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位于蘇北平原中北部,縣域面積1439平方公里,人口106萬,轄20個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生態化工園)?h域分屬里下河、沿海、淮北三個農業區。阜寧歷史悠久,古稱黃浦,宋時稱廟灣,清雍正九年(1731)建縣,素有“江淮樂地”之稱。阜寧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曾是華中抗日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1941年7月至1942年12月,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移駐阜寧,劉少奇、陳……。 |
五河縣地處皖東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內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而得名。全縣總面積1428.5686平方公里,人口70萬,轄14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城南工業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216個村(居)。歷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稱五河,至今九百余載。境內曾出土全國最完整的十萬年前淮河古菱齒象化石,有多處石器時代遺址,霸王城、皇墩廟、漢王臺、嚴小姐墓古韻猶存。民歌《摘石榴》獲南寧……。 |
衡南縣位于湖南省東南部,居湘江中游,因地處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縣域面積2688平方公里,耕地60540公頃,轄25個鄉鎮,1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辦事處,人口99萬。始建于1952年7月,雖時間不長,然溯源稽古,歷史悠久,從西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始建酃縣,至清乾隆21年(1756)析衡陽縣東南境置清泉縣,立郡設州,析縣置府,分區建市,幾易其名,歷經滄桑2000余載。宛若碧泓清泉,流遠而源不改……。 |
淮陽區隸屬河南省周口市,位于豫東南,行政區劃面積1334.5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9.5萬人,轄8個鎮(城關回族鎮、新站鎮、魯臺鎮、四通鎮、臨蔡鎮、安嶺鎮、白樓鎮、劉振屯鎮)、9個鄉(豆門鄉、朱集鄉、馮塘鄉、大連鄉、葛店鄉、黃集鄉、齊老鄉、曹河鄉、鄭集鄉),2個場(農場、原種場),2個辦事處(柳湖街道辦事處、王店街道辦事處),共467個行政村,現有耕地140.9萬畝,是小麥、玉米的主產區,也是黃……。 |
天長市位于安徽省東部、高郵湖西岸,與長江、淮河相鄰,地處北緯32°27′27″至32°57′36″、東經118°39′19″至119°13′23″之間,西與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北與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金湖縣毗鄰,東與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隔湖相望,南與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南京市六合區相連。天長市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顯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縣級城市之一,市區距揚州50千米,距南京75千米,西傍京滬鐵……。 |
新蔡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豫皖兩省四市六縣結合部,總面積1453平方公里,耕地148萬畝,轄20個鄉鎮、3個街道,361個村(居)委會,總人口113萬,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河南省直管縣。新蔡是一個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千年古縣。上古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2200多年的建縣史,是呂姓、蔡姓的發源地,干姓、梅姓的郡望地。夏朝初年,華夏鑿井術的發明人伯夷因……。 |
肥東縣位于合肥市東部,江淮分水嶺南側。1949年2月3日建縣?h域面積2181.6平方公里,縣內地勢略呈傾斜,北高南低,江淮分水嶺橫貫于縣境北部,形成長江、淮河兩大水系。轄12個鎮、6個鄉、2個開發園區。全縣戶籍人口108.5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34.1萬人。肥東縣居皖中腹地,東望南京,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吳楚要沖、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譽。肥東是安徽“……。 |
邳州位于江蘇省最北部,是東隴海沿線和大運河沿岸的重要節點城市,面積2088平方公里,人口195萬,是江蘇省第二人口大縣,轄21個鎮、4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497個行政村(居)。近年來,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36位、全國工業百強縣第29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第33位,獲評中國高質量發展十佳市、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市,三次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邳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境……。 |
慶安縣位于小興安嶺和松嫩平原交匯處,幅員5,469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93個行政村,766個自然屯,縣城4個街道辦事處;鶴哈高速、雞訥公路、哈佳鐵路穿境而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境內三山環繞,九河匯流,耕地278.66萬畝,轄8個國有林場,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慶安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首批授牌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 |
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42°07~42°51,東經121°53~12258。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東接遼寧省沈陽市的康平、法庫兩縣,東南以清代柳條邊為界與沈陽新民市接壤,西南接黑山縣,西隔繞陽河望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彰武縣地處內蒙古南行的要沖,東北入關的咽喉,古來有全遼管鑰之稱。全境呈楓葉形,全縣總面積3641平方千米,南北寬79千米,東西長87.5千米!窘煌顩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