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因境內姑蘇山改名蘇州。相傳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為大臣,并把江東冊封給胥。從此,江東便有了“姑胥”之稱。“姑”是當時荊蠻語的擬聲詞,無義。“胥”字不常用,就改用一個讀音相近的“蘇”。“蘇”(“蘇”的繁體字)由草、魚、禾組成,象征魚米之鄉。于是“姑胥”就成“姑蘇”了。 |
五代時為通州,以其地據江海之會,通達吳越之路得名。1912年為了和北京的通州相區別,改名為“南通”(南方的通州)。關于紀曉嵐的故事中,就有一個關于通州的對聯故事。“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