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根據省委城鄉基層治理辦《關于印發<四川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委基治辦﹝2020﹞8號)精神,經各縣(市、區)申報,市(州)審核推薦,省直相關部門組織評審,擬上報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認定四川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鄉鎮43個、四川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村398個。 |
現聯合村由原聯合村、躍進村、團結村建制調整后新村命名為聯合村。聯合村新辦公室設在原聯合村3組。新村東與沱江河相交、南與富世街道丁海村相交、西與富世街道李寺村相交、北與富世街道保家村相交。幅員面積13.2平方公里,距離縣城6.5公里。成自瀘、樂自隆高速公路途經本村。建制調整后三個村的戶籍人口9412人,總戶數是2438戶。轄區共有52個組,耕地面積8514畝(其中田3000余畝、4000余畝土),林……。 |
寓意農作物都能大豐收,故名。1956年屬廣福鄉豐光村(別名鋒光村),1958年成立太陽管區豐光大隊,1960年廣福公社劃為豐光村,1982年更名李子鋪公社豐光大隊,1983年更名豐光村,2001年并入代寺鎮,2019年白果村和豐光村合并,合并后的村沿用豐光村村名至今。豐光村距離場鎮3公里,是政府遠景規劃的區域,本轄區幅員面積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80畝(其中:田4680畝,土3600畝)。林……。 |
大田鎮片那立村位于大田鎮北大門,幅員面積約21平方公里,屬二半山區地帶,平均海撥1470米左右,轄七個村民小組,403戶,總人口1509人,其中黨員33人,普通群眾1476人,現有耕地面積4170畝,其中芒果1500畝,石榴2670畝,林地面積31800畝左右,截止2017年底人均純收入18586.00元,種植業主要以種植芒果、石榴為主,旅游業主要以特色農家樂、石榴采摘觀光休閑為主,養殖業以養殖黑……。 |
白拉古村位于平地鎮北5公里處,與辣子哨村、平地村、迤沙拉村及大田鎮、大龍潭彝族鄉相鄰。全村共有19個村民小組,803戶,3176人。以種植玉米、水稻、蔬菜為主。產業以板栗、核桃、烤煙為主,現有板栗8500多畝,核桃5000多畝。白拉古社區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有84名黨員。特色黨建:“以黨建為引領,改善民生的和諧型黨組織”,以農村基層黨建“五個一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兩園兩線”和一……。 |
雷窩村位于丙谷鎮西南方向,距丙谷鎮3公里,東北臨沙溝村,南至小河村,西與埡口鎮的火山村、安全村接壤。全村有14個社、573戶、2068人,幅員面積13.8671平方公里,2016年末有耕地面積6256.49畝(水田2260.49畝,旱地3996畝)。全村設1個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2017年有正式黨員96人,預備黨員3人,全村有適齡勞動力946人。 我村主要產業以農業生產為主,以種植……。 |
賢家村位于米易縣城以北,距離縣城3.5公里,214省道公路、成昆鐵路貫穿全境,北與雙溝村交界,南與青皮村相鄰,西與草場鄉相連,東臨會理縣。幅員面積32.6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700人,1400戶。全社區耕地面積有4860畝,其中田3320畝,地1540畝,全社區地勢為河谷和二半山區,最高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1100米,屬于亞熱帶氣候。2017年實現人均收入19116元。2006……。 |
熱水村位于安寧河以西,東接麻窩村,西連黃龍村,南與高龍新村接壤,北與楊家村相鄰,距鄉政府 7km,距縣城 26km,緊鄰214省道、成昆鐵路和西攀高速。熱水村下轄9個村民小組752戶2892人,其中彝族367人,占總人口數12.7%。熱水村有黨總支1個,下轄黨支部2個,黨小組8個,黨員82名。黨員平均年齡46歲,男性58人,女性24人。村干部10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2人,村干部平均年齡32歲。熱……。 |
雙龍社區位于漁門鎮東南部,距鎮政府13公里,全村幅員面積30平方公里,全村現有全村現有耕地面積2280畝,林地面積24557畝,轄二道河組、中心組、雙龍組、刺竹組、閻汪組、三根樹組、田壩組、老房子組八個村民小組,轄小學一所。現有村道4.8公里,均全部硬化。社區 “兩委”有辦公場所、活動場所,寬帶覆蓋。2017年底全村總戶數為429戶,1435人,有勞動力916人,勞務輸出占總人口的21.5%,計劃……。 |
位于 惠民鄉東北部。全村幅員面積 9.33 平方公里,海拔1200—1700米,氣候特點 亞熱帶干熱河谷季風氣候。新林村創建點受益農戶 520戶,1643 人,轄 5 個村民小組,其中惠民街道坐落于新林村五組,農民人均純收入 12867 元。全村道路 50 公里,其中省道 6 公里,村道5公里(已硬化),社道4公里;5個社通電;三面光溝渠20公里,引水管道 25 公里;沼氣池503 口,太陽能熱水……。 |
上灣村由原上灣村、飛鳳村兩個村合并而成,東與通灘鎮開豐村交界,南與金銀村相鄰,西、北與鳳龍村交界。面積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585.7畝,主要以水稻、高粱、紅薯、油菜,春見柑橘、蔬菜,生態魚等農產品為主導產業,村民主要收入源于農業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轄區14個村民小組,1030戶,總人口3712人。……。 |
因境內有老地名董允墳而得名,故名。2013年得名后沿用至今,屬江陽區分水嶺鎮管轄。董允壩村……。 |
原咀上村和陽院子村合并時,各取首字而得名,故名。2013年沿用至今,屬江陽區泰安鎮管轄。泰安街道咀陽村全村12個村民小組,共1120戶,總人口4219人,全村共有黨員96名,其中正式黨員94名。黨總支一個,下設兩個支部,一支部47人,二支部49人。……。 |
雙加鎮顏坪村位于雙加鎮西北方向,與金龍鎮、瀘縣得勝鎮接壤,綜胡路、隆納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村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村民626戶2109人。顏坪村黨支部有黨員51名,下設兩個黨小組。耕地有水田1460畝、旱地2530畝,種植業以水稻、紅糧為主。顏坪村紅糧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采用“老窖公司+專合社(農場)+種植戶(社員)”的產業經營模式,目前已建立約2000畝種植規模,簽……。 |
希望此地能四季如春,長治久安,居住村于此的村民選舉產生的基層自治組織。1958年長安公社成立并建立長春大隊。1956年并入特興鄉,1962年屬長春公社,1981年屬長安公社。1982年屬長安鄉。1983年4月,長春大隊改名為長春村。1992年并入特興鎮。1996年7月,長春大隊改名為長春村。2000年從特興鎮劃出歸長安鄉管轄。2014年撤長安鄉建立長安鎮,長春村屬于長安鎮管轄。2019年12月由長……。 |
黃桷壩村成立于2007年,由(原大槐村、新林村、四寶一社)12個社組成,有5個社屬巖區,9個社屬壩區,黃桷壩位于納溪區上馬鎮最南端,與敘永縣江門鎮,納溪區合面鎮接壤,納黔高速、321國道和永寧河穿境而過。全村轄區面積12.1公里,其中耕地2231畝,全村有1045戶人,總人數3518人,正式黨員78人,2019年入黨積極分子轉預備黨員1名,新吸收入黨積極分子1名;分散特困戶16戶17人;低保52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