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尼特左旗(簡稱東蘇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316公里,西鄰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國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48萬人。近年來,蘇尼特左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蛻變式發展。
畜牧業方面。蘇尼特左旗位于世界四大天然牧場之一的錫林郭勒大草原西北部,有純天然草場面積5025.8萬畝,占全旗土地面積的96.7%,有良等牧草100種以上,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培育了蘇尼特羊、蘇尼特雙峰駝、蒙古牛、蒙古馬等多種地方優良品種,蘇尼特羊是全國優良畜種并獲得國家原產地標識認證,綠色畜產品精深加工園區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示范園區,“草之味”品牌授權使用錫林郭勒羊區域公用品牌,蘇尼特草原紅山羊列入國家畜禽資源目錄,蘇尼特左旗被中國餐飲供應鏈管理協會命名為“中國好食材優質草原羊產供基地”。
礦產資源方面。蘇尼特左旗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石油、鈾、金、銅、鉬、螢石、芒硝等地下礦產資源20余種,探明煤炭資源量、石油遠景資源量分別為111億噸和2億噸,黃金金屬量30噸,鉬、鎳、銅等金屬量120萬噸,芒硝、石灰巖保有資源量570萬噸和6.3億噸,初步探明油頁巖資源量70余億噸。全旗現有金礦1座,有1000萬噸大型露天煤礦1座,目前正在積極推進2000萬噸調規進程。圍繞發展褐煤產業鏈,大唐鼎旺煤化工項目建成投產,中煤芒來2×66萬千瓦火電項目核準落地,正在積極謀劃二期2×66萬千瓦、4×100千瓦調峰電廠項目,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產業鏈為延伸,煤電聯營一體化發展的工業體系。
新能源方面。蘇尼特左旗地勢平坦開闊,風光資源富集,太陽能年均日照時間3100小時以上,70米高平均風速達到8米/秒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到2000萬千瓦。近年來,蘇尼特左旗深入落實自治區“兩率先”“兩超過”要求,致力于建設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和運維服務業等清潔能源產業,推動新能源產業從單一發電賣電向全產業鏈發展轉變,引進蒙能、京能、深能等7家大型國有企業,新能源并網和在建規模超過400萬千瓦,新能源產業正在成為蘇尼特左旗的嶄新名片。
旅游業方面。蘇尼特左旗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壯美,旅游資源獨特,被國家和自治區命名為“五鄉三基地”,有德格蘇(繩藝)、塔穆嘎(印記)、沙嘎(踝骨)、蒙古刺繡等接續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心打造“吉魯根”那達慕、蘇尼特“烏蘭伊德”美食文化節、“浩瀚寶馬”馬文化節、“沙漠之舟”駱駝文化節等文化旅游品牌。近年來,蘇尼特左旗按照“一軸三區”發展布局,由南北貫穿全旗境內干線公路為軸,劃分為南、中、北的三個特色景區,全面發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積極打造祖國北疆的亮麗風景線璀璨明珠。南部區,以恩格爾河濕地公園、百贏寶日沙漠度假營、“越野e族”渾善達克沙漠基地、努克斯河流域探險等活動項目為主的沙漠綠洲深度探險旅游區。中部區,以蘇尼特博物館、吉魯根蒙古汗城、吉魯根文化敖包、蒙古包文化藝術館組成的民俗文化展示與體驗區。北部區,以寶德爾草原石林地質公園、查干敖包廟紅色廟宇、洪格爾巖畫、阿日善(藥泉)、邊境戈壁、草原拓展與探險等旅游觀光區。