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瀘州市7個區縣中,常住人口超過70萬人的區縣有2個,其余區縣的常住人口都在70萬人以下,其中常住人口在50萬人至60萬人之間的區縣有3個;在30萬人至50萬人之間的區縣有2個。常住人口居前三位的區縣是瀘縣、江陽區、合江縣,合計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為52.06%。 |
瀘縣,史稱江陽,建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913年改名為瀘縣,1949年設川南行署,1950年建瀘州市實行市縣分治,自此瀘縣無縣城,縣級機關寄住瀘州市小市。1960年隸屬宜賓專區,1983年隸屬瀘州市,1996年區劃調整后定福集鎮為新縣城。“川南魚米之鄉”瀘縣,面積1532平方公里,系瀘州旅游北大門;與恐龍之鄉、重慶動物園、福寶國家森林公園一衣帶水。瀘縣,吸龍之靈氣,吐龍之英華:有全……。 |
江陽區隸屬于瀘州市,位于四川省南部,長江、沱江交匯處。全區幅員面積649平方公里,總人口59萬,14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江陽城區是瀘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區”。江陽區地處城市中心半島,區位優勢及地理條件突出,距省會成都256公里,距重慶市135公里,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的商貿中心和重要……。 |
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川渝黔結合部,長江、赤水河交匯處,是長江出川的第一港。陸路距成都313公里,距瀘州城區50公里,距重慶150公里,均為二級以上水泥公路,即將建設的宜瀘渝高速公路在合江兩跨長江,建成后到重慶市區(外環高速)距離將縮短到57公里,1小時即可到達重慶市主城區。合江縣始建于西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距今2123年,是長江上游置縣最早的三個縣之一,有少岷、符陽、荔鄉之稱。幅員面積……。 |
古藺建縣于1909年,原屬四川敘州府,永寧縣。1949年古藺縣解放,隸于川南行政公署,1960年,隨瀘州專區并入宜賓專區,行政區劃多次變更。1985年,古藺劃歸省轄瀘州市領屬。古藺縣位于四川省南部邊緣,赤水河沿邊界由南往東向北流入長江,全縣地域成半島形伸入黔北,西面與敘永縣毗鄰,東南北三面與貴州省畢節、金沙、仁懷、習水、赤水交界。全縣幅員面積3182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總人口72萬人,居住有漢、……。 |
“作西蜀千年屏障,會當秋登絕頂,看滇池月小,黔嶺云低”,這是著名愛國將領蔡鍔將軍護國討袁時留駐的詠嘆。這是一座在城中可以聆聽河流奔騰的城市,永寧河穿城而過,給這座四川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幾分嫵媚和靈性;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地處成都至貴陽,重慶至昆明兩大軸線交匯點,與貴州、云南交界的南來第一城――四川省敘永縣,自唐置藺州、元置永寧路以及明設永寧宣撫司以來,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正是在浩瀚的歷史時空里,歷經……。 |
1.龍馬潭區是1996年四川省瀘州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設立的新區,為瀘州市主城區之一。總面積340.8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3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58萬人。位于長江、沱江北岸,南與瀘州市江陽區隔江相望,東西北與瀘縣接壤。區人民政府駐龍馬大道,郵編:646000。代碼:510504。區號:0830。拼音:LongmatanQu。地貌為丘陵區,平均海拔300m。主要河流有長江、沱江、瀨……。 |
納溪區是瀘州市轄區,位于省南部,人口47萬,面積1139.7平方公里,轄1街道8鎮5鄉,區府駐安富街道。工業以化工、機械、釀酒、輕紡、食品等為主。農業以稻谷、小麥、高粱等為主,特產有護國沙田柚、納溪泡糖等。有中等院校36所。321國道貫境。年均溫17.5攝氏度,年均降水量851毫米。納溪地形以深丘、低山為主,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蔥籠,古木參天,自然環境優美迷人。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護國巖”石壁、棉花……。 |
瀘州高新區成立于2013年9月,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規劃面積21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110平方公里。按照“科技引領、產城一體”的發展思路,形成“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下轄醫藥產業園、江南科技園等園區。瀘州高新區是國家高性能液壓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國九大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先后獲得“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綠色園區”等12張國家級名片。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