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胡圖鎮地處涼城縣東北部,位于呼市、集寧、大同金三角地帶,北緯40°10′-40°50′,東經112°02′-113°02′之間,岱海東岸,是全縣農牧業生產條件較好的鄉鎮,全鎮國土總面積38萬畝。有耕地9.8萬畝,其中水澆地6萬多畝。有林地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4.8%。全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9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萬人。全縣平均海拔1160米,全年日照時數3026小時,平均氣溫5℃,無霜期12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有效積溫2600度,處于全球最佳養殖帶。是涼城縣乃至烏蘭察布市農牧業重點生產區,也是晉、冀、蒙皮毛、肉類、農副產品銷售的交通樞紐和集散地,也是環岱海開發和旅游開發的重要地段,主要資源有金礦、玉米、馬鈴薯、奶牛、寒羊、農畜產品加工。
1953年,麥胡圖鎮隸屬豐鎮二區,后劃歸涼城四區,1955年5月改為麥胡圖區;1956年8月撤區建社;1968年由金星人民公社更改為麥胡圖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1999年12月撤鄉建鎮。
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的人民艱苦奮斗,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用勤勞的雙手改寫著這里,描繪著這里,形成了以農牧業為主,農工商企業蓬勃發展,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的經濟格局。使全鎮進入一個輝煌發展時期,已成為鑲嵌在塞北草原上一顆璀燦耀眼的明珠。
經濟發展總體規劃
分四個發展區域:
第一部分:岱海水源及灘涂區麥胡圖處岱海東北南岸,灘涂區總面積4萬畝。主要發展項目是水產養殖、旅游開發、綠化及環保項目。現有池塘養魚及垂釣15處,滑雪場1處。
第二部分:麥胡圖小鎮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現有人口1萬人,總體規劃是一個中心、三條油路、兩個小區。一個中心是以現有的商業區進行拓展。新區內四通一平(水電路電信)全部到位,三條油路是呼陽一級油路、集麥一級油路,前旗至麥胡圖三級油路,這三條路構成麥胡圖區域的主框架,連通110國道,呼京高速,208國道、大同高速路。兩個小區是圍繞農副產品增值的農畜產品加工小區和寒羊、奶牛養殖小區。并依托這些項目使鎮區發展2平方公里。
第三部分:灘川區現有水澆地6萬畝,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改善村莊基礎設施條件,發展主要項目是:
1、無公害蔬菜;
2、玉米及優質飼草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