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永年區常住人口為851227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09446人(不含南沿村鎮、姚寨鄉、小西堡鄉)相比,共增加41781人,增長5.16%。 |
臨洺關鎮,永年縣城所在地,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河北省較大鄉鎮。全鎮現轄32個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總人口13.5萬。其中鎮區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萬畝,行政人口7.8萬。邯鄲市首批小康鄉鎮,首批現代化建設試點鄉鎮、“發展民營經濟十強鄉鎮”、河北省“百強鄉鎮”。臨洺關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臨名”始見于隋書地理志:“開皇六年(公元580年),改易陽為邯鄲,十年改邯鄲為臨名”……。 |
永年縣西蘇鄉位于永年縣中南部,距永年縣城10公里,離邯鄲市20公里,京深高速公路、名李公路縱橫穿鄉而過,京深高速公路永年段下道口位于本鄉境內,準能便利。全鄉共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5萬3千人,總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55000畝,1996年順利實現了小康鄉。2003年全鄉GDP達13.98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803萬元,人均純收入3018元。全鄉現有工商企業及第三產業攤點513個,其中工業企業……。 |
劉營鎮位于永年區北部,緊臨主城區,人口46548人,下轄21個行政村、42個黨支部、黨員1239人,其中農村黨支部21個、“兩委”干部146人。全鎮耕地4.07萬畝、5萬余人,20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32萬元。特色主導產業為標準件,年產值22.13億元,從業人員近3萬人,被認定為“河北省標準件制造名鎮”。……。 |
由皇帝軒轅氏“龍駒起圖于洛水”這個神話故事命村名“小洛馬”。清代有個府官從這里經過,認為落(洛)馬是不祥之兆,改為“小龍馬”。1949年屬永年縣二區所轄。1953年建小龍馬鄉,屬東張固區。1957年撤區并鄉仍為小龍馬。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該社為茹佐公社一部分。1961年公社體制改變后,分建小龍馬公社。1983年公社劃鄉復設小龍馬鄉。1996年擴鎮并鄉時將原小龍馬鄉、東張固鄉合并為小龍馬鄉。小……。 |
廣府鎮是歷史悠久的古城.日用品批銷中心.農業以大蒜.蒜苔.蔬萊無公害種植.大型蔬批發市場.食品永年城酥魚有限公司.肉食加工廠.旅游開發業介紹. 景點概況:永年古城位于邯鄲市東北25公里永年縣廣府鎮,又稱廣平府城,始筑于隋末,經元明增修而成規模,是我國平原地區城墻、護城河保存較好的一座明清時期的古城。當年永年城城墻雄偉堅固,城河寬廣,周圍環水,自古以來就有“北國小江南”之美稱。現存的永年古城,墻高1……。 |
張西堡鎮地處永年區東部,東與雞澤縣曹莊鎮、曲周縣白寨鄉接壤,南與西河莊鄉相鄰,西與廣府鎮相連,北與辛莊堡鄉毗鄰。轄區面積50.8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張西堡鎮戶籍人口為53549人。1949年,屬永年縣三區。1953年5月,設張西堡鄉,屬辛莊堡區。1957年5月,撤區并鄉,仍為張西堡鄉。1958年11月,成立張西堡公社。1983年2月,政社分設,復設張西堡鄉。1984年5月,撤鄉,置張西堡……。 |
永年縣轄鄉。1953年建東楊莊鄉,1958年屬茹佐公社,1961年析建東楊莊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6年茹佐鄉并入。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32.5平方公里,人口3.6萬。轄東楊莊、西楊莊、楊莊、東陳甫、張楊莊、馮楊莊、屯莊、茹佐、許莊、五盤莊、前-、太辛莊、劉莊、周營、李莊、西陳甫1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 |
