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鄉瓦房村位于赤峰市松山區西南部,距離市區40公里,處于東經118°25′45.71″—118°32′06.09″、北緯42°05′20.43″—42°08′52.48″之間。全村總面積3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16畝,林地面積2163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全村轄8個自然村,13個村民組,435戶,總人口1636人。
城子鄉瓦房村地處半支箭河中上游,屬半川半山地貌。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瓦房村豐富多彩且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都市人向往的文化熏陶、尋求新奇、回歸自然、放飛心情等陶情冶性的旅游需求在這里都能得到滿足。
一、旅游資源現狀
(一)遼文化體驗游
1、香山景區。香山上有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漢傳佛教圣地—香山寺,還有青龍洞、黃龍洞、觀音洞、皇姑淚、龍泉井等景點,并且每個景點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香山主峰上的金龜攬月、臥駝峰、蟠龍凌霄等自然景觀更是栩栩如生,令人感慨天公造物之神奇。
2、遼缸瓦窯遺址。遼缸瓦窯遺址東西長2.5公理,南北寬0.2—0.8公里,主要窯廠分布在缸瓦窯自然村及周圍地段,已發現15座馬蹄形窯呈南北排列,并且發現一處龍窯,是黃河以北發現的唯一龍窯遺存。這里臨河沖刷出的文化堆積層厚達1—4米,在地表上分布著極為豐富的碎瓷片,遍及范圍達5平方公里。
(二)自然景觀生態游
1、香山地景區。香山地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土地和水無污染,糧食和蔬菜綠色純天然。是休閑度假、修身養性的絕佳之選。
2、盔甲山原始次生林景區。盔甲山近萬公頃的山地,都被郁郁蔥蔥的原始次生林所覆蓋,有松、榆、柏、椴等二十多個樹種,在林區活躍著狐、狍、獾、山兔、雉雞、鵪鶉等十幾種飛禽走獸。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蕨菜、蘑菇、木耳等10多種特產及數十種藥材。
3、草田林網。草田林網建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在丘陵山區營造了橫山林帶150條,順山林帶86條,構成507個網眼,形成了小網寬帶、針闊混交、喬灌草結合的格狀草田林網11.4萬畝。此項成就1995年被國際流失控制協會在亞特蘭大授予國際環境杰出貢獻獎最高榮譽獎,并且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三)農業觀光采摘游
城子鄉冷棚甜椒的種植面積達8000畝,覆蓋全鄉12個行政村。城子鄉的甜椒屬保護地栽培,所生產的甜椒個大、果形好、品質優、營養豐富,平均單果重300克,產品遠銷北京、山東、遼寧、福建、廣州、深圳等地。
二、旅游資源保護與發展
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多元投入、項目支撐、龍頭帶動,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保護和科學開發,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一是尊重歷史的文化印記,對香山寺進行恢復性建設。已經完成了三層大殿、念佛堂及配殿的建設。準備建設偏殿和附屬設施,預計總投資2000萬元。二是深入挖掘缸瓦窯遺址內涵,打造遼瓷文化產業。爭取缸瓦窯大遺址保護項目,建設遼瓷展覽館,預計總投資500萬元。籌劃舉辦遼瓷文化論壇。積極引進遼瓷開發企業,建設一個集生產加工、旅游參觀、產品展示、經營銷售為一體的遼瓷產業園區。三是不斷加強生態建設,逐步形成特色旅游景觀。加大對景區的生態建設投入力度,預計總投資600萬元;對景區實行限制性建設;對景區的水體、噪聲、大氣進行綜合治理,對污水、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預計總投資1500萬元;對景區實行分級保護,預計總投資800萬元;限制游人數量,主要以一日游和兩日游為主。
三、旅游發展規劃
(一)總體規劃
以自然生態景觀為背景,以遼瓷文化為內涵,以現代鄉村休閑度假為核心理念,突出“契丹瓷都、幸福莊園”的形象特征,創新開發生態休閑文化旅游項目,完善配套設施,逐步形成“一心一園兩線四區”(“一心”是指香山文化中心,該旅游區涵蓋香山寺、遼代缸瓦窯遺址、仿遼瓷產業園區;“一園”是指城子鄉政府所在地周邊范圍內,包括草田林網、正在建設的農業采摘園等;“兩線”包括北線和南線,北線從市區沿縣道x205,經過松州優鮮農牧產業區向西,至盔甲山生態旅游區。南線從市區沿縣道x205,經過城子鄉幸福莊園,向西經香山寺、仿遼瓷產業園區,沿溝谷向西延伸;“四區”主要指開發的四個主要景區,具體為鄉村旅游度假區為第一區,契丹瓷都體驗區為第二區,盔甲山生態旅游區為第三區,松州優鮮農牧產業區為第四區)。
(二)階段性規劃
1、近期發展規劃,建設準備期:2014-2016年
營造良好健康的旅游環境;開展招商引資;完善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加強與周邊旅游區域旅游合作;塑造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區旅游形象與旅游產品的營銷;旅游生態環境建設,形成主題的旅游氛圍。
2、中期發展規劃,重點建設期:2017-2019年
對旅游區域進行等級提升,完善規劃區域的產品體系,加強營銷力度,不斷完善配套設施,按照“國家AAA級旅游區”和“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的標準進行建設,打響“契丹瓷都、幸福莊園”的旅游品牌。
3、遠期發展規劃,完善提升期:2020-2023年
旅游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產品、營銷與服務達到內蒙地區一流、全國先進的水準,提供完善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區域現代服務功能與旅游功能十分完善,逐漸成為內蒙地區知名的旅游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