渠、人民藝術家劉世龍(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扮演者)等皆生于斯或長于此;漢化像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歷史傳說,向人們展示著厚重的文化。如今,隨著轉型發展的步伐加快,杜集正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是開放式村部建設的發源地、全省首批兩個縣(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之一、全省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區委書記用人行為試點縣區、全省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聯系點。先后榮獲全國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先進縣區、全省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區、全省信訪工作責任目標管理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杜集工業強勁、特色鮮明。堅持工業強區戰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機械制造、紡織服裝、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發展強勁,形成了“工業主導,機械制造業引領”的良好態勢。舉全區之力打造以杜集經濟開發區為主體、段園工業集中區和杭淮現代紡織園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特色園區,全區園區建成面積達10平方公里,形成了主題園區競相發展,產業集聚特色彰顯的生動格局。淮北礦山機電裝備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杜集經濟開發區榮獲“國家火炬高端礦山裝備特色產業基地”、“中國礦山裝備制造基地”、“安徽省礦山機械裝備技術產業基地”和“安徽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

杜集開放包容、文明和諧。扎實開展縣(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在全省首開開放式區委常委會之先河,以“傾聽您的聲音”的形式,邀請“三代表一委員”參加區委常委會,在“三重一大”等方面進行民主決策,“陽光杜集”品牌效應進一步彰顯。探索建立選人用人質量監督評議機制,構建“以政績考核為中心、民意考核為基礎、廉政考核為保證”三位一體的用人新格局,營造了“肯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良好氛圍。創造性地開展開放式村部建設,“推倒一堵墻,貼緊了干群心”,得到了中央、省、市的充分肯定,引起了《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榮獲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综合91 | 日韩欧美一区不卡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