相傳,戰國時期趙國在此屯集兵力,為趙王經文講武之地。后戶籍繁衍,聚落成村,以其歷史傳說村名為講武。清代,分為東、西講武和南講武。1945年東、西講武合并為大講武,南講武也稱小講武。政府駐地大講武村,以古地名“講武”得名講武鎮。解放前夕(1945年10月至1947年)講武為永年縣人民政府駐地。解放后屬五區所轄。1953年建大講武鄉,屬大北汪區。1957年撤區并鄉仍為大講武鄉。1958年成立公社時,本……。 |
古時,劉漢以北的沙河洪水經常流竄于此,形成大水坑,常年不干,群眾奉為天水,天水稱漢。明初遷民時,有劉姓大戶從山西應詔遷來,占產立莊,稱劉家漢,后簡稱劉漢。因鄉政府駐劉漢一村得名劉漢鄉。1949年屬永年縣五區所轄。1953年建立劉漢鄉,屬大北汪區。1957年撤區并鄉劃為劉營鄉。1958年公社化時,為小北汪公社一部分。1961年分建劉漢公社。1983年公社劃鄉,復設劉漢鄉。1996年擴鎮并鄉,將原劉漢……。 |
界河店鄉地處永年區南大門,南距邯鄲市區9公里,107國道、京廣鐵路及南水北調工程穿境而過,距離青蘭高速,京珠高速不到5分鐘的車程,地處區東部新城、西南工業園區規劃建設范圍內,區位優勢突出。全鄉面積32.9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界河店村。古跡有溫窯陵臺,屬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界河店鄉抓住邯鄲向北延伸,永年向南擴展的機遇,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初具規模的東、西工業……。 |
辛莊堡鄉位于邯鄲市永年區東部,東與雞澤縣相連,北依洺河,洺張線橫貫全鄉東西、堯南線縱貫全鄉南北,距區行政服務中心35公里,以糧食生產、蔬菜葡萄種植、奶牛養殖和特色制香為主導產業。全鄉轄21個行政村,戶數9630戶,總人口39297,耕地面積47700畝,25個黨支部(其中21個農村黨支部),黨員-名。……。 |
永合會鎮地處我區西部,屬太行山東麓丘陵地區,西依紫山與武安接壤,北傍洺河,南與邯鄲毗鄰,東臨京廣鐵路和107國道,距城區5公里。轄26個村8950戶,總人口36170人。鎮域面積7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4545畝,山地面積40000畝,是永年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和山區鄉鎮。轄區內北部有洺河穿境而過,還有南水北調中線自我鎮張窯村、永二村、吳莊村、陳溝村、大油村、臺口村由南向北穿過。……。 |
永年縣轄鄉。1953年建正西鄉,1958年屬大北汪公社,1961年建正西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高岳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4.7公里。面積54.8平方公里,人口3萬。臨(洺關)雞(澤)公路過境。轄東一、東二、西一、西二、鄭灣、張灣、楊灣、臺灣、劉灣、前朱莊、后朱莊、前高岳、后高岳、東宋固、西宋固、東高固、西高固1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芝麻、花生。特產正西大棗。……。 |
全鎮40.93平方公里,耕地46746畝,下轄20個行政村,20個鎮直部門,2003年期末農村人口32315人,7705戶,27個基層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20個,機關及鎮直支部7個,共有黨員1184名,其中農民黨員993名,75個村小組,107個黨小組,鎮機關共有人員82名,其中在編干部32名,副鄉級領導干部共有21名,全鎮農村兩委干部150名,年終評定2003年優秀支部9個,合格支部10個,后進……。 |
曲陌鄉位于區東北部,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下轄20個行政村,21個基層黨支部,兩委干部127人,黨員1201名。我鄉東鄰雞澤,南鄰洺河,西接講武,域內有堯南線、霍曲線、趙辛線等3條公路干線交匯。產業以農業為主,主產玉米、小麥,西部為瓦業聚集區,東部、南部分布有小型標準件加工產業。最具代表性企業有攀馳緊固件、西卷蘋果種植園、靚坤野兔養殖基地、呂七方古建瓦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