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達壩蘇木位于巴林左旗東北部,東、北與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蘇木、巴彥溫都爾蘇木接壤,南與三山鄉毗鄰,西與富河鎮交界。轄區南北最長距離42千米,東西最寬距離35千米。全蘇木轄6個行政村,8個自然村,戶籍總人口2310戶4897人,常住人口1601戶4351人。其中,蒙古族1972戶、4454人,漢族323戶、415人,其他少數民族28人。總面積463.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14726萬畝,其中水澆地1.487333萬畝,林地面積32.1223萬畝,草場面積30.5584萬畝。蘇木內有寄宿制小學1所,衛生院1所。烏蘭達壩蘇木黨委下轄6個嘎查,基層黨支部8個,黨員256名。
烏蘭達壩蘇木地形為丘陵山區,三面環山,呈火炬形狀,地勢北高南低。最低點海拔718米,在烏珠花嘎查附近;最高點海拔1674米,為哈達納拉山。全蘇木平均海拔約895米。境內主要山有哈達納拉、白音珠日和罕山(小罕山)、古-爾罕山、格日查干山(白帳山)、哈布特蓋等。牧場主要有浩布高渾迪、浩爾吐渾迪、拉呼特勒渾迪、哈達音阿日渾迪、霍拉渾迪、蘇莫巴仁臺渾迪等。浩爾吐郭勒是烏力吉木倫河的主要支流,發源于北部的哈達納拉區域,自北向南流過浩爾吐川。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溫差大;夏季降水集中,氣溫高;秋季短促,初霜早;冬季漫長寒冷。年均氣溫5.53C,年均降水量338.2毫米。
境內以鉛、鋅、銅為主的有色金屬儲量豐富,是赤峰北部地區重要的有色金屬成礦地帶。著名的紅嶺鉛鋅礦在轄區內。北部屬于烏蘭達壩國家自然保護區,有金界壕烏蘭達壩古城、新浩特小城、遼代契丹敖包、十將溝、哈達納拉等景點。是巴林左旗重要的旅游區之一。
近年來,烏蘭達壩蘇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肉牛為主導產業,以蚯蚓為特色產業,以系統思維構建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烏蘭達壩模式。一是促進肉牛產業增效,堅持小規模大群體的養殖方式不改變,本著少養牛、養好牛的目標,通過夯基礎、提技術、抓改良、優服務、增質量等五種方式,實現飼草畝產突破1萬斤,犢牛改良率達95%,肉牛存欄4.8萬余頭。逐步打造集育種、飼養、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智慧牧業,全方位打造肉牛全產業鏈條。二是建平臺開辟新產業,蘇木緊緊抓住發展契機,積極整合資源,建設生態蚯蚓養殖場2處,帶動18戶脫貧戶養殖蚯蚓,養殖戶最高增收8000元以上。其中一期安置15人長期就業,300人次季節務工。二期項目預計可安置30人長期就業,500人次季節務工。年內可回收轉化牛糞7萬m³,實現群眾增收175萬元和集體經濟增收60萬元。在與駐站博士團隊共同研發下,生產蚯蚓糞顆粒肥,逐步在全旗新建蚯蚓有機肥試驗田10處,全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造蚯蚓全產業鏈。三是加快擦亮生態底色,全域實行生態網格化管理俠鞔蚧鞲骼嗥蘋瞪植菰形ü爸魈獾橙杖窕嵴健斃問劍衛澩笮」帝�60余條,目前正在規劃設計浩布高渾迪生態治理項目,全力打造巴林左旗北部十公里生態觀光帶。持續推進30萬畝放牧場變打草場,預計每年節約飼草料成本700余萬元,逐步呈現出生態優美、產業興旺的壯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