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伯吐鎮行政隸屬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是科左中旗西部、通遼市北部地區的區域中心鎮,是該區域重要交通中心,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蒙元文化濃厚,清孝莊文皇后故里,是內蒙古草原旅游的重要地區。
舍伯吐鎮舍伯吐為蒙古語,意為羊奶果(生長在草原上的草本植物)。舍伯吐1984年建鎮,2000年末腰茫哈蘇木并入舍伯吐鎮,2006年敖本臺蘇木并入舍伯吐鎮。舍伯吐鎮蒙族人口眾多,蒙元文化根深蒂固。這里是孝莊文皇后故里,民族英雄嘎達梅林,愛國將領孔飛、阿斯根、哈豐阿的家鄉,也是潮爾演奏大師色拉西,四胡演奏大師孫良,民歌演唱大師查干巴拉,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家鄉。2016年10月14日舍伯吐鎮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舍伯吐鎮位于科左中旗西部,新開河南岸,向南距通遼市中心55公里,區位優越,北靠腰林毛都鎮、花胡碩蘇木,西鄰桑伯花鎮,南依花吐古拉鎮,東為腰林毛都鎮的東蘇林場。總土地面積98萬畝(663.51平方千米),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5億斤以上,居全旗第一位。有林地面積28萬畝。
舍伯吐鎮現轄平安社區、沃野社區、伯興社區3個社區,舍伯吐西、額爾敦朝魯套布、蘇吐、中章古臺、西章古臺、孫家窯、舍伯吐北、北新艾勒、阿拉坦套布、舍伯吐東、南新艾勒、毛敦艾勒、舍伯吐南、二喇嘛艾勒、趙家窯、前章古臺、達木林扎布、特斯根艾勒、德興阿套布、郎布套布、舍伯吐中、民主屯、浩勒本召、塔本扎蘭、布敦毛都、小巴彥塔拉、東腰茫哈、中腰茫哈、北腰茫哈、西腰茫哈、馬林格勒、茂仁格根倉、東章古臺、中敖本臺、南敖本臺、后乃曼格勒、德家套布、西敖本臺、東毛都、南毛都、西毛都、北毛都、哈門艾勒、西蘇根艾勒、新蘇根艾勒、北蘇根艾勒、南蘇根艾勒47個嘎查和蘇吐水庫。全鎮總人口12284戶,43940人(2017)。
舍伯吐鎮鎮區內兩街三路現已得到硬化,主要街道實現了亮化和綠化,現有樓房建筑面積245300平方米。
哈民考古遺址位于舍伯吐鎮哈民艾勒嘎查東北3.5公里處,是迄今為止在內蒙古乃至東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一處大型史前聚落遺址。該遺址出土精美玉器、麻點紋陶器、骨角蚌器等1千多件珍貴遺物,遺址規模之大、保存之好、現象之復雜奇特、出土遺物之豐富在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史前考古中都極其罕見。哈民聚落遺址是我國重大考古發現。它的發掘,使科爾沁的地域歷史實證足足地提前了1000多年,充分證明了科爾沁地區是中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哈民遺址文化旅游公園建設,現已完成博物館、保護展示館等一期工程,已于2016年8月19日對外開園。今年計劃完成時空隧道、實景再現園和旅游服務中心配套項目。
舍伯吐鎮交通便利。國道G111線、G304線和縣道保開線X463在鎮內交匯。新魯高速G2511、通霍鐵路也橫貫鎮中心。新魯高速在本鎮南部設有孝莊園出口,距鎮政府13公里,并在本鎮西部設有舍伯吐服務區,連接線直達本鎮中心。通霍鐵路在本鎮西部設有舍伯吐火車站,但暫沒有旅客列車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