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江蘇省環保廳公布了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名單。 |
學富鎮,位于鹽城市區西南部,距市區30公里?偯娣e41.2平方公里,人口3.06萬人,下轄28個村(居)委員會。具有獨特的水陸交通優勢,鹽金國防公路、鹽樓公路在境內縱橫交錯,蟒蛇河,略斜河、直挺河、橫塘河環繞全鎮四周,鎮村公路以及集鎮建成區“三縱四橫”公路實行大循環! W富鎮是優質糧棉多種經營生產基地,隨著農村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初步形成了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水生作物種植、多元立體種植等農業特色……。 |
大岡鎮是蘇北里下河地區的一個古老集鎮,亦為江淮名鎮,黃海之濱的經濟重鎮,始建于漢朝,因“沙崗之巨”而得名。位于沿海開放城市-鹽城市的正南大門,距市區20多公里。一級公路貫穿鎮區。區域總面積81平方公里,全鎮共有30個行政村、250個村民小組,一個街道辦事處、9個居委會,總人口5.3萬人。大岡鎮是全國文明鄉鎮、省綜合實力五十優鄉鎮民、省文明單位! 大岡鎮土地面積6143公頃,耕地面積7650公頃,……。 |
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位于鹽城市亭湖區東部,地處鹽城黃(渤)海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板塊、省級鹽城沿海濕地旅游度假區所在地。全鎮下轄4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2個養殖公司,1個國有林場,區域面積262.9平方公里,總人口5.1萬人。歷史悠久,社會文明。明代以前,黃尖悉為浩瀚瀛海,其后泥沙逐漸淤墊,海岸東遷,由海而陸。清嘉道年間,境內始有煎鹽。從此,黃尖人依海而居,向海而生。黃尖鎮是1983年省政府批準的全市……。 |
甘泉街道辦事處隸屬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由原來的揚州市邗江區甘泉鎮改制而來。甘泉街道位于揚州西北郊,距市中心8千米,屬丘陵地帶,東與槐泗鎮相鄰,南與維揚區西湖鎮接壤,西與楊廟鎮、儀征市劉集鎮毗鄰,北與楊壽鎮相連。2008年5月18日,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揚州市邗江區甘泉鎮,以所轄楊壽居委會和永和、愛國、寶女、新龍、東興、方集、墩留7個村委會區域設立邗江區楊壽鎮,鎮政府駐楊壽;以所轄甘泉居委會和……。 |
蔣王街道位于揚州市西郊。年末,區域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轄4個村居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1個社區,總人口16000余人。2006年,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攬,街道上下搶抓機遇,精誠團結,不等不靠,主動應對,用創新破解難題,用發展解決困難,用和諧促進穩定。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1億元,同比增長24%,人均GDP68356元,入庫稅費達5505萬元……。 |
沙頭鎮是抗戰時期金融巨子––胡筆江先生的故居,是江蘇省政府批準的對外開放重點衛星鎮,省級文明單位,沿江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南郊,交通極為便利,投資環境寬松。全鎮轄14個行政村,2個集鎮居委會,總人口4.6萬人,總面積62平方公里,有市政府菜籃子工程、“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萬畝優質稻米基地”,有市政府批準的“鄉鎮工業園”以及夾江生態旅游開發資源,享有“壓力機之鄉”、“電器線纜……。 |
邗江縣轄鎮。1956年建頭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設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30公里。面積29.6平方公里,人口2.7萬。揚州至頭橋公共汽車直通境內丁家碼頭。轄八江、姚港、十圩、頭橋、建新、新阜、三橋、南華、大同、新港、安帖、馮灣、新橋、西城、新勝、迎江16個村委會和頭橋1個居委會。農業主產稻、麥。鎮村工業有鞋帽服裝、醫療器械、五金塑料、機械化工、電源器材、印刷標牌等……。 |
江都市轄鎮。1949年為邵伯鎮,1959改公社,1964年復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0.5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5.4萬;唇反┰芥偩,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轄公路、高蓬、謝莊、張橋、馬蕩、竇橋、孫橋、謝婁、邵莊、艾菱、崔橋、南渡、運河、許莊、梁莊、先進、漁業17個村委會和青云、廟巷、壩巷、甘棠、蟾宮、北河、南郊7個居委會。農業主產稻、麥。邵伯湖河盛產魚、蝦、蟹、鱉,邵伯菱尤為著名。鎮……。 |
江都市丁伙鎮轄區面積80.9平方公里,人口5.01萬人,下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和1個水產養殖場,是“全國花木名鎮”。近年來丁伙鎮堅持以“工業強鎮、花木富民、環境育人、協調發展”為戰略,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實力,更顯魅力的“三力”丁伙,經濟與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06年全鎮實現經濟總量6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7.5億元,財政收入53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50元。……。 |
江都市轄鎮。1956年由楊景、魯陵、校陳、嵇沈(部分)、五尖五個鄉合并為武堅鄉,1958年并入小紀公社,1959年析置武堅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6建鎮。位于市境東北角,距市府43.5公里。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2.2萬。鹽邵河、魯汀河交匯于此,境內公路與寧鹽公路和328國道相連。轄孫家、花莊、姜王、龍耳、校陳、團結、景北、楊景、楊西、景南、五尖、北尖、同合、建新14個村委會和武堅1個居委會……。 |
月塘鎮位于兩省(蘇、皖)三市(區)(儀征、天長、六合)交界處,地處儀征生態板塊核心區,是揚州市重點中心鎮之一。西接省會南京六合區金牛湖度假區,東連名城揚州,南臨儀征城區,北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區域面積148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 502個村民小組,3個街道社區,1個場圃,總戶數1.6萬戶,人口5.8萬人。月塘因水月寺內潭中映月而得名,其歷史可追溯到漢,明隆慶年間有區域記載,清道光年間有具體標……。 |
大儀鎮位于江蘇省儀征市北部,地處兩。 江蘇、安徽)四市、區(儀征市、邗江區、高郵市、天長市) 交界處。東臨歷史文化名城揚州16公里,毗鄰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旁依寧啟鐵路,省際揚天、省級郵儀(泗大)公路縱橫交匯于鎮域。全鎮總面積107.6平方公里,總人口5.25萬人。1997年7月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集鎮,是江蘇省命名的“省新型示范小城鎮”。 大儀鎮歷史文化悠久。大儀鎮古名陵宣鎮,史載南宋名將韓……。 |
氾水鎮是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畔的明星古鎮,始名“氾水”,唐代集鎮初具規模,自古就有“金范水”美譽。范水地理條件優越,-、淮江公路和金寶南線公路穿境而過,國家級重點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寶應站座落于范水境內。全鎮行政區劃面積172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0萬人,轄22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綠化造林百佳鄉鎮、省重點中心鎮、省百家名鎮、省文明鎮、市自然保護區。集鎮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常住人……。 |
山陽鎮位于江蘇揚州寶應縣。下轄:321023111001 121 山陽居委會 321023111002 122 萬緣居委會 321023111200 220 興同村委會 321023111201 220 龔陳村委會 321023111202 220 沿湖村委會 321023111203 122 金莊村委會 321023111204 220 春光村委會 321023111205 220 楊河村委會 ……。 |
早在元朝時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稱作“回回灣”。相傳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來揚州傳教時,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數千子孫,并建設了清真寺,作為本地和鄰近縣市穆斯林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F座落在菱塘回民集居地清真村的老清真寺,曾三易其址,但至今保存完好。據歷史記載,寺內現存一顆已有300余年的銀杏樹和近百年的金桂、銀桂各一株,還保存著世代相傳的大明宣德年號的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