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4]
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4]
2020年8月24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正式公布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1322個專業村和100個專業鎮經過各地申報推薦、專家評審及網上公示等程序,獲準認定。 |
碣石鎮歷史悠久,歷來是海防重鎮,自宋代起已經在此設防保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與著名的天津衛、沈陽衛等齊名。故其海岸地貌特征而稱碣石,是陸豐市三大鎮之一。碣石鎮位于陸豐市南部,東臨碣石灣,與金廂鎮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0.3千米,總人口17多萬人,轄41個村(居)委會。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8.9億元。碣石鎮歷史上是依托碣石灣而發展起……。 |
東坑鎮地處榕江水系發源地,鎮域面積78km2,年末總人口2.6萬人。轄13個村委會,66個村民小組。2005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12873萬元,工農業總產值10046萬元,農村人均年收入359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3%、12.6%、7%。山區特色經濟快速發展 注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實施“工旅并進旺商貿,打造青梅專業鎮”的經濟發展思路,實行科學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積極引導農民走耕山致富道路。全……。 |
南萬鎮位于陸河縣西北部山區,西與紫金毗鄰,北與五華縣接壤。區域面積109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下轄14個行政村。2005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8890萬元,比去年12%;工業總產值2068萬元,比去年增長20%;農業總產值4387萬元,比去年增長7%;農民年人均收入3390元,比去年增長4%;鎮財政本級收入60萬元。同時,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民主建設以及社會各事業均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全……。 |
大嶺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南部,面積95平方公里,轄下23個村委會(社區),全鎮40多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4萬人。大嶺山地處經濟活躍的珠三角黃金腹地,位于東莞“三位一體”大市區的中心,毗鄰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優越。新107國道、石大路、厚大路、連馬路貫通全鎮;廣深珠高速、莞深高速、常虎高速、龍大高速度均在鎮內(旁)設有出口;跟常平火車站、虎門港、寶安機場、白云機場也只是40分鐘內的路程;即將興建的城市輕……。 |
大朗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于東莞市中南部,面積118平方公里,轄28個社區(村),戶籍人口6.8萬人,流動人口40多萬人。大朗在農業年代素有“中國荔枝之鄉”美譽,近年來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電子0、全國愛衛會授予“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衛生鎮”稱號,還獲得了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先進鎮、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醒獅)等稱號。區位環境得天獨厚。地處東……。 |
謝崗鎮位于東莞市最東端,是東莞市的“東大門”,接壤惠州,毗鄰深圳,與清溪、樟木頭、常平、橋頭四鎮相接,全鎮土地面積103平方公里,南部為山區,北部為平原,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常住人口1.8萬人,外來人口8.2萬人。謝崗是新興工業城鎮,道路網四通八達,莞惠公路、廣梅汕鐵路從西向東貫穿全鎮,規劃中的莞惠高速、博深高速在謝崗境內交匯,水電供應充足,通訊直達世界各地,市場繁榮、治安良好。謝崗鎮投資環境日趨……。 |
三角鎮位于中山市北部偏東,北通廣州番禺區,東連民眾鎮,西接黃圃鎮,南與港口鎮隔河相望,總面積70.32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56062人,非戶籍人口43004人。京珠高速公路貫通鎮域南北,設有大型出入口,省道南三公路呈東西向橫穿鎮境。鎮內有文化廣場1個,三星級酒店2間,四星級酒店1間,一級甲等醫院1間,11萬伏變電站3座,自來水廠、工業水廠各1間,污水集中處理廠2……。 |
港口鎮位于中山市東部,總面積70.87平方公里,轄社區居民委員會7個,村民委員會2個,戶籍人口5.64萬人,非戶籍人口5.6萬人。鎮內設有京珠高速出入口,并與105國道、番中公路、廣珠公路相連。2006年,港口鎮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發展為主題,以增強全鎮綜合實力為核心,以建設發展、創新、和諧港口為目標,全面提高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推動三個文明建設,經濟社會各項事……。 |
神灣鎮位于中山市南部,西江出海口磨刀門水道東岸,與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面積59.5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7萬人,非戶籍人口1.8萬人,轄外沙、宥南、神溪、海港、竹排5個村民委員會和神灣居民委員會。105國道、365省道貫穿鎮境,轄內有神灣港。2006年,堅持“港興鎮,經濟強鎮”的發展思路,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經濟實力增強,實現生產總值8.77億元,比上年增長4.38%;工農業總產值30.25億……。 |
大沙鎮位于開平市西北部,與恩平和新興交界,總面積215.6平方公里,轄14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8萬,鎮政府駐大沙圩,距開平市區50公里。大沙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5℃,年降雨量2225毫米。山、水資源豐富,天露山脈群峰挺拔,林木蒼莽,風光秀麗,主峰海拔1250米,是江門地區最高的山峰。近年來,大沙以產業強鎮為目標,做大做強小水電、青梅、花卉、茶葉和叁皇雞養殖等……。 |
大鰲鎮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下轄的一個鎮,總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5萬人! 〈篥楁偽挥谛聲䥇^東南部邊緣,地處西江下游磨刀門水道沖積而成的一個江心島(大鰲島和大嶼島),東鄰中山市橫欄鎮,南望珠海市六鄉鎮,西接新會區睦洲鎮,北近江門市外海鎮。大鰲鎮屬于低沙田地區,全境無山,一覽平原,河網交錯,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四面環水,交通便利,投資環境優越,是著名的水鄉城鎮! 〉乩怼 〈篥楁偽挥谛聲䱷|部,四面……。 |
雙捷鎮位于陽東縣西部,距縣城35公里。全鎮總面積82平方公里。雙捷公路連接廣湛公路、陽陽鐵路和站港公路,水路通陽江市和陽春市。全鎮1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6萬人。鎮區主要街道3條,共長1590米。有公路橋1座,人行橋2座。建于1958年的雙捷攔河大壩氣象壯觀,被列入陽江市八景之一。 鎮內金融、商業、保險等設施齊全,F有供電所1間,其中鎮區設有總容量420千伏變壓器2臺,有郵電支局、初級……。 |
我鎮位于陽江市東北部,地處那龍河中下游,東北與合山鎮交界,西與陽東縣城接壤,南和雅韶鎮相鄰。全鎮總面積14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441畝,其中水田17634畝,旱地8807畝,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148條自然村,人口4萬多人。全鎮共有黨支部38個,其中農村黨支部13個,社區黨支部2個,機關事業黨支部11個,企業黨支部12個(其中國有企業7個,非公有制企業5個);共有黨員1255名,其……。 |
新洲鎮位于陽江市東南方,距市區40公里,是陽江、恩平、臺山三市交匯地。東連臺山市北陡鎮,西與大溝鎮接壤,南靠東平鎮、北與恩平市交界。全鎮方圓2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萬畝,下轄1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223條自然村,人口5.42萬。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05億元,農業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127元,境內有全省流量最大水溫最高的溫泉(102℃),中……。 |
雅韶鎮位于陽東縣城東南部,地處漠陽江、那龍河與南海匯合處,是一個海濱鄉鎮。總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2.6萬,轄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境內的北津港距香港132海里、澳門88海里;江北公路、雅北公路、北津港公路和即西部沿海高速及其互通一級公路縱橫交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雅韶鎮毗鄰市區、縣城、北山面海,海岸線長19.7公里,受市區、縣城輻射,發展工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