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德三年(956年)置濱州,以濱渤海之州而得名。 |
取義于漢代龔遂治渤!昂I之民”復(fù)沾圣化。 |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惠民縣為附郭,因有明代開鑿的排水渠惠民溝而得名。 |
陽信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陽信縣,因治所為韓信自燕伐齊屯兵駐地,又居古篤馬河之陽,縣名由此而得。 |
“無棣”一名始見于《春秋·僖公四年》,以縣城南臨無棣溝取名無棣。 |
五代時期,梁朝沿襲唐代建置,后唐莊宗李存勖為避獻(xiàn)祖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
商、西周時為鄒侯國地。春秋時齊景公筑鄒之長涂,鄒關(guān)(今隘阜口)之東始就平地,故名鄒平。 |
菏山與雷澤的合稱,菏澤也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
因境內(nèi)“菏澤牡丹甲天下”而得名。 |
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后,出海至齊,輾轉(zhuǎn)至陶,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 曹州為曹縣,后復(fù)置曹州,曹縣此稱沿用至今。 |
單縣古稱單父,由舜帝的老師單卷居住地而得名。 |
“成武”一名因漢高祖劉邦在此“成就武功”而得名。 |
巨野縣因古為大野澤而得名。 |
春秋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魯在此駐軍并筑城名鄆,鄆城自此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