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尼罕鄉位于敖漢旗中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鎮21公里。全鄉轄8個行政村,76個村民組,總人口2.1萬人,總土地面積4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9萬畝,有林面積33萬畝,人工種草保存面積近8萬畝。轄區內多淺山丘陵,是一個典型的農牧結合經濟類型鄉鎮。
瑪尼罕鄉位于敖漢旗中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鎮21公里。全鄉轄8個行政村,76個村民組,總人口2.1萬人,總土地面積4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9萬畝,有林面積33萬畝,人工種草保存面積近8萬畝。轄區內多淺山丘陵,是一個典型的農牧結合經濟類型鄉鎮。瑪尼罕鄉耕地資源豐富,是敖漢旗的農業大鄉,瑪尼罕鄉土地資源豐富,林草資源十分富。瑪尼罕鄉地處淺山丘陵地區,地質條件復雜,礦產資源豐富。瑪尼罕鄉的雜糧雜豆品種以蕎麥、綠豆、豇豆、打瓜為主,是敖漢旗著名的“牛力皋川”蕎麥的主產地之一,瑪尼罕鄉土地資源豐富,林草資源十分富。
-轄區范圍
瑪尼罕、平房、西溝、雙廟、哈拉勿蘇、皮匠營子、東洼子、五十家子、梅林營子、馬頭山、草繩營子、平南、葦子溝、平頂廟14個村委會。
-基本概況
資源豐富
瑪尼罕鄉
瑪尼罕鄉土地資源豐富,總土地面積居全旗之首,是敖漢旗的農業大鄉,有耕地20多萬畝,雜糧雜豆種植歷史悠久,是敖漢雜糧主產區,雜糧雜豆年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優質雜糧雜豆年產量3000萬斤以上,瑪尼罕鄉優質雜糧暢銷全國,享譽區內外。
瑪尼罕鄉林草資源十分富,現有林地面積30多萬畝,人工草保存面積近10萬畝,依托豐富的林草資源,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到2005年6月末,全鄉大小畜存欄達6.5萬頭(只),其中肉羊存欄3.6萬只。
瑪尼罕鄉地處淺山丘陵地區,地質條件復雜,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黃金、鐵、瑩石、陶土、石墨、無煙煤、銅、天然礦泉水。
高速公路
赤通高速公路橫穿全鄉東西,鄉政府所在地距高速公路新惠出口1.5公里,縣道新羊線油路南北縱貫全鄉,是敖漢旗南北交通大動脈。南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新惠鎮21公里,北距京通鐵路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通訊發達。
-特色農產
瑪尼 瑪尼罕鄉
罕鄉耕地資源豐富,是敖漢旗的農業大鄉,有耕地18.9萬畝,糧食年產量在3000萬公斤以上。瑪尼罕鄉轄區土地多為沙性土質,特別適合雜糧雜豆生長,雜糧雜豆種植歷史悠久。雜糧雜豆年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優質雜糧雜豆年產量1500萬公斤以上,瑪尼罕鄉優質雜糧暢銷全國,享譽區內外。
瑪尼罕鄉的雜糧雜豆品種以蕎麥、綠豆、豇豆、打瓜為主,是敖漢旗著名的“牛力皋川”蕎麥的主產地之一,蕎麥的年種植面積近4萬畝,年產量600萬公斤以上,暢銷全國二十幾個省市,并出口日本、南韓等亞洲國家。打瓜的種植面積每年在2萬畝以上,瑪尼罕鄉沙性土壤生產的打瓜含糖量高,口感好、個體較大深受旗內外消費者的喜愛,打瓜汁、打瓜籽更是遠銷國內外。綠豆、豇豆年種植面積在3萬畝以上,產品銷往國內各大中城市。
-肉羊產業
林草資源
瑪尼罕鄉土 瑪尼罕鄉
地資源豐富,林草資源十分富。現有林地面積33萬畝,人工草保存面積10萬畝,依托豐富的林草資源,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到2007年6月末,全鄉大小畜存欄達8.55萬頭(只),其中肉羊存欄6.1萬只,年度出欄肉羊4.2萬只。畜牧業收入占全鄉人均純收入的42%。
畜牧主
肉羊是瑪尼罕鄉畜牧主導產業,存欄量達6.1萬只,品種以魯西小尾寒羊和敖漢細毛羊為主,瑪罕尼鄉是敖漢旗最早飼養小尾寒羊的鄉鎮之一。早在1994年,鄉黨委政府就積極引導廣大養殖戶從山東引入純種小尾寒羊,全力推進小尾寒羊產業的發展。近兩年瑪尼罕鄉在發展養羊這一主導產業上,本著“建小區抓大戶”的主導思想,確定了“家家種草養羊,戶戶舍飼圈養,四季均衡出欄,數質并重致富”的發展方向。
瑪尼罕鄉肉羊飼養量規模不斷發展的同時,為適應市場需求,加強了肉羊品種改良,引進無角道賽特、夏洛來等優質肉用種公羊進行肉羊雜交改良,提高了肉羊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為進一步推動全鄉肉羊產業的健康發展,瑪尼罕鄉建設了養羊小區7處,建標準化羊舍560處,百只以上養殖大戶165戶。養羊戶成立了肉羊協會,負責肉羊的產、供、銷和交流養殖經驗,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