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于“海濱廣斥,饒有魚鹽”。 |
意為“狼煙升起的炮臺”,朱元璋在此建的“狼煙墩臺”被當地人稱為“煙臺”。 |
因芝罘島而得名,芝”即靈芝。芝罘島的形狀,恰似一株巨大的靈芝因此稱之為“芝罘島”。 |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 |
“牟平”以在“牟山之陽,其地坦夷”得名。 |
相傳此地一夜間來了一座小山,取名“來山”。后因山上草木叢生,遂演變為萊山,由此得名萊山區。 |
《元和郡縣志》載:昔漢武帝于此望蓬萊山,因筑城,以蓬萊為名。地名蓬萊來源于仙山蓬萊,漢武帝在海邊筑起一座小城,命名蓬萊聊以自慰,從此便有了蓬萊這一地名。 |
1986年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而黃縣有龍口鎮,因而得名。 |
萊陽市因地處萊山(今旌旗山)之陽,故稱萊陽。 |
因古萊州府駐地而得名,舊稱掖縣。1988年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 |
金天會九年,因金代戰亂民眾多流亡,為招集流亡者,使其回鄉安心農耕,遂取名“招遠縣”。 |
棲霞因以“五更平明,海日東升,照耀城頭,霞光萬道”而得名。 |
清雍正十二年,批準裁大嵩衛設海陽縣,縣城建于今鳳城。又因縣地處黃海之北,故名“海陽”。 |
濰坊市位于山東半島西部,居半島城市群中心位置,地跨東經118°10′~120°01′,北緯35°41′~37°26′,東與青島、煙臺兩市連接,西鄰淄博、東營兩市,南連臨沂、日照兩市,北瀕渤海萊州灣。【土地資源】全市土地總面積1.62萬平方千米(161.67萬公頃),其中農用地115.47萬公頃(耕地79.27萬公頃,基本農田69.46萬公頃),占總面積71.42%;建設用地31.30萬公頃,占總面……。 |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濰州為濰縣,1949年6月為濰坊市,1984年,濰坊市組建為地級省轄市后,設立濰城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