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龍巖市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2]

龍巖市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2]

  根據《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關于印發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3212”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龍巖市2022年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工作計劃》,為加快我市鄉村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我局開展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認定工作。經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遴選推薦、市農業農村局審定,認定新羅區紅坊鎮東埔村等58個村為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
  巖太村,地處高原山區,海拔1000余米,西傍永定第一名山——東華山,東臨金豐第一高山——奇石山。村內群山巍峨起伏,紫氣繚繞,高山環抱,遍野青翠,山間多磐石,村民背石而居,客家話古稱巖背,或又有人形容是最具人間仙境景色之山村。由巖太和革命基點村大岐兩個自然村組成。據村內鎮龍塔古鑄鐘載述,村里原有十八姓氏,解放后統歸于林姓,與另一林姓村莊——土樓王子振成樓所在的湖杭鎮洪坑村系血脈兄弟村,至今兩村仍沿襲……。
  西陂村有人口6238人,總戶數1620戶,46個村民小組。現有黨員162人,下設三個黨支部,是高陂鎮最大的行政村。山林面積約38000畝,耕地面積3600畝,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陂天后宮。西陂村位于永定河上游,高陂鎮西側,永定河繞村而過,從村頭到村尾有6公里長。西陂村是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的好地方。現有姓氏林、盧、鄭、陳、邱、劉、黃七姓。西陂村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為閩西的革命勝利立下了不朽……。
  因山上很多竹子,原稱筀竹;解放后為了雅意,改稱貴竹得名。土地革命時屬北三區;1935年紅軍北上抗日后,屬古蛟區;民國時屬華洋鄉秋竹保;1949年9月解放初屬古蛟區豐年村政府;1950年6月屬第七區;1952年屬豐年鄉;1956年設貴竹高級社,屬白砂區華豐鄉;1958年10月公社化,屬上游公社豐年大隊;1959年改稱蛟洋公社豐年大隊;1960年屬白砂工委華家公社豐年大隊;1965年4月華家公社與蛟洋……。
  很久以前,王姓人在村中居住,取名“王坑”;后來,張姓祖先在此定居后,改為“衍村”;民國時期,張竹軒把村名定為“文坑”。清屬平安里;1929年土地革命時屬才溪區蘇;民國時屬嶺坑保;1949年解放初設農會分會屬才溪區;1952年與才溪嶺和一起屬嶺坑鄉;1956年稱文坑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稱才溪公社通賢管理區文坑大隊;1961年稱才溪工委通賢公社文坑大隊;1968年稱通賢公社革委會文坑大隊革領組;……。
  蛟洋鎮丘坊村是原蛟洋鎮政府所在地,省道308線貫穿其中,離蛟城高速公路蛟洋出口500米左右,道路交通極其方便。其東南面與塘廈村相連,北面有秋竹村,西面有蘇康村,擁有林地19000多畝,耕地2000多畝。丘坊村共有兩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536戶,2222人,黨員57人,丘坊村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含交叉任職)。近年來,丘坊積極引入種菜大戶,引導村民加快土地流轉。在土地不拋荒的情況下,積極引導村民……。
  步云鄉馬坊村位于步云鄉南部,地處國家A級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東接梨嶺村,西連步云鄉政府(鄉政治文化中心),南連新羅區江山鄉,北接古爐村。全村現有176戶,796人,轄5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山林面積13374畝,毛竹林面積8380畝,耕地面積953畝,黨員45人,村民代表39人,2009年被列為市毛竹豐產林示范點。……。
  古爐村距離步云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總人口316人,四個村民小組,方圓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共有山林面積9479畝,其中生態林面積3679畝,毛竹林面積2800畝,耕地面積510畝,小水電2座,裝機1000千瓦,村民占30%股份,高山花卉基地60畝,年產花卉10萬盆,種植反季節蔬菜610多畝,農民人均收入達6300元。……。
