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根據《重慶市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渝農組〔2020〕2號)和“千村宜居”實施計劃,經鎮鄉自主申報、區縣審核上報、專家評審,擬認定萬州區白土鎮大林村等458個村為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現予以公示。 |
白云寺村是以境內有白云寺,故名白云寺村。2004年村級建制調整,把關橋、石山、坪星、白云四個村合為一村,名白云寺村,同年設立白云寺村村民委員會,其名沿用至今。白云寺村……。 |
2004年由草坪村、普民村、太陽村合并為利民村,自此處得名后便其名沿用至今。利民村……。 |
因境內陡溝河得名。根據永府函〔2004〕52號文原三教鎮鮮流、陡溝河、陡山村27個村民小組全部合并為陡溝河村,以境內陡溝河命名,其名沿用至今。陡溝河村……。 |
清代建場,以河中有一灘而命名。1942年名大河鄉,1958年名大河公社。1983年復名大河鄉。2004年7月將原大河、灌上、鳳凰、新窩村合并為大河村,其名沿用至今。大河村……。 |
根據所在地理位置,地處江津與永川邊界,以駐地江永場得名。1950年屬朱沱鄉7、8、9保,1950年名朱沱鄉7村,1952年名江永村,1962年名江永大隊。1984年3月劃大河、四明、朱沱、粉店4鄉部分村置江永鄉。2004年7月將原江永、文坪、界坪、萬古合并成江永村,其名沿用至今。江永村……。 |
因地處原漲谷鄉駐地,相傳,從前有兄弟兩同在境內一塊壩子上曬谷子,一天兄趁弟不在,偷了弟的谷子,偽言自己的谷子曬漲了,此壩故名漲谷壩,漲谷村以此而來。后來因其職能得名。1950年由江津縣九層鄉分置漲谷鄉。1958年并入朱沱公社。1961年分置漲谷公社,1979年劃屬永川縣仍名漲谷公社。1983年復名漲谷鄉。2004年7月由大寬山村、福地溝村、四寶村、漲谷村四村合并。其名沿用至今。漲谷村……。 |
因境內金銀坡得名,后來根據人們習慣改口和職能得名。2004年村級建制調整,由金銀坡村、長石村兩村合并為金石村,同年設立金石村村民委員會,其名沿用至今。金石村……。 |
因此地有一橋名太平橋得名。2004年村級建制調整,將保安村,石姜村,永正村合并為太平橋村,同年設立太平村村民委員會,其名沿用至今。太平橋村……。 |
因村民寓意著合作共贏、興旺發達而得名。該村2004年由八一村、紅江村、活龍溝村、同心村合并為合興村,同年設立合興村村民委員會,其名沿用至今。合興村……。 |
根據其子女長大成龍成鳳之寓意。2004年6月由原龍鳳橋村、慶陽村8社、盤龍石村民委員會、巖斜口村民委員會合并為龍鳳橋村,同年設立龍鳳橋村村民委員會,其名沿用至今。龍鳳橋村……。 |
因境內有一座山叫花果山而得其村名。2004年6月11日由于村級建制調整,將原花果山村、萬年村、高洞村合并為花果山村,其名沿用至今。花果山村……。 |
因境內陳青橋得名。2004年建制村調整時原黃荊、大石、土橋村合并陳青橋村,其名沿用至今。陳青橋村……。 |
因境內復興寺得名。2004年建制村調整時松林村、幸福村合并為復興寺村委會,其名沿用至今。復興寺村……。 |
因境內八角寺廟得名。明朝時期建立八角寺,2004年村級建制調整后由龍灘村、樓臺坡、八角寺,雙柏樹村四村合并而成。其名沿用至今。八角寺村……。 |
2004年,由虎石壩村、石箭村、顏家店及瀘龍村合并為代家店村,其名沿用至今。代家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