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江蘇省環保廳公布了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名單。 |
鎖石村是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20115003999。 |
因轄境在句容河北岸得名。1958年建河北大隊、趙家邊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河北村民委員會、趙家邊村民委員會。2006年8月河北村民委員會和趙家邊村民委員會合并名河北村民委員會。2007年4月更名河北社區村民委員會。2012年6月改設河北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河北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湖熟中學東北4公里處。……。 |
清《順治溧水縣志》:“長樂橋,東北二十五里。有碑,橋旁有庵。”以長樂古橋得名。1999年由涼蓬村民委員會和家邊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長樂村民委員會。2013年更名為長樂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長樂社區:位于溧水區東北10公里處。……。 |
傅家邊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全村總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4338人。2011年村集體收入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0元。近年來,傅家邊村立足資源優勢,全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林果業和大棚草莓等設施農業,建成了萬畝梅園、千畝桃園、千畝梨園、千畝茶園、五千畝草莓園等一批精品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培育農家樂專業村2個、發展農家樂餐飲店67戶,走出了一條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多渠道促進農……。 |
1958年建芮家大隊。1983年成立芮家村民委員會。2000年4月石山下村并入。2013年11月更名芮家社區居民委員會。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芮家村:位于晶橋鎮西南2公里處。……。 |
華西新市村一般指華西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令華西村聲名在外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它的富裕。40多年來,華西村走出了一條“以工業化致富農民、以城鎮化發展農村、以產業化提升農業”的特色發展之路,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0000美元,2008年1—8月份完成銷售376億元,可用資金22.17億元,繳稅5.5億元。“十一五”期間,華西村確定統籌發展新目標,銷……。 |
宜興市湖父鎮洑西村位于陽羨生態旅游區的西南面,緊靠竹海風景區,兩條旅游線穿村而過,交通便利,由城澤、龍山、廟干、油車、九龍五個村合并而成。村地域面積22.13平方公里,全村36個村民小組,1560戶,人口4045人。耕地面積4199畝。-洑西村是唐代“陽羨貢茶”的發源地之一(江蘇宜興,古稱“陽羨”),這里人文薈萃、物產豐饒,特產毛竹、茶葉、板栗、百合、楊梅、銀杏。村中青山環繞,岕、谷交錯,自古是風……。 |
白塔村:位于西渚鎮西部,緊臨云湖景區,橫山大覺寺的舊址座落在白塔,西與溧陽天目湖接壤,張戴公路穿村而過,面積7.6平方公里,村民小組38個,27個自然村,戶數929戶,人口2837人。白塔村文化資源豐富,歷史遺存眾多,既是“中國革命戲劇拓荒者”、“革命電影事業奠基人”、著名劇作家于伶的家鄉,也是星云大師祖庭白塔寺的原址所在地,這些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是白塔村的寶貴財富。村黨總支高度統一思想,堅持科學……。 |
山聯村地處無錫市東北部,毗鄰常熟、江陰,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共有40個自然村,常住人口6309人。山聯村背靠顧山,東有錫張高速,西有S228省道,自然條件優越、出行交通便捷。2008年以來,山聯村以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為發端,圍繞“增收、富民、生態、文明”目標, 以“美化、亮化、綠化、硬化”為標準進行生態修復,并規劃建設現代農業觀光區、高效農業養殖區、生態人居區、休閑運動區、綜合服務配套……。 |
因由盛店村民委員會和宇峰村民委員會合并,各取村名中一字得名為“盛峰”,故名。1960年成立凱旋大隊,1962年成立宇峰村民委員會,2001年宇峰村民委員會和盛店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新的盛峰村民委員會,2012年更名為盛峰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盛峰社區:位于錫陸路110號。……。 |
和平村原有雁門和牛塘兩個自然村,1954年,農業生產合作社需要社名,當時黨中央正提出保衛世界和平的號召,村民們受到啟示,故而得名。20世紀50年代建立黨支部,成立和平村民委員會。2011年,更名和平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平社區:位于和平路西側。……。 |
十四世祖錢文焯遷嘯傲涇,至十七世祖錢發遷至鴻聲瞻橋,生三子,長子種德居鴻聲,次子順德居錢三房,三子正德居七房橋。錢正德家境富裕,生七子,在七房橋造了七開間七進七個墻門,亭臺樓閣,鱗次櫛比,氣勢宏偉在村兩端各造一橋,東為垂慶橋,西為七房橋,橋依宅名,村以橋名,“七房橋”名由此而來。2009年5月,七房橋村與友聯村合并成七房橋村(居)民委員會。2020年8月撤銷七房橋居民委員會。七房橋社區:位于錫甘路……。 |
明洪武年間,村前多處形成一片洼地,得名。2013年批準設立海子涯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鳳城街道,沿用至今。海子涯社區:東至邊界,西至東環路,南至解放路,北至豐沛鐵路,社區辦公地址位于北環路南側。……。 |
明崇禎年間建成,以劉姓先祖在此占產立莊,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駐地劉大莊,1983年體改為劉大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與朱莊村、水坑涯村合并為劉大莊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歡口鎮,沿用至今。劉大莊村:位于歡口鎮以北3公里處。……。 |
1855年,由山東巨野安莊遷來,延用老家村名,取名安莊。1983年,設立安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挖工莊村并入。2010年,改設安莊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大屯鎮。2014年,撤鎮設街道,隸屬大屯街道。安莊社區:位于徐莊社區南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