  彩霞村現有14戶低保戶,5戶五保戶,落實貧困人口76人,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5338元,村財總收入2萬余元。現有3名支委和3名村委,村部依托原小學改建,場所有限。近年來,該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儒溪茶葉有限公司在羊排崠種植茶葉500余畝,國家級槐豬擴繁場落戶洋坑,每年出欄槐豬5000余頭。該村集體收入較少,主要由水電站資源股分紅和山林租金,以及財政轉移支付三塊組成,共計2萬……。
  大坑村位于太拔南片,屬交通不便半山區,距太拔鄉集鎮4公里。全村11個村民小組,238戶936人,貧困戶22戶,442 個勞動力,其中270個外出勞務人員;村兩委干部5名,黨員30名。擁有耕地面積912畝,山林面積2835畝。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5359元,村財收入37388元。全村以種養業為主,收入居全鄉中等水平。大坑村生態環境保持不錯,民風純樸,村民勤勞善良。 ……。
  大燮村是茶地鄉南大門,距鄉政府4公里,東與本鄉高屋村毗鄰,南至省道杭永線6.5公里,北與廬豐鄉接壤,西至泮境鄉政府7公里。全村有340戶,1349人,13個村民小組,九個族姓民,其中有27戶貧困戶及60個0黨員。總耕地面積有2029畝,山林面積2萬余畝。 村級活動場所占地面積200余平方米,設有老人活動場所,安全生產學校。村干部有六個,其中支委3名,及村委3名,都是0黨員。村集體收入包括轉移支付及……。
  中坊村是武平縣東留鄉的一個邊遠的小山村,但這里的民風淳樸、人民勤勞,經濟發展、社會安定,2012年被市綜治委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無訴無訪村”。中坊村位于東留鄉的西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8公里,西邊與本縣的民主交界,西北邊與江西省尋烏縣羅珊鄉相鄰,東邊3公里處就是本鄉的龍溪村。全村有9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252戶995人,耕地面積1800畝,林地面積26000畝。全村人民在鄉黨委的領導下,全面推……。
  蘇湖村地處東留的中西部,省道309線穿村而過。全村共有287戶1104人,村兩委干部6人,黨員54人,有5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572畝、山林面積3.4萬畝。全村發展種植無公害蔬菜、烤煙、食用菌、花卉、生豬養殖、仙草等產業為主,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597元。全村解決了通電、通水問題,完善了通往主要耕作區的機耕路工程。蘇湖村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環境舒適,是一個令人心生向往的美……。
  高橫村地處民主鄉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6 公里,轄7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01人176戶,黨員32名。全村耕地面積842畝,林地面積10340畝,自然資源主要有省級生態公益林4407畝、毛竹林4000余畝、明清時期作為貢品的“高埔茶”,2009年“高埔茶”列入福建省優質種源保護品種,但目前尚未形成產業規模,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屬于典型的“空殼村”,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全村至今還無人飲工程,村民生活用水……。
  葉坑村地處十方鎮南大門,距離集鎮六公里。東與上杭縣湖洋鄉交界,西與梅坑,鮮南村,南與巖前鎮和安村,北與鮮南村、丘坑村接壤。205國道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葉坑村共745戶,總人口3050人,全村20個村民小組,分布在19個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積約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50畝,人均0.37畝,山林面積18000多畝,全村勞動力1983人。農村產業結構:第一產業主要是以種植、養殖……。
  壯畬村位于武平縣中赤鄉南部,占據了中赤的重要地理位置,準備建設武平至中赤至廣東平遠的大道,新農村建設工作正在進行。全村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為1302畝,林地面積為26000畝,共有5個自然村,九個村民小組,323戶,人口15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全村黨員7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203元,以種植烤煙、經營毛竹、種植仙草和花卉產業為主導,村財收入為1.6萬元(林地使……。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日本 | 最新亚洲第一AV在线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高清 |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日本人